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繁体版

第九十四章太子请命迎接李铮!

    李世民接过奏折。

    缓缓打开,眼睛扫了一眼,直接点头笑道:

    “既然是太子亲自选的官吏,朕自然是相信,就按太子所说,让这些人即刻去阳泉府上任吧。”

    “父皇圣明!”

    李承乾躬身一拜。

    “对了。”

    “举晋阳大营传来的消息,李铮在多日前,已经动身来长安面圣。”

    “这么多天过去了,应该快到长安了吧?”

    李世民看着太子李承乾问道。

    “回禀父皇。”

    “据驿站传回来的消息,李铮应该在明天即可抵达长安城。”

    李承乾笑着回答。

    “启奏皇上。”

    “李铮乃是我大唐国之功臣,臣恳请陛下,让臣出城迎接李铮。”

    这时,世袭护国公秦健生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护国公所言极是,李铮乃是我国之功臣,臣也请命出城迎接李铮。”

    “臣也请命!”

    “臣愿前往迎接!”

    “臣也…”

    随着秦健生站出来请命后,太极殿内文武大臣一个个站出来请命。

    这其中不乏六部尚书,当朝国公。

    此刻的李铮,就像后世的流量明星,那些大臣们也都想跟着蹭蹭热度。

    同时也可以见到。

    如今李铮在朝堂上带来的波澜有多大。

    “诸位大人,此事乃是我先启奏的,还是让我去吧。”

    看着这么多大臣抢着要去迎接,秦健生无奈央求道。

    而且。

    秦健生这次要求主动出城迎接,并非装装样子,也非某些大臣那样想蹭热度。

    而是真心想要去迎接李铮。

    如今李铮来长安,他想着利用迎接李铮的机会,和李铮好好谈谈,以解除两人间的矛盾,同时也避免李铮在当今皇上面前说些不利于秦府的话。

    所以他第一个站出来请命。

    “唉,护国公,出城迎接我大唐国之功臣,这可是难得的机会,这次老夫可不会让着你的。”

    “没错,老臣早就想看看这个李铮长了什么三头六臂,这等神勇,这等一览真容的机会,老臣可不想错过。”

    “护国公,你还年轻,这次机会就让给老夫吧…”

    朝堂之上,众多国公,尚书、侍郎,竟然为了迎接李铮,当场争执起来。

    看到这一幕。

    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也不出声阻拦,而是目光看向站在旁边的太子李承乾。

    感受到来自父皇的目光,李承乾顿时领会其意。

    他站了出来,面相台阶下的众大臣,淡然一笑:

    “各位大臣,对待我大唐国之功臣,自然不能薄待,你们都不要争了,这出城迎接李铮之事,孤决定亲自去迎接。”

    听到太子这话。

    原来还吵吵闹闹的太极殿内,顿时安静安静下来。

    太子亲自迎接李铮,这可是天大的面子,相比这些王公大臣,分量重多了。

    看来皇上对这个李铮还真的用心。

    这得多大的面子?!

    “太子殿下圣明!”

    殿中群臣此时纷纷躬身一拜。

    显然。

    李世民示意让太子去接是有着深意的,作为国之储君,未来的皇帝,让他代表自己去迎接李铮,既代表了天威,也让太子与李铮多亲近。

    李铮这等军中新锐战将,交给太子李承乾亲自迎接,足以展现皇上、太子对李铮的重视,以此收服其心。

    对于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是用心培养,准备接自己的班。

    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仅仅两个月,就立年仅八岁的李承乾做了储君,担任太子。

    对于自己立下的太子,李世民寄予厚望,不但请来了孔贤达、陆明德两位大儒担任老师,还请动了李纲做太子少师。

    后来,又从文武大臣中挑选重臣担任东宫属官:

    而太子的东宫属官也是阵容强大:文官有长孙无忌、魏征担任太子太师,礼部尚书丁志宁,大学士张玄素,大学士高士廉担任东宫洗马。

    武将有:大将侯君集、张亮、段志玄等。

    可谓阵容空前强大,宛若一个小朝堂了。

    如今有李铮这等新锐战将,他自然是收服的机会给太子,毕竟他老了后,以后大唐江山会是李承乾的。

    “唉!”

    秦健生见此,心底也叹了口气,太子李承乾亲自开口去迎接,他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看来,只能先行派人去在路上见一见李铮了。”

    秦健生心底暗想道。

    此刻的他。

    只是想着竭力挽回之前对李铮的侮辱,化解双方的矛盾,避免以后和李铮闹僵了,事情传出去,有损秦家的脸面。

    但是说真的。

    他现在是真的后悔,当初对李铮侮辱太过了,这也难怪李铮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启奏皇上,臣有本奏。”

    这时。

    东宫属官张玄素站了出来,大声道。

    “何事?”

    李世民看向张玄素,淡淡问道。

    “臣上奏之事事关东宫安稳。”

    “自从一年前,太子妃薨逝之后,东宫正妃之位一直悬置,太子侧妃陈氏,贤良淑德,打理东宫有方,臣以为,东宫正妃空缺,足见太子殿下对太子妃之情,但为了东宫安稳,臣恳请皇上,太子殿下,将侧妃陈娘娘之位扶正,以此更好的辅助太子打理东宫。”

    “东宫,乃国之本,不可有缺。”

    张玄素恭敬无比的说道,每一句话都在情在理,没有任何漏洞。

    “臣,附议。”

    “臣等附议!”

    一个接一个朝臣站出来,大声附议道。

    “太子,此事你如何看?”

    李世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太子李承乾。

    这件事的决定权在于太子,而不是他这个皇帝。

    “此事,以后再议吧。”

    李承乾缓缓开口说道,他面无表情,但可以听出他话里对此事的抗拒。

    “太子殿下。”

    “请慎重考虑啊!”

    看到李承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