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繁体版

第三百二十一章真腊国运一战

    胡梅摇了摇头恭敬道:“奴婢不清楚,云竹跟了林小姐,肯定知道当年的事情。”

    听到这话。

    李世民心底立刻燃起一种希望。

    “这个云竹籍贯在何处?”李世民立刻问道。

    “云竹籍贯在晋阳府长治县,一个名叫黄桥村的地方。”胡梅恭敬道。

    “好。”

    “胡梅。”

    “朕要是找到了这个云竹,知道翠萍为什么要离开山里,朕一定重重赏你。”李世民道。

    “皇上言重了。”

    “林小姐当年待我如同姐妹,只是家里催的急,没能照顾林小姐,都是奴婢的错。”胡梅道。

    “好了,几天天色已晚。”

    “去给胡梅安排驿馆住下,明天再回乡,等哪一天找到了那个云竹,再叫人传你入京。”李世民说道。

    王德立刻上前。

    “胡梅嫂子,请随老奴来。”王德道。

    “谢皇上。”

    胡梅缓缓站起来,跟着王德走出了御书房。

    李世民看着她的背影,暗暗叹了一口气。

    本来以为找到这个胡梅,就能弄清楚,翠萍为什么不等自己,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千万长治隐居,而不愿来长安找自己。

    没想到这中间,又冒出一个云竹的。

    他决心一定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但愿这个云竹还在世。”

    “如此才能找到。”李世民自言自语道。

    “陛下放心,既然胡梅知道这个云竹的家乡籍贯,,就能找到她。”王浩一旁安慰道。

    “是啊。”

    “你要再亲自跑一趟晋阳,要当地官员配合全力搜寻。”李世民吩咐道。

    “臣领旨。”王浩一拜,退出了御书房。

    “翠萍,当年你为什么不等我,为什么不来长安找找朕,你有什么苦衷么?”李世民无奈的想道。

    ……

    真腊国。

    距大唐屯兵真腊都城已经有五天时间了。

    二十五万大军合兵于此,每日消耗的粮草都是海量,不过在大唐有着源源不断的粮草运送而来,而且五万南境边军除了镇守夺取的疆土外,更关键的还是维持运粮通道的稳定。

    “李将军。”

    “成了。”

    “真腊小国王答应合作对付赵广信。”

    “只不过他要我大唐答应,等解决了赵广信后,我大唐要撤出真腊,并且维护他真腊正统地位。”李道宗笑着道。

    “李王爷答应了没有?”李铮似笑非笑。

    “肯定答应了。”

    “只不过,这小国王还是太天真了。”

    “空口的承诺又是什么?”李道宗冷笑道。

    “战场本来就如此,所谓的承诺如若没有契约白纸黑字,那就是空谈。”

    “对了,如何与这个真腊小国王约定的?”李铮问道。

    “我军只要开启进攻,他就会下令自己的追随者在城中动兵,兵力不多但加上奴仆也差不多万人,足够在城中搅动乱局了。”李道宗说道。

    “事不宜迟。”

    “点兵进攻。”

    李铮站起来,对着大营内的众位将领喝道。

    “末将领命。”

    所有将领起身应道。

    “此战定南境乾坤。”

    “攻破真腊都城,真腊和南诏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大唐了。”李铮笑道。

    随即。

    众将离营。

    向着各自统领的大军而去。

    李铮和李道宗也是快步走出了大营。

    

    “李将军,你们…要撤兵了吗?”

    营帐外。

    看着众多将领出来,看着李铮和李道宗出来,杜琼脸上露出了苦意。

    “杜公主。”

    “你当日的承诺可还做数?”李铮看着杜琼道。

    “作数。”

    杜琼猛地回过神,连连点头。

    “灭了真腊之后,南诏国的国土归于我大唐,希望你不要忘记了。”

    “到时候我大唐军队到了南诏,就要靠你来维持民心了。”李铮微微一笑。

    “将军是要动兵进攻真腊都城了?”杜琼脸上尽是喜色。

    “公主在大营内等候就行,用不了多久,真腊都城就是归我大唐的了。”

    说完。

    李铮就转身向着营帐外走去。

    之所以会留下这个杜琼,也正对应了李铮的话,以后稳定南诏国民心,她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毕竟她是南诏国唯一的皇族了。

    除此外。

    赵广信的长子,以后在彻底攻占了真腊之后也能够起到用处,可以扶植臣为大唐治理的一颗棋子。

    如今时刻。

    如果大唐直接来接管治理,没有给予这两国一些过度机会,那自然会引起民变,所以扶植棋子是很关键的一步。

    真腊都城上。

    赵广信和赵乾脸色凝重的看着城前。

    数十万大唐军队已经林列在了城前,各种攻城的军械,火枪,都已经准备就绪。

    显然。

    这是要开启进攻了。

    “你不是说大唐有撤退的意思吗?为何如此?”赵广信脸色凝重道。

    “我也不知。”

    “当日那李铮表明的意思分明就是要撤兵,可今日却又直接带兵来攻击。”赵乾沉声道。

    “传令下去,加强戒备。”

    “看来本太师真的小看了大唐的野心了。”

    “我真腊存亡与否就看这一战了,只要能够击退唐军的攻势,我赵家就可开启全新真腊国运。”赵广信带着野心道。

    “爹。”

    “这一战非常关键,如果城破了,不仅真腊完了,我们全家也完了,我是不是要去盯着那个废物小国王,以免他捣乱?”赵乾慎重说道。

    “去吧。”

    “不过,只要他不蠢,就应该不会捣乱。”

    “我们赵家得到了王位,还会给他富贵一生,可如果大唐破城,他就什么都得不到了。”赵广信道。

    “是。”赵乾点点头,迅速退了下去。

    “众将听令。”

    “我真腊国国运在此一战,大唐不顾宗主国身份对我真腊动兵,自此以后,我真腊不再对大唐称臣纳贡,今日当与唐军不死不休。”

    “此战。”

    “生死存亡。”

    “必死守城池,与唐军血战到底。”

    赵广信大声喝道。

    “谨遵太师军令。”

    “谨遵太师…”

    整个城楼上,城内都传出了无数士卒的高声回应。

    可见赵广信在真腊的威望究竟有多大,也难怪在历史上开创真腊赵朝的国王了。

    在如今的真腊。

    不论是官,军,还是民。

    他们知道最多的并非是小国王陈玉的名号,而是赵广信的威名。

    就如同昔日战国时期的齐国田氏篡权一样,百姓最后只知道田氏,不知道齐王姜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