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繁体版

第三百九十一章许诺

    “经过庐江王还有魏王的事,你以为皇上不失望吗?”

    “他可不想留下这些后患给我.”

    “而且…”

    李铮笑了笑,语气却是带着几分森然:“皇上也知道我统兵的能力,如果以后轮到我动手了,那些胆敢违抗的藩王下场会很凄惨.”

    对此。

    秦健生木然的点了点头。

    他自然在明白李铮的统兵能力,或者说,整个大唐天下很少有人不知道李铮的统兵能力。

    战神之名,可不是假的。

    “不知皇子殿下准备如何对藩王动手?”秦健生恭敬的问道。

    此刻李铮既然召见他来,而且还是第一人,自然是有重任交给他。

    “藩王动乱之本,就在于兵权,我要夺了他们的兵权,将执掌之权全部收归朝廷.”

    “藩王.”

    “不可掌军.”

    “这是以后我大唐的铁律,如若么有当今皇权授意,任何胆敢染指兵权的藩王,都要重惩.”

    “只要夺了藩王兵权,所谓藩王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了.”

    “他们也就是世袭的地方官罢了.”

    李铮说道。

    秦健生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皇子殿下言之有理,藩王之祸,根本就在于兵权,收回兵权,就无需担心了.”

    “而且.”

    “现在皇上也可以松口气了,有皇上的威望在,不管是高祖时的藩王,还是皇上敕封的藩王,他们都不敢违抗.”

    “这比皇子殿下以后继位还要轻易的多.”

    “你来处理这些藩王,或许有所阻碍,但以皇上的名义来处理,他们不敢有心思.”

    秦健生笑着说道。

    他是忠于皇权的,更是能够看到万万的利害之处。

    如今能够解决了,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这就是我如此着急处置的原因,有父皇在,不动刀兵就可收回兵权,意义不同.”

    李铮也是点头赞同。

    “还是你回来能让皇上回心转意,以前不管是谁提及藩王这个问题,皇上都会大怒.”

    秦健生笑着道。

    “藩王的兵权,要掌控在朝廷手中,藩王属地调兵,必须由兵部,也必须赐予兵符方可调动,违令者,哪怕是藩王也绝不姑息.”

    “已经削除的庐江王和魏王,现在天下还有十几个藩王.”

    “幽州吴王和南境的江夏王是我的人,可以暂时不动,其他藩王都要动一动.”

    “现在,需要筛选十几个统御藩王军队的将领,还需要选择一些副将.”

    “这些,都交给你来筛选,这些将领其一,家眷必须在长安范围,其二,必须对大唐忠心耿耿,其三,要年轻.”

    “你多筛选一些人,我再来决定.”

    李铮对着秦健生道。

    秦健生立刻站起来:“臣领命.”

    “护国公.”

    “李靖大人已经老了.”

    “你还很年轻.”

    “当然.”

    “如若你不喜兵部,中书省其他位置都可以选择.”

    李铮忽然对着秦健生说了一句。

    闻言。

    秦健生老子就如同响了一声炸雷,瞬间会意了。这是李铮在给他许诺,未来在兵部,中书省各部的位置之中,他可以任意选择。

    中书省六部,位极人臣,直达天听,下一步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了。

    “臣,谢皇子殿下信任.”

    秦健生恭敬的道。

    坦然接受了李铮的栽培之意。

    如果是其他人说这话,秦健生权当是一个玩笑,但李铮可是未来的储君,从现在的情况看,当今皇上已经将奏折批阅处置之权都交给了李铮。

    “对了.”

    “还有一事.”

    “臣从兵部收到了消息,原本在晋阳军中的威望属下将领已经归于长安了,家小也都被安置在了驿馆,但现在却无人接待他们,皇上也没有后续旨意安排.”

    “不知他们如何安排?”秦健生问道。

    这一批从晋阳军中调来的将领可不在少数。

    “他们对于被调回长安,有何想法?”

    李铮问道。

    “都表现的对晋阳的不舍,但也不敢有微词,李泰的情况他们也并不知道.”

    秦健生说道。

    “他们如果敢有微词,那他们就没必要活着了.”

    “皇命皇权,可不是他们能够违抗的.”

    李铮冷哼一声。

    他明白。

    在从晋阳军被强行调回来的那一刻,徐义,李青他们都心中有怨言,但是他们也不敢表现出来,但是这些,李铮根本不在乎。

    “先晾着他们吧.”

    “等你将那些将领甄选后,我在考虑如何安排他们.”

    李铮想了想,直接说道。

    晋阳军中的将领,大多都是李泰的嫡系心腹,几乎都是李泰一手提拔起来的,不晾着他们,他们或许还会有什么小心思。

    先晾着他们,让他们弄清楚这大唐帝国的主人究竟是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王,什么是皇帝。

    如果他们还不改心思,执意要死忠于李泰,那也就怪不得李铮了,直接让他们滚蛋,大唐可不会缺少能臣能将。

    当然。

    如果他们能够为大唐所用,李铮也会用。

    一切都是视忠诚值而定。

    “好.”

    秦健生点了点头。

    自从知道李泰做的事情后,他心中的厌恶的同时,对于这些晋阳军将领也是有些提防。

    毕竟出自李泰的部下,谁也不知道这些将领知不知道李泰的野心。

    接下来。

    李铮又交代了秦健生的一些事情,就让他回去了。

    ……

    翌日。

    太极殿。

    朝会开启。

    百官身着官服,有序走入了大殿内。

    作为不世袭国公,还是骠骑大将军,在当朝也是位极人臣,所以李铮也是站在了武臣第四位。

    在最前面的是兵部尚书李靖,大将军尉迟敬德,然后是秦健生。

    “皇上驾到.”

    王德大声喊道。

    “臣等参见皇上,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一起跪倒,高呼道。

    李世民一身龙袍,端坐在了龙椅上,一抬手:“诸卿平身.”

    “谢皇上.”

    百官大声道。

    礼数已毕,百官归位。

    “百官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王德大声道。

    “启奏皇上.”

    “臣,有本启奏.”

    礼部尚书陈叔宝站了出来,老脸上带着一种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