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差点被学校开除
繁体版

第153章 花小钱也能办大事

    人都是有理想和追求的。

    钱能维护一段时间的关系,但想要长期的维持良好的关系,还是要走心。

    赵宏图想笼络住这一批兼职学生的心。

    名单宣布结束后,赵宏图和徐爱军几个人,带着这二十名兼职学生浩浩荡荡地前往宏速公司。

    之前宏速公司在学校弄的场面那么大,又是通过学校团委、学生会帮忙,正儿八经的搞笔试,从那么多人里边海选出来二十号人。

    大家由此,对宏速公司的期望值还是很高的。

    张辉、李春来、汪新、张华等二十个人,跟着赵宏图等人来到陆家庄后,心理落差太大了,太失望了。

    这里虽然在后世,最起码也是四环地块,就算不是黄金地段,也绝对是白银层次,但在这个时期,还是郊区。

    条件自然算不上多好。

    离大家的心理预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仓库外面,看上去也有点破败。

    “这地方什么玩意,我们不会是被骗了吧。”兼职的学生里边有人嘀咕道。

    “咱们这么多人在一块,怕什么。再说,赵宏图几个人,也都是学校里的学生,除非他以后不想在学校呆了,不然,怎么也不可能骗我们。”另外有一个同学给大家打气,也是想说服自己。

    “是的,既来之,则安之,反正,又没花钱,最多浪费一天时间好了。”另外有同学,兴致勃勃的看着京城的农村景色,之前可从没来过的地方,这可是京城的农村呢。

    赵宏图看到人群,耳朵边上还传来一些不太好听的窃窃私语,他们无疑是有点失望。

    他笑了笑,没有说话。继续带着人群前进。

    当兼职的学生走进仓库里边。

    瞬间就惊呆了。

    外面看上去很破旧的仓库,里边一点也不显破,墙壁和地面,被弄得很平整,干净。

    看上去清清爽爽的,很舒服。

    仓库里边,每个人都很忙,但是一点也不乱,紧张有序。

    “这仓库里边看上去很干净啊,比学校实验室都收拾的要干净很多。”有学生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卧槽,我刚才看到一个配送的吐痰,竟然还去仓库外面的一个垃圾桶里边,这么讲究。”有一个学生惊讶道。

    都是干苦力的,随地吐痰算什么啊,不随地大小便,那就算很讲究了。

    蔬菜配送的地方,不应该是乱糟糟的人群,烂叶子遍地,地上脏的不行么。

    菜市场是什么样,这里也差不多什么样。

    可大家看到的,整洁,卫生,有序。

    兼职的学生里边,也有一些国企的子弟,他们竟然发现,这里绝对比他们之前在国企看到的,要求很高的车间,都要正规干净很多。…

    赵宏图笑得很得意。

    宏速公司的管理水平,在国内,绝对是顶级一流的那种。

    当初,也是费了他很大心思。

    在弄出来三项军规后,又不断地大会小会地强调制度,讲规矩。

    但,真的要执行到位,可没有这么简单。

    记得当初最开始执行制度的时候。

    因为公司制度,对卫生方面要求比较严苛。刚开始,大家还有点不太习惯,特别是随地吐痰之类的。

    宏速公司高层也想了很多办法。

    罚款!罚款!罚款!

    刚执行的时候,效果很好,只是员工们士气有点不高,怨言很大。

    员工也知道公司的制度要求,也知道这是按规定办事,但他们也不是故意的。

    辛辛苦苦赚点钱容易吗,这里扣一点,那里扣一点。

    心疼啊。

    赵宏图有次来仓库巡查的时候,听到有人在背地里发牢骚。

    “马德,曹超才那家伙,真不是玩意,我不是家里有事么,迟到了几次,迟到一次扣五毛钱,三次之后迟到一次扣一块钱,我一个月被扣好几块钱啊……”

    “这扣的也太多了?”

    “就是,一次五毛钱,这不是在扣钱这是在要我们的命啊……”

    “你这算啥啊,不准随意吐痰,不准随意乱扔垃圾,这随手乱扔垃圾就罚款,你说我们这习惯都多少年了,一下子也改不过来啊。一次扣五毛,太不近人情了,我一天都被扣好几块……”

    赵宏图脸色阴沉,直接找曹超才要来考核成果,第一天,迟到38人,随地扔垃圾,吐痰的158人,不按照规定操作的80人,其他123人。

    第二天,迟到26人,随地扔垃圾,吐痰的152人,不按照规定操作的68人,其他94人。

    ……

    触目惊心。

    赵宏图看了后,脸都黑了。

    这特么考核,各项违规的人数加起来比宏速的人还多。

    当然了,也不是说所有人都违规了,而是有些人,一人违规多次。

    赵宏图觉得这样下去也不行啊,好的制度,如果大家打心眼里就不支持,完全靠强行执行,搞不好,就可能失去人心。

    可不搞,肯定不行。

    这特么也太难搞了。

    像随手扔垃圾,吐痰,这是大家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习惯这个东西一旦养成了,就很难改变。

    而且还是这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这就难了,如果只有个别的几个人,那好说,加重处罚,再加上周围其他人环境的影响,很快就能够改过来。

    到底该怎么办呢?

    有了!赵宏图灵机一动,在办公室写写画画大半天,然后召集人事和质监部门,决定:奖励和处罚,一并执行。

    不是还有人做的好么,那就直接给予表彰,发些什么牙膏、毛巾、洗衣粉、香皂之类的,不值多少钱。

    …

    但是只要做的好,天天发,一个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少的收获。

    做的不好的,继续通报,并处以罚款。

    这招虽然不高大尚,但是特别的接地气,也特别的实用。

    再施行流动红旗制度,每个部门,每月考核靠前三的小组,颁发流动红旗,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小组成员之间,也会相互督促和监督。

    胡萝卜加大棒,第一天效果还不是很明显。

    但没几天,效果就大为改观。

    虽然违规的人还不少,但多是因为随地扔垃圾,吐痰,这些毛病是长久以来养成的,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改的。

    持之以恒执行下来。

    就是众人现在看到的这样,每个人都按照制度办事,忙,而不乱。

    效率极为高效。

    环境卫生,极为整洁。

    就秩序和卫生这一点,比当前绝大多数公司要做的好。

    就冲这管理水平,大家也都觉得,绝对是来对了。

    别说现在还给那么高的兼职工资,就算没有工资,也有一些人都打算在这干。

    在这里,稍微学到一点赵宏图的管理手段,以后去国企任职,肯定是用得上。

    赵宏图带着这些学生在一楼参观一圈后,带着他们去了二楼。

    这里按照赵宏图的设计,也被宏速公司的员工布置的大变样。

    他们利用一些别人不要的废品和材料,自创一些家居用品,整个房子给布置的充满了写意,就像一个艺术家居住的地方一样。

    这些大学生新奇地看着屋里屋外的一切,对于房子里所有的摆设和装饰都觉得很是新鲜,露出一缕缕艳羡的神情。

    他们太喜欢这种感觉。

    在这工作,也真是一种享受。

    赵宏图把这些学生,都一一送到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那里,让他们予以安排。

    并对他们的出行,吃饭,福利发放等,事无巨细的进行了交待。

    这一举动,也让学生深受感动。

    虽然赵宏图和他们一样,都是学生,但是,到宏速来,他们就是员工,赵宏图是一把手。

    能亲自送他们入职,还样样都给他们安排好,绝对是对他们恩重有加。

    把这些人都安排好后,赵宏图和王兴华就回学校了。

    路上,王兴华有些话想说,又有点不好意思。

    “兴华,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了,什么话还要憋着啊。可别把自己憋坏了,那可难受。”赵宏图看到王兴华欲言又止的这样子,干脆问道。

    “那个,看着他们,我都有点想在宏速兼职了。”王兴华吞吞吐吐的说道。

    赵宏图笑了,在王兴华肩膀上拍了一巴掌。“兄弟,多谢你的这番心思。不过,我觉得你干那些岗位,有点屈才了。我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想委托你帮忙,也只有你才能帮我。”

    …

    “真的吗,是什么事情啊。”王兴华听了很高兴。

    要知道那些人,可都是海选出来的,都很优秀的。

    他在赵宏图眼里,竟然比那些人更强,面上有光啊。

    “你在文学社那边现在混得怎么样了?”赵宏图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一个毫不相关的话题。

    王兴华脸上一窘。

    他的文学水准,赵宏图难道不知道?这不可能啊。

    刚才还夸他能力强,立马就拆台子,没有这么干的。

    不过,他的脸皮子,也是经过历练出来的好材料,眼珠子一转,立马说道。“那绝对是混得很开啊,上到社长,下到刚入社的,没有一个我不熟悉的。”

    从这几次活动的安排,赵宏图就知道,他在学校的社团里边,学生会那块,绝对是混的很好。

    也就是他加入社团太晚了,要是大一的时候加入学生会,这时候,绝对能在学校学生会混一个部长之类的当当。

    赵宏图看重的就是他这方面的能力。“现在流行的杂志期刊,你都熟悉么?”

    王兴华直接翻起了白眼,这也太看不起人了,就算不去文学社,自己也知道啊。“《故事会》、《大众电影》、《读者文摘》……”

    赵宏图点点头,“还有一本今年刚开始情感类杂志《知音》,多是一些悲惨曲折的爱情故事,以及名人轶事等内容,也很流行。”

    “老赵,你到底想干啥?”王兴华有点摸不着头脑。

    赵宏图邪魅的一笑,“绝对是好事,我想让文学社,帮着写点小故事之类的文章。”

    “比如,某学生,从小家里贫困,靠着村里人的救济,磕磕碰碰的考上了大学,即将迎来生命的曙光。可在这时,家里老人生病了。他差点为了老人放弃学业,被家里人赶着来上大学。大学期间,省吃俭用,一直凉开水就着馒头,节约点钱下来补贴家用。后来在宏速公司兼职,经济上终于缓过来了。”

    “再比如,某人家,家里大人小孩七八口,全靠男人的工资过日子。但是男人的工资低,经济上非常困难。为了改变生活困境,男的倾家荡产开了一家餐馆,做菜、切菜、涮碗、服务员、采买都要自己干,实在忙不过来,特别是很多菜,还需要去冀省那边去买。后来他们找到了宏速公司,包配送,一下子就减轻了很多负担,生意也走向了正轨。”

    “再比如,某返乡待业青年,回家好几年了,一直没有被安排工作,整天在外面街上晃荡,家里父母哀叹,自己发愁,年龄一点点大了,婆娘也找不到,事业和家庭是一事无成。后来,经人介绍进了宏速公司,有了稳定收入,人也上进了,娶了一个漂亮媳妇,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

    ……

    赵宏图和王兴华一一提点,“就这些故事,写的曲折离奇一些,荡气回肠一点,要多煽情有多煽情,要多励志有多励志。重点!一定要在里边体现宏速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

    王兴华张大了嘴巴,这也太无耻了吧。

    不过,这些素材,好像都很不错呢。

    要不是笔上功夫不佳,他都想试试能不能写出几篇文章,投递出去,说不定还能赚几笔润笔费。

    发表几篇文章,找几个小兄弟帮忙吹捧下,名气也出来了,才子的名头也有了,泡妹子,那还不是无往而不利。

    赵宏图看着王兴华春意荡漾的表情,不知道他这怎么回事。“兴华,找人发几篇文章,行不行,多多益善,每篇文章,只要发表了,宏速公司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王兴华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有了素材,加工就行了,以他的人脉,加上金钱刺激,肯定有人愿意代笔。

    赵宏图也笑了。

    有了这些大学生兼职,加上吴味那边帮忙挖掘的人才,宏速公司人才的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采购那块,只要有需求,自然而然有人去做批发商,也没有问题。

    物流那块,大街上有的是待业青年,随手一抓一大把,加上宏速的待遇不错,也不成问题。

    唯一限制宏速发展的,反而是营销这块。

    前一段时间营销那块,也用力很猛,但那是之前一个多月的准备,厚积薄发下才这么暴力。

    等运行一段时间后,谈合作意向饭店的速度,明显的降速了。

    赵宏图想要飞速的扩张,只能打响宏速公司的名气。

    去报纸媒体打广告,赵宏图也想过,但是一是花钱多,二是打广告还需要找关系,太折腾,效果还不一定好。

    想来想去,还不如写一些心灵鸡汤的文章,发表在报纸和杂志上,受众多,影响大,关键是还花的钱少。

    顺带着,树立了宏速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