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差点被学校开除
繁体版

第732章 店铺都用我的名

    王兴华和琴岛植物油厂,除了在厂里考察一下,参加了一次座谈会,表明了宏丰粮油对和琴岛植物油厂进行合作,也有意向。

    具体的合作方案也递给了琴岛植物油厂,和当初在鲁华合作的一样。

    可是,琴岛植物油厂和鲁华不一样,上面的婆婆妈妈很多。

    就算是厂长都做不了主。

    好在王兴华那边也早有心理准备。

    就算不能合作,那也可以为嘉利添堵。

    我收购不了,也要给你增加收购成本。

    尽管宏丰粮油很有合作的意思,但琴岛现在还是更倾向于和嘉利合作。

    别人没有合作意愿,王兴华也没办法。

    在这呆了两三天时间,王兴华就回魔都了。

    尽管没有谈成一个结果,但琴岛植物油厂好像一下子腰杆子就硬了。

    在和嘉利谈合作的时候,锱铢必较。

    郭孔峰也是使出自己浑身的解数,软硬兼施……

    出资的钱是越来越多,占据的股份是越来越少。

    但让步的幅度也不是很大。

    这个谈判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谈的好的,所以底线的条件也不会一下子就放出来。

    郭孔峰的嘉利和华粮一块,一手大棒,一手甜枣,琴岛植物油厂虽然在坚持着,可是眼看着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但宏丰和鲁华那边刚签订协议后,立马就开始有动作。

    莱阳当地也是大力支持,安排专人全程跟踪指导、帮扶代办,为项目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仅仅十多天,就拿到了土地。

    拿地就开工。

    郭孔峰顿时有些手忙脚乱,自己这边意向都没有搞定,人家那边竟然已经马上就开始建厂了。

    真不知道宏丰粮油那边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谈合作,两三天功夫就敲定了。

    比一般人家里买一个家电,都要快。

    他这样的才是收购的正确姿势啊。

    不过已经到了现在了,郭孔峰就是再抓狂也没得办法,只能够坚持下去。

    一定要加快了,不然等宏丰那边,生产出来花生油后,媒体投放,迅速确立了其在花生油市场的第一品牌地位。

    到时候什么都晚了。

    郭孔峰连忙召集华粮和阿丹米的话事人,和琴岛植物油厂一道,加上琴岛植物油厂的上层。

    这次是真尽力了。

    可就这么大力度,又整整谈了半個多月。

    才把合作协议给签订了下来。

    琴岛植物油厂,是大厂,和鲁华那种乡镇企业,还是不一样。

    不过,嘉利和琴岛植物油厂合资后,也是赚了。

    如果说鲁华那边的“5S纯物理压榨工艺”是现代工艺的巅峰之技艺,那么,琴岛植物油厂传承的古法木榨工艺,也不差。

    在敲定了合作后,嘉利对琴岛植物油厂的生产技术加以改进,使之成为更适合现代物理压榨技术的“古法六艺”。

    严选料,胖花生;

    秘法炒,留纯香;

    小榨技,见精细;

    取初榨,得上品;

    正宗味,真地道;

    依古法,妙储藏。

    从选料开始遵循古法,精选原料古法小榨选当季红衣花生米。

    嘉利对外宣传是严选20%的精品原料。

    用纯炒熟的工艺,这个区别其他花生油的蒸炒工艺。

    纯炒料进行小压榨机压榨,重点是这个小压榨机,压榨温度低防止磷脂的流失而且小压榨机比大压榨机出油慢20倍,就是为了纯正的花生香味。

    只取头道原油进行恒温20°的储存,沉淀杂质后罐装检验出厂。

    说起来,在花生油领域,嘉利虽然比宏丰布局稍微晚了一点,但是一点也不落下风。

    赵宏图在和鲁华敲定合作后,留下陆益杰在这边盯着,他带着人去了菜都。

    刚下车,张大山就震惊住了。

    不是因为菜都太繁华。

    而是一眼看去,很多店铺的名字,都是用的赵宏图的名字,宏图菜馆,宏图饭店,宏图旅馆……

    如果不是他清楚情况,都要怀疑这些店,都是赵宏图家的产业了。

    赵宏图自然也看到了。

    都用自己的名字做店名,征求自己同意了么?

    不过,心里却有股在魔都,都从没有过的满足感。

    原来还有这么人认可自己啊。

    “赵董,欢迎回来。”菜都马全忠非常热情地握住赵宏图的双手说道。

    何领导因为突出的政绩,高升去了鸢都。

    马全忠接过了何领导的位置。

    马全忠看着赵宏图身后的人,大多看着街道两边的店名在交头接耳,不由得解说道,“赵董,这路两边的店名,都是大家感谢你给大家带来富裕的生活,你看那边,还有很多店名用的是何领导的名字。”

    说到这里,马全忠也不由得心生羡慕。

    何领导在菜都的,兑现了当初上任的时候,发下的誓言,让整个菜都,扯掉了“穷县”的外衫,裹上“富裕”的棉袄。

    整个菜都没有一个不感谢何领导的。

    在他离任的时候,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从家里赶来送他,个个眼含热泪,满目不舍。

    何领导挨个握过手后,拿着一个空旷的行李包,一步一步走出菜都的土地。

    那个潇洒到了极点的背影,还一直在马全忠的脑海里,清晰可见。

    不由得又想起了何领导走的时候,和他说的话,“多做对人民有利的事。”..

    “马领导,菜都这是一年一个变化啊。”赵宏图感慨的说道。

    马全忠笑着说道,“自从你给菜都带来了蔬菜大棚技术,咱们就认准了大棚蔬菜种植这条道,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

    蔬菜发展到50万亩,其中冬暖式大棚近20万个,总产20亿公斤,收入17亿元。

    全菜都常年有4000多名蔬菜种植技术员分赴全国各地指导种菜,蔬菜大棚发展到周边地区以及疆州、西海、肃州等全国20多个省。”

    赵宏图听马全忠这么一说,一下子就踏实了。

    他就担心何领导走后,新接任的马领导有新的想法和思路。

    现在看马全忠这样,还是会在菜都坚持发展蔬菜这一套。

    这不管是对菜都,还是华远集团来说,都是好事。

    两边在会议室内座谈半天后,赵宏图说道,“这样吧,我们华远集团拿出来5000万,友联银行也提供贴息贷款2亿元,用于菜都各地的蔬菜基地建设。”

    “感谢赵董对菜都一如既往地支持,这样吧,我们菜都也和华远集团一样,也拿出来5000万,贴息贷款2亿元用于县乡两级蔬菜基地建设。努力打造一乡一品种,一镇一特色。”马领导非常豪气的说道。

    现在菜都,可不是几年前了,根本就不差钱。

    赵宏图大喜,这华远集团的基本盘,稳了。

    这次座谈会,让菜都在蔬菜的发展道路上,又往前走了一大步。

    有了华远集团和当地的支持,0多个“华国韭菜第一乡”、“华国胡萝卜第一镇”、“华国香瓜第一镇”这样的特色蔬菜乡镇和500多个蔬菜生产专业村。

    座谈会后,赵宏图跟着菜都的工作人员,去了九巷市场,市场也是越加繁华了。

    又去了华远集团在菜都的蔬菜加工厂等地考察了下。

    考察情况,赵宏图都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