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人倍忙
繁体版

第十四章

    今年过年,本来娘亲也想用豆花作为回礼分一份给素素家,但豆花加豆花蘸水在平日里是好东西,可在过年期间,就显得平庸了。

    素素家过年肯定比小蔓家吃得好,若是将豆花送过去,对方再送些更好吃的过来,那岂不是尴尬。

    因此,除夕的时候,小蔓家就没有送东西过去。

    不过到了大年初几里面,素素家倒是送了四个豆沙包过来。

    “许素素——快开门儿!”

    小蔓出门后走上几步,就有点后悔了。

    虽然她已经用一块厚布垫在碗下边,可奈何汤太烫了,热度从陶瓷碗上,迅速传到了厚布,又迅速传到小蔓手上。她只想赶紧将这碗汤,放到素素家桌上。

    可不知今天为何,许素素家竟然把院门儿给关上了。

    “你等下——!”

    然而,没想到自己不仅没等来人开门,门后的许素素竟叫她等一会儿。

    “等不了了——!”

    她大喊,站在门外,她根本不知道里边怎么了,只是听到有人叫喊的声音,

    “我手里有热汤,快点开门儿——烫!”

    小蔓心急火燎地在门口站了片刻,随后素素才打开了门。

    “哟。”

    素素看到她这架势,先是吃了一惊。

    “快点让开啊!”

    小蔓生怕自己扛不住烫,一个失手将汤打翻在地上,却又不敢让素素来接,同样担心在接手的时候,汤碗会不会被她们打翻。

    素素赶紧闪开,小蔓这才快速走到她们家中,将汤碗安稳放下。

    一问之下,才得知素素家里刚刚有只成年兔子“越狱”了,为了逮到它,才关上了院门。

    结果也恰好将小蔓给关在了门外。

    “你家炖的猪筒骨汤吗?”

    素素看这汤里面有一块猪骨,好奇地问。

    “嗯,把小白卖了,赚了些钱,就买了两根猪筒骨。我做的,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尽管上次因为念书的事,二人不欢而散,但本来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争执完了还是该怎样就怎样,二人并无什么隔阂,依旧如往常一样。

    “我先尝尝……”

    素素的哥哥也是个馋猫,因此拿起一个小汤勺,舀了一口。

    “呀,小蔓出息了,也算是可以给你娘减轻点儿负担了。”

    素素娘亲欣慰地道。

    “谢啦。哎,你家兔子卖了多少钱?”

    素素也养着兔子,因此对此更为好奇。

    “一百五十五文,我专门把小白养胖了些的。”

    “你呀,鬼得很。”

    闲聊几句后,小蔓离开了素素家,回到家时,雪竹和卯儿已经将那碗专门给他们二人留的筒骨汤,喝得精光了。

    “姐,快开饭啦。”

    卯儿一见她回来,就奶声奶气地,迫不及待地喊。

    今日的午餐,是最为丰富的。

    猪筒骨汤的周围,倒上两份酱油,娘亲、卯儿一份,小蔓和雪竹一份;一旁,是用菜油炒的油亮亮的一大盘野菜,不再像之前的水煮野菜一般,味道既寡淡,又抵不住饿。

    午饭过后,小蔓将三字经拿出来,叫雪竹简单地认字。

    不得不说,小孩子的接受能力是真的很不错。雪竹虽然写不出那些复杂的字,但才一会儿的工夫,她已经会背简单的几句了。

    两日后,小蔓提升了自己做农活的速度,忙完之后,就赶紧跑到邻村的私塾里去了。

    那私塾先生,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身形偏瘦,一张桌子上摆着几本破旧的厚书,厚书上再随意躺着一把戒尺。桌面上并不干净,反而有些杂乱。几支毛笔干的沾墨的,零乱地散落在桌面的各处,纸上也是散乱的,甚至还有几张似是写错了字,被揉成一团放在桌上,也没扔到附近的垃圾筐里。

    私塾先生正惬意地半躺在竹椅上,眯着眼,似是养神。而整间大约只能容纳三十来人的房间里,并没有任何学生在里面。

    大概是察觉到有人来,私塾先生转头瞥了她一眼,一见是个小姑娘,便并不在意,用沙哑的声音懒洋洋地问:

    “来找你哥哥的?小娃娃们早放学了,回家找去吧。”

    小蔓不作声色,想多加观察这位私塾先生:

    “那先生,您怎么还不回家啊?”

    “我?”

    私塾先生嘿嘿一笑,

    “我在等我之前的同窗好友,过来吃壶酒,下几盘围棋。小娃娃,你懂围棋不?”

    “围棋我不懂。

    可我此前我一个叔叔,跟我讲过《出师表》、《过秦论》这两篇文章。以前听得迷迷糊糊,什么都不懂,今天路过私塾,就想进来向先生讨教一下,还望先生赐教。”

    “呵,赐教啊?”

    私塾先生斜目看了她一眼,随即眼珠子一转,清了清嗓音道,

    “赐教这种东西,是甚费口舌的。更何况,你这两篇文章,并不简单,要让你这等没念过书的娃娃听懂,是很难的,很亏我的茶水的。

    你若是要听,我当然会统统教给你。

    只是先生我教书赚钱,平日里还要照应一下穷困学生的伙食,日子也是紧巴巴的,所以这个茶水费嘛,你是不是应该也……”

    小蔓略略一笑,顺着他的话说:

    “先生说的对,茶水费我肯定是应该给先生的。只是今日出来得早,又是一时兴起,身上便分文未带。

    您看这样如何,我家离您私塾不远,稍后我回家就给您取两文钱来,反正您暂时又不会离开。

    另外我家也有个弟弟,明年就到念书的年纪了,我看先生您谈吐儒雅,比我叔叔有学问多了,若是能将弟弟交到您手上念书的话,那是再好不过。

    只是还望告知,在您这里念一个月的费用是多少呢?我回家后好让爹娘准备准备。”

    “好说,好说。”

    得了小蔓的夸赞,又听得有新学生要来这里,私塾先生两眼一亮,马上睡意全无,

    “一个月自己带饭的,是七十文,中午跟着我和我娘子一块儿吃的,是一百三十文,倘若价钱是一年、一年地教,则好商量,可以便宜点儿。

    小姑娘,你弟弟今年几岁,可曾上过学?”

    “今年才六岁,还未曾上过。价钱我回去转告我爹娘,这个价格应该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我家离您这儿近。

    先生,那不知这《出师表》和《过秦论》,我能否先听了,再回去拿钱给您?”

    小蔓看着他,故意装出无知的表情。

    “好说,这茶水钱你明天给我也行。”

    私塾先生会心一笑,以为自己揽下了一笔生意,

    “这个《出师表》啊,是诸葛亮写给刘备儿子的文章……”

    见他开始侃侃而谈,所讲都是很皮毛浅显的部分。小蔓假意夸奖两句后,又问了几句较难的句子,询问他作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