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屋檐
繁体版

第三百八十八章 鬼节前奏

    狄大人说话的方式,让蒋征喜欢,不过徐俊这小子就说这老师不行,没有那李金虎说话大气。虽然说话慢,不过似乎在手底下的学生做起事情来却一点都不敢马虎,说是第二节课开始上课,那就是第二节课上课。几个老人带着人抱着书过来就先发书,明明没有沟通过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这股子自觉性蒋征在之前的实验班以及这普通班里都没有见过,何况这王老师的说话方式无形中给蒋征一种颇有威严的感觉,让人难以抗拒,虽然那句:

    “元芳你怎么看!”

    的调侃话语,大家都津津乐道,可是真面对这王老师说话,无形之中的那股子压力还是让人无法抗拒,总是会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偏偏是这么一个老师教数学。

    至于英语老师是一个名字叫做李熊辉的老师,说话也很有一股子霸气的味道,喜欢板书,基本说到一个语法,就能将相关的语法都板书出来包括相关的用法之类的。

    蒋征第一天上这李老师的课,还不习惯,那些复读生们都已经习惯了这个老师上课的节奏,一个笔记本在记录笔记,英语书上从来不留下字迹。至于听写一类的更是不会出现,李老师上英语课就讲究一个自觉。

    这比较符合鲁镇一句粗俗的话:

    “人靠自觉,x靠麻雀。”

    蒋征记录得英语书上到处都是,基本一堂课下来,黑板得搽两次,3黑板的英语语法板书,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

    吃亏上当是人之必然,当初自己在初一实验班的时候,査老师也没有这般干劲,或许是没有教授初三还没有必要这般教。一堂课下来蒋征发现自己抄写笔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老师板书的速度,这李老师是一边说一边写,整齐的把这黑板分成了4个区域,一个区域写满了再写下一个区域,蒋征觉得这个学校还没有几个老师有这般本事。

    尤其是想起自己初二的那个英语老师,一天就拿着英语参考书在那照着念。这李老师上课就空着手进来,借一个同学的书看一下,然后就开始了板书的作业,这功夫让蒋征佩服得不行。

    语文课是一个姓刘的老师,班级上就有一个刘云山是他的儿子,这小子六年级就和蒋征一个班级了,这些年一直在实验班里面呆着,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家伙总是给人一种叛逆的感觉,从上语文课就能看出来,刘老师似乎对这个儿子很是失望。

    才开始上课就没少挨打,地理老师姓张,是刘云山的母亲,上学还遇到自己父母亲自教,对于孩子来说估计除开觉得苦难也没有什么了。看刘云山在语文课和地理课上就表现就知道了,在其他课上都比较乖巧的人,等着到自己父母的课堂上就变得顽劣了起来,蒋征不清楚这里面的原因,只能总结为幸福家庭的综合症,这种奇怪的病名来概括一下。

    毕竟相比起蒋征来,这些教师家庭的子女已经是很幸福的一类人了。班级上的人员变化过大,也不好一个个的描述出来,总之新班级的气氛让蒋征觉得很是不错,这才是适合学习的班级,而不是像一开始刚上初中那会一样,亦或者是初二那样的班级,虽然接地气,可是耽误的却是自己,何况自己也不高兴。

    这种氛围的学习环境下,蒋征那颗患得患失的浮躁已经消失殆尽。不过蒋家那边却是一直平静不下来,今年的七月半鬼节,就在阳历的9月初,蒋家过节在农历7月十三也就是9月3号这天。

    对于过节的事情蒋奶奶照例是要打电话给蒋文的,三个儿子一个在身边一个在远处也就只有蒋文近一些,过年的时候蒋文就没有回来,找理由推脱掉了。该是逃不过的,还是逃不过,

    “今天都十一了,你们是要回家来不!”

    蒋征晚上去上夜自习去了,虽然是9月1号正式上课,可是实验班的课程节奏比较紧凑,才一天的时间蒋征就已经融入到了氛围当中去。中午放学蒋征就买了好些个笔记本,都是一两块钱的便宜货,又买了笔。得益于蒋征捡到的那本书,蒋征现在写字已经进步了许多,不过字体娟秀小巧之处确实让人头疼。

    蒋征现在写字小巧之处能实现一个语文格子写下6个不复杂的汉字,因此蒋征一两块钱买的笔记本都比较薄,为的就是字写小一些能够多记录一些东西,毕竟自己有零花钱这种事情还比较罕见,如不是今年出去做假期工,还不能有闲钱在兜里,平日里裤兜比脸干净是必然的事情。

    下午蒋征就早早的来到学校里面借同学的笔记过来誊抄,早上的英语笔记蒋征根本就没有记录全,现在打开英语书那是开始那是结束中间怎么衔接都是一头雾水。蒋征的同桌是一个女生名字叫做周友花。看得出其父母是十分接地气的人,笔记也誊抄得工整,不过写出来的字,蒋征觉得没有自己的好就是了。

    回到蒋奶奶给蒋文打电话,蒋文听到蒋奶奶这句,诘难不是诘难,语气还不善的话,心里面就明白事情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回来嘛,天把就下来了,这边忙完了整点钱就下来。”

    “老子是和你讲哈,那个娃娃读书,你也不管,你是要成人哈!”

    “那个讲不给嘛,那天吧没的钱的有廊子办法嘛。等到我天把下来就拿给你们.....”

    蒋文做了保证蒋奶奶也就不刁难,有天大的矛盾,只要人愿意回来有的是时间收拾他。没几分钟就挂掉了电话。

    文强见蒋奶奶过来便问:

    “我大哥咋个讲。”

    “他讲回来嘛,天把把钱结了就回家来。”

    “娃娃也不管,那个来了讲带得不把那个小璐带起去!”

    蒋奶奶听文强说话也带着火气,找什么样的不好非得找这么一个十八九的,比家里面人小也就算了,关键比两个孩子也大不到哪去,说得直白一些,大街上你随意找一个人让他叫一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姑娘叫妈,估计都是百般的不愿意。

    可是蒋家就是这样子的情况,说理是说不清楚的,这种事情也没有道理可以说。用旁边人的说法是:

    “人都走到这一步了,你有廊子办法。”

    这句话蒋征听到人说起过,不过却不愿意,这意思是人都到悬崖口子上了,还不叫一下?

    “他带起去咋个养嘛,找啷个一个赌二来屋头,一天就是那个麻将。”

    蒋文强的意见,蒋奶奶不敢苟同,不论怎么说都不会相信这十八九的人能带得好孩子,何况还不是自己亲生的,如果是个有责任心的人还好说,就张珍串这样每天麻将日子的人,还不敢相信这样的人能带得出什么孩子,自己就是未成年嫁出去的,是个好人能这般糟蹋自己?

    “等他们回家来,老子是要问哈子。”

    蒋奶奶发了话,文强也就不再说什么,至于自己不高兴,那也没有办法,找了个借口就出去了,腿上的伤还没好,自己媳妇也没有回家来,这大哥家又是一塌糊涂的样子,头疼!

    文强不知道自己家怎么就是这个样子,找借口出去也只是和自己那些个兄弟们说说话,抒发一下自己的胸臆,却是又埋下了新的地雷。

    蒋征回家来的时候已经是9点出头了,蒋奶奶说了蒋文要下来的事情,不过蒋征却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波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