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屋檐
繁体版

第四百三十四章 报名风波(一)

    蒋征得到这个消息心情复杂,落榜了虽然总分很高,但是落榜了。听老师说今年500多分的人很多,数据超出了一五八等好学校的承受范围,除开那些正式报考的学校,其他人进去都是要高分画线处理。

    也就是多少分是不用缴纳择校费,多少分到多少分需要缴纳多少择校费等等,画好了线,蒋征便觉得更加困难一些。

    徐家小子也落榜了,今年考上一中八中的鲁镇中学人就没有,应届实验班的考生们大部分都在400多分左右有的连正式报考的五中、兴义中学都没有考上。

    事情到了烧眉毛的时候,蒋征不知道要怎么办。

    徐家小子回家之后,他的父亲倒是不说什么,他的母亲一听要交所谓的“高费”上学心里面就不高兴。蒋征到鲁镇的那年,徐家才弄好了房子,就是光秃秃的石头墙,家里面也没有什么钱在手里。

    这个消息的到来,家里压力断然是要大许多的。

    望子成龙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家庭最殷切的期盼,只不过期盼和做法之间还有许多不同之处。

    分数下来的当天徐家小子就想去城里看看学校,所谓的择校费多不多,为此和家里说了之后,被其母亲硬是给骂了回去:

    “读书不努力,这子要喊交高费,拿命去交!是拿你的命还是拿我和你爸爸的命去嘛。”

    话语要苛刻一些,徐家小子还承受不住,只能听着。当天是没有希望了。只能被动挨骂,最后受不住,午饭都没吃就跑了。

    蒋征到家,文强就看见了,知道今天出成绩,前面的时候在街上去帮人拉东西就听说谁家的考了多少,想来自己家的也该出成绩了,见到蒋征回来就问道:

    “考得好多!”

    “500多点!”

    “考起那个学校了嘛!”

    “报的兴义一中,没考起!”

    听罢,文强叹口气,一个未来的大学生就这么没了。

    “那你这子咋个整,不读了咯!”

    文强接着问道。

    蒋征一脸黑,文强问的话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自己确实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顿了一下说道:

    “晓不得。”

    “你这个,个人读不读都晓不得咯。”

    言罢,文强就自己进屋去了。

    蒋征进屋子,蒋奶奶在做饭,自觉地就去帮着烧火,刚才文强问的话都听见了,孙子的成绩不错,但是现在读或者不读还不知晓,不论是蒋奶奶后家那边还是蒋家这边,不是没有出来过读书的苗子,都是半途就没了,无非就是一个钱字在作祟。

    说白了穷,偏偏大家都还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这一辈指望下一辈,别有一种薪薪之火永流传的节奏,就是谁也不跳出这个怪圈子来。蒋奶奶当年就是这个样子,蒋征听蒋奶奶说起过。

    当年蒋奶奶的成绩还不错,在班级上还是班干,才上了5年级,那些年能混个初中毕业就能给你安排工作了,不像现在的年代。那会蒋征的三舅爷爷才结婚,家里面负担就比较重,上边有老下面还有这么一个幺妹,关键是要上学。

    一年的书学费,不叫书学费,缴纳的是粮食,每个月都交,老师是没有工资的,学生缴纳口粮,老师负责教书,大致就是这样的一个年代背景。

    老师没有薪水,但是老师要吃饭,义务或者帮扶这种事情,都是自己吃饱之后才能去做的事情。蒋奶奶一去学校上学,新进门的嫂子就把碗柜给锁上了,饭菜都藏起来。

    等蒋奶奶放学回家的时候找不到吃的也没办法,问自己三哥,却是得了这么一句话:

    “你去读书那个找来给你吃啊!你个短命儿!屋头是廊子样子,你晓不得安!”

    一次两次还好,可是每天都是这样子,人是要吃饭的,一天两天不吃还行,谁能一辈子都不吃饭?

    被逼着没有办法,就连家里的大米也藏起来。交不上老师的口粮,读书这事就别想了。蒋奶奶不读书之后,老师也上门说过几次,可惜也没有什么用,说不让去就不让去。

    这些都是老黄历了,到了蒋家的二代,文强也是如此,相比下来是自己选择不读的,蒋文也是这般,只有这蒋道德学了武术倒是有了些许名头,可惜武术学校的费用太高,报名费就1000多。家里拿不出来这么些钱,因此这蒋道德算是走了老路。那会蒋爷爷一个月工资才10多块钱,这一千大洋如何拿得出来?

    毕竟学武术和上学是两个事情,前途是不一致的,不过大致的路数是差不多的,都是因为经济限制了。

    以至于蒋道德对于这个事情这么些年,都已经人到中年了,依然是耿耿于怀。

    蒋征在家呆着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中午吃了饭就在家坐着,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才好。去读,读什么学校,高费怎么办。不读,自己又能做什么,蒋征这么问自己一遍之后,就觉得十分的烦躁。

    电视上的新闻还在播放512的事情,不过也逐渐的开始转播一些奥运会准备的情况了,灾区已经在筹备重建以及人口安顿的问题了。

    “蒋征!蒋征!”

    声音很熟悉,但是这个声音基本没有在蒋家门口出现过。狗子也陌生这个声音叫得比平日更为凶残一些。

    “你家这个狗,好凶!你在整廊子,半天才出来!”

    “上来嘛!”

    来人徐家的小子,徐俊。

    “你咋个晓得我家在这点,我记得你没来过嘛!”

    “我们去卢芳家玩,走你家门口过的,喊你的时候你奶讲你没在屋头。”

    “那子的事情咯!”

    “好久了,去年的事情了,卢芳不是去兴义中学了嘛,还会回来找我们咯。”

    “也是,上来嘛。”

    “你家那点种的是廊子咯,上面全部是刺!”

    “我爷种的中药,好像是叫曼陀罗,是麻沸散的主药之一。”

    “不违法安!”

    “种了好几年了,都是拿来泡药酒的,不能吃,有毒。”

    “我不上去了,我就是来找你出去玩的,去找老师看哈子这子去那个学校好点。”

    蒋征想了想说道:

    “行嘛,我也晓不得去那个学校好点,一起去嘛。”

    蒋家这会没有人在家,蒋璐跟着蒋奶奶上街去了,不知道是去干嘛了。

    蒋征出门狗子还不会跟着,主要是现在老狗走路都困难了,走不了多远。多半的功夫都是在家呆着。

    去学校找老师商量也没有什么肯定的结果,不过得到了几句话的指点不算白跑,具体的还需要自己去学校看才知道是什么情况。

    蒋征和徐家小子商量好了之后就决定第二天一早去兴义看学校的情况,听中学的老师说预报名已经开始了,蒋征很明显今年是不可能去上班赚钱了。蒋征厚着脸皮找自己爷爷要钱,蒋爷爷问蒋征拿钱去干嘛,蒋征说了用处,蒋爷爷也就给了蒋征50块钱。

    蒋征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蒋爷爷的钱这么好要。难怪蒋荣每天都缠着蒋爷爷要钱。不过蒋征现在发现已经晚了,有些东西得不到反而更好一些,没有指望靠着爷爷就能安心上学。

    和蒋征徐家小子一块去城里的,还有徐家小子的母亲,说是不放心这么多钱给小孩子拿着,自己跟着去看。结果到了兴义一中的时候,他母亲就在背后站着也不问,只有蒋征和徐家的小子自己问路,然后找地方上去。

    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从人群中出来,结果很让人不如意,几乎是一分100多的价格,徐家小子差十几分,得交6000块钱的择校费,蒋征的成绩,人家直接说不要,非要上起码得上万。

    蒋征顿时就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