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屋檐
繁体版

第四百四十七章 冷暖自知的生活

    蒋文的行为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其他的原因,但是从蒋征自己了解下来,蒋文其实是带着媳妇去了安龙娘家那边。要么就是带着媳妇回了鲁镇老家,几乎每次去都是一呆一个周的时间。

    至于蒋征,似乎从一开始就不是那么重要。常言道:“有了媳妇忘了娘。“

    自问蒋征自己还比不上蒋奶奶在蒋家的重要性,毕竟这么几十年蒋奶奶操持里里外外,养大了两代人,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蒋家的00后也基本落地结束,蒋文强家的00后也是一个儿子。

    单纯的从年龄上看,蒋征必然已经是蒋家的大哥大,明显是家里这一辈人中年纪最大的那一个。

    “幺儿总是享福的。”

    这句俗语涵盖的内容太多,蒋征已经有了自己深切的体会,从开始上高中到现在,蒋征已经断断续续的饿肚子接近2个月了。几乎就保持着不让你饿死,但是绝不让你天天吃饱的节奏过日子。

    蒋征在班级上是班长,也就需要处理许多的杂事,从基本的学生档案到一些信息的录入等等都是班干自己在处理,在这一点蒋征的表现还算让学校满意,不论下发什么文档任务,高一七班都是第一个完成的,效率可见一斑。

    高中和初中不一样,基本每个班都有着固定的硬件搭配,投影、电脑是每个班级必备的东西,蒋征虽然也不是经常的使用电脑,但是相比起班级上大部分从农村考上来的学生来看,蒋征对于电脑的熟练程度明显要高出很多,这也就是得益于当年和王家小子以及袁玉林等时不时去网吧里面玩游戏之类,有着必然的关联。

    虽然在学校的这些方面表现比较优异,但是其实蒋征在人际关系却是有些不怎么得力,当了班干必然是要和人打交道的,几乎班级上的大部分人都要产生一定的关系,这是必然的,长期在城里生活的孩子与农村生活了几年的孩子相比起来,两者之间接触到的东西相差比较大,生活意识方面就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以至于农村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之间,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时代沟壑,且界限清晰,但是这种所谓的界限也会在后续的生活中逐渐的消失,两者之间必然会互相感染,形成统一的关系。

    正是这种沟壑的存在,使得蒋征在某些方面与这些孩子沟通中就存在意识之间的实际差距,闹出一些只有城里的孩子才懂得的笑话出来。但是却不妨碍肖本伟和蒋征之间的关系维持。

    文强家的孩子总算是在10月28日这天来到了这个世界,取名一个誉字,是蒋家最年轻的00后了。原本文强也打算弄个儿女双全,可是这素莹就是个生儿子的命,因此这蒋誉也就是个男孩子。别人在羡慕的同时,文强却是有些惋惜,但是毕竟是老天给的孩子,文强还不敢说是不养活之类的。

    都是自己的骨肉,必然是要养活下去的。但是蒋征却是过得不如意了,毕竟蒋文和张珍串两个人一直是这样的行为,再次给蒋征丢下10块钱在家之后,这蒋文就带着媳妇去了娘家那边。具体是去做什么,尚且不知。

    但是就蒋文这两年的生活状态来看,多半是打着去娘家探亲的名誉,去娘家混吃混喝去了。多了张嘴吃饭,这日常开销是必然的增加,而这蒋征到家之后,发现家里没人和床上的10块钱,哪里会有不明白的道理。

    原本是自己煮点东西吃是能够混下去的,可是这放学之后的一个来回,时间就要不少。基本蒋征从12点10分放学,走路到水泥厂家里的时候,其实就已经12点50分左右,若是遇上什么事情耽误一下,这到家也就差不多1点了。就这样的状态,如何能够赶得上自己煮饭之类的。

    且不说时间赶得上赶不上的问题,就算是蒋征这小子长了飞毛腿,到家只要10分钟,那也是一个无奈的结果,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能是开玩笑的?

    大致就是这样子的一个状态,蒋征就过了2个月的时间,极其的漫长,几乎每天都是在饿肚子这件事情抗争。

    这里有一个难点,说蒋征过得苦难,是现实。但是其实在别人的眼里蒋征是有人管的,这个也是现实以至于不论是蒋家人还是老邻居们其实都认为蒋征是有蒋文管着的,不会有多大的事情,包括相关的负责部门和学校单方面大致都是这样的认知。

    而蒋文带着张珍串在家的时候,其实也还可以,至少在吃饭这件事情上不会有什么难题,哪怕是自己放学回家来,冷饭多少都会有一些。可是连续的两个多月以来一直是这样子,蒋文和张珍串实际在家的时间,一个月绝对不会超过一个周,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外边,回来之后的这几天,也是维持着白天在家呆着,晚上去周围打麻将的一个状态。

    蒋征这小子原本在老家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每天回家就写作业的习惯,晚上下了夜自习到家,都已经是9点左右,加上吃饭的时间也就差不多到9点10分到9点30分左右。继而就在家开始写作业,每天都多少有作业在,毕竟科目数量在那放着,作业最多的还是那三个主科。

    “你是天天写作业,那个电费不要钱给是,10点过了还在那点写,你明天写会咋个?”

    蒋文才带着媳妇从安龙回来,原本坐车就有些疲乏了,因此很早就睡觉了。蒋征回来之后弄饭吃倒是不说什么,可是这吃饭之后灯一直开着,蒋文就睡不着,也就发了脾气,夫妻两自己住的时候电费都花不了多少,房东收水电费也就比供电局多收了4毛钱,差不多7毛左右的电费。从儿子蒋征上来之后就几乎天天开着灯写作业到深夜,早一些的时间都是晚上的11点多。

    蒋征听见父亲在那抱怨也就说道:

    “作业啷个多,我都还没得写完!”

    “你明天写会咋个嘛,天天整一大晚上,老子不睡觉安,陪到你嘛!”

    蒋征不说话,但是也不关灯,接着自己写作业。蒋文的记忆里面,还停留在蒋征小学的时候,毕竟蒋文这个人的学历也就仅仅是小学三年级万岁的状态,加上这人又是一个得过且过的性子,说出这番话来,也算是对得起他三年级的学历了。

    见蒋征不动弹,没过一会这蒋文就骂了起来,大晚上的光景,倒是出名了。蒋征也就只好自己拿着作业到外边的路灯下边去写,带上一高一矮的两张凳子。

    蒋征改变了写作业的地方,到水泥厂路口得路灯下写作业,虽然灯光有些昏黄,像是蒋爷爷房间里面的那个灯光,但是比起在屋子里面写作业被蒋文喝骂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地方了,只是现在11月初,冻手冻脚是必然。蒋征的衣服也都还是当年家里面发生了那些事情之后那些不知道是什么亲戚的人送来的衣物。

    一转眼就要到假期了,蒋征的日子也越发的过不下去,就这状态蒋征觉得自己熬不下去,就连班主任都说蒋征最近怎么比刚来的时候要瘦小许多,至于班级上的同学还不知道蒋征发生了什么事情,期中考试的时候蒋征拿到了年级的第5名,看着这个成绩其实蒋征并不高兴,黄丹这妮子是第二,听说第一是高一一班的人,只有一个名字还不知道这个第一是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