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屋檐
繁体版

第四百五十章 现实与美好之间的差异

    对于儿子不给钱的行为,生气是必然的,蒋文索性第二天又带着张珍串走了,这次干脆连10块钱都没有了,米倒是剩下一些,大约两斤左右的样子。蒋征也由得他们了,比起一个周丢下10块钱就不见人影,这个结果已经是不错的了。

    有意思的是,蒋文带着张珍串走了一个多周后,在回来就直接搬家了,由于蒋征在学校上课也就不知道这个事情。

    而另一边蒋道德却是回家来了,听说是鲁镇要重新规划之类的,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有关联,现在正在逐步的丈量土地,虽然进度看起来慢,但是从规划范围来看其实水塘这个村落已然是在规划的范畴当中就是不知道大概什么时候丈量,具体的房屋赔款政策也下来了。

    蒋道德想着不论怎么样也弄个偏房出来哪怕是只有一个屋顶,到时候赔钱在手,那也好过不少,至于文强家现在背着外债弄了一个2层的平房,虽然是没装修,简单的住着,好歹也是自己房子不是,蒋文这边自然也是知道这个消息的,不然也不会隔三差五的就回到老家去守着,安龙鲁镇的两边跑。

    庆幸的是,蒋道德回家多少带了钱回家来,蒋奥梅也脱离了被送走的命运,跟着回到了蒋家,对于蒋道德回家来,带了多少钱,蒋家人是不知道的,不过这蒋爷爷却是给了3万块钱给蒋道德一起弄房子。

    相比文强得到的钱是必然多了些,不过这蒋爷爷不怎么说话,自然就不知道具体的想法,连带着蒋道德自己的钱,也就不到5万块钱。蒋家这边其实一直在意的就是兴义那套30多平的房子,说得直白些,其实都惦记着那套房子的赔款,现在说拆迁,城里、村里都是这个节奏,明明那套房子已经许诺签字给了黄连英母子,不过现在却是在翻旧账,蒋征在城里上学的事情,似乎在他们眼里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抱着自己有钱花就好的态度,蒋征的死活也就没有人过问几分,蒋道德凭借自己口舌,在里跳得不行,比起马戏团的猴子来还要厉害几分。听蒋道德自己说是他的房子是浙江的新潮设计,是所谓的复式楼,浙江那边的富豪都是这么住的云云,具体如何暂时还不知道,蒋文回家去也没有得到什么好脸色看,无非就是城里的房子已经给他了,现在家里的东西都不给他之类的言行比较多,两兄弟在这方面比较一致。

    可是这房子又是给了蒋征母子了,算起来这蒋文现在是什么都没有,能指望的就是家里那套老瓦房了,可是现今的这般看来因果累加之下,最终的承受者还是下一代的。这个账怕是不是那么好算得清楚的。

    蒋征不知道这堆事情,不过回家之后发现门锁上的,开门进去屋子里空落落的一片!

    邻居们倒是都知道这蒋征是怎么过的,其实蒋征上学之后,蒋文两口子在家就没少挨人数落,以至于受不了,只好是选择搬家,换个地方。

    “你爹们今天早上就搬家了咯,没给你讲安!”

    蒋征一脸的蒙圈,这比起来场说走就走的履行还来得爽快。

    “没有嘛!”

    蒋征应承着,那说话的人就是当天蒋征到人家住了一晚,给蒋文打电话的那人。那人听蒋征这样回复,也就拿了电话打过去给蒋文,几句话就让那人把电话给蒋征,蒋征接过电话来:

    “你整了快点过来,来这个沙井街体育场门口这点等我。”

    蒋文说了这句话,就挂断了。

    “给你讲了在哪点了嘛。”

    “嗯,讲了嘛。”

    蒋征又从水泥厂出发,一路穿过州医院,路过街心花园到了沙井街体育场门口,这里之前不是这个样子,小时候蒋征就和王家的小子来过不少次,到了体育场门口的时候已经是十多分钟过去了。

    蒋文新住的地方在体育场对面的巷子里面,从体育场公交车站斜对面的巷子进去直走,左拐弯继续往前走,遇到左手边的巷子之后再拐进去第一个大铁门就是了,进去之后还得左拐,穿过一个小棚子,然后让楼。

    现在租的房子其实是搭建在一楼上的房子,是用石棉瓦搭建的,里面的墙壁也是用塑料铺上的,地面还好,但是显然没有那么的好就是了。值得一说的是,这里有一个小院子,可以看到外边,包括对面的房子,似乎这里面的人都是在这租房子住的,年轻人很多,只不过比起蒋征来就要大了不少了。

    虽说是搬到了这里,但是严格的算起来,蒋文也没有多管,也依旧是保持着之前的状态,而这学期眼看就要结束了,似乎今年也就这样子了,但是蒋征就接到了学校那边的通知,说是今年的假期是要补课的,补课费得200多块钱,蒋征觉得自己咬咬牙这补课费还是能缴上的,可是就这报名费是个大问题。

    学校那边虽然也申请了一些补助费用,期末的时候发下来,看起来挺多的钱,1000出头的样子,但是蒋征其实在上来城里上课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眼睛不对劲了,黑板上的字迹其实已经有些看不清楚了,以前在鲁镇的时候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现在高中的教室明显要比鲁镇的教室要大了许多,两两相加之下,其实蒋征看不清楚黑板已经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因此这钱也就变成了眼镜,钱说来不多,大概花了400出头的样子。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了,不戴眼镜看不清黑板,戴了眼镜还好一些,但是就要苦了腰包。

    这样子算起来其实蒋征的生活费加报名费该是够了,从基本的一个月200的生活费,以及学期给的贫困补助之类的,这笔账比较好算,但实际上是大部分的花销不能这么计算,许多的成本问题不是这么一概而就的。

    就好像那个住校成本一样,咋听都觉得180多块钱一半年的住校费用不多,可实际上就是,要住校先交500生活费这种额外的附加条件给限制了,这500生活费怎么计算的?其实就是预交500的学校食堂生活费,充值在食堂卡里面的。

    这种在名目张胆的费用下挖出来的费用脚目基本在生活中的大部分领域里都可以见到,比如你去参加某个看起来很划算的活动,什么5块就有机会拿走电饭锅之类的超市活动,等你高兴的去看时,人家说你先消费满388或者588才能获得一次机会。

    注意机会这个字眼,人家说给你机会,不是说给你。

    大致就是这样子的现实,其实蒋征剩下的钱不多,加上其实蒋征吃饭都没有多少油水,有了钱难免去吃一些好的补一下,以前刚从鲁镇上来的时候蒋征110斤多些,算上这170出头的个头,只能说是属于正常范畴,但是得益于蒋文这半年的爱护有加的照顾,其实蒋征现在只有不到100斤,而那一个月200块的开销,是人家社区给的生活补助,蒋征在学校的资料费、笔、本子等等所有的开支都是这200撑着,吃胖或者稳定体重,这就是几乎不怎么可能的事情,资料费一交几十块,能剩下多少钱,其他的花销再算上,其实真正用来吃饭的钱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