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繁体版

第三百一十九章谁去说赵佗

    赵佗所建立南越国的疆土,与秦设三郡辖区相当,北、东、西三面分别与长沙、闽越、夜郎三国交界,东及南面濒临南海,范围“东西万余里”的广大地域。

    随后,赵佗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都任命了自己的部下,等于不承认三郡是秦国所有,

    彻底与中央王朝决裂。

    此时,秦王正在巨鹿与诸侯军决战,根本无暇南顾。赵佗很快就巩固了对南越国的统治,在南越过起了诸侯王的日子。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朝廷上下对南越国及赵佗有着极为复杂的感情。

    这种感情与燕国的韩广又不同。

    虽然同为秦朝的官吏,后来自己称王,

    但韩广是继承了原来的燕地,而赵佗则是为大秦新开拓的领土,自然对大秦的贡献是不一样的。

    何况,

    虽然作为副将,但赵佗带去五十万大秦军队,大都是老秦人,父老儿女大都在三秦之地。

    这些将士,虽然按照赵佗的命令,在南越之地娶妻生子,过上了优渥的生活;但心心念念的故土,依旧在他们的梦里,也无时无刻不挂在无数将士的心上。

    随着这些将士,陆续被派往当地官府任职,所遵循的典制章法,所习的文化,所说的语言甚至口音,都是大秦的规定和老秦人的传统,所以,整个南越官方的文化和语言,无不充斥着大秦的痕迹。

    正因为如此,现在这个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佗,

    身边聚集着这样一群文武大臣,对大秦的亲情是无法割舍的。

    但赵佗他们是否愿意归属,由于与朝廷的联络断绝,而且屡次打败了大秦的军队,到底对此取何态度,还是未知数。

    所以,当子婴丞相说出上面一番话时,阶下的大臣都开始对南越的和谈问题开始思考。

    而大家更感兴趣的是,丞相子婴究竟要推举何人,去说服那赵佗归秦呢?

    猜测的人中,只有一人除外。

    这个人正是子婴丞相推荐之人。

    因为事前,此人与子婴丞相对此问题有过深谈。所以,当子婴丞相说出文武并用之策,要保举一个人出使,并将目光投向他时,这个人已经慨然出班了。

    这个人在阶前叩首拜罢,立起身来。

    秦王定睛一看,

    认得是待诏博士叔孙通。

    前文说过,

    秦王即位后,要求资政李斯兼纳百家学术,

    广为选聘百家之人,其中就特别提到了待诏博士叔孙通,要请来新朝供职。

    这叔孙通到底是何许人,竟然令秦王如此重视?

    叔孙通称得上历史名人,历经始皇帝时期,是个极为通透之人。

    叔孙通是薛县人(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官桥镇)。在始皇帝时,因为精通儒术被召进了朝廷,作了个待诏博士。

    在始皇帝的朝中,除了待诏博士叔孙通这样的儒家人物外,还有公子扶苏的老师淳于越,也是秦朝的大儒。

    所以,很多不明历史,并误以为始皇帝“焚书坑儒”的人,应该从这些儒生被重用的事实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到了秦二世的时候,叔孙通再次被封为博士。

    但叔孙通的这个博士没做几天,而其来历,还得感谢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造反后,朝廷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秦二世召集身边的大臣以及博士和儒生们商议对策:

    “楚地派去守边的士卒半路上造反,现已经打下蕲县,攻入了陈,你们都说说,该怎么办?”

    没等大臣们说话,那些博士和儒生们都一致说:

    “做臣子的绝不能兴师动众,谁兴兵聚众那就是造反,对于造反的人绝不能宽恕,请陛下火速发兵前往剿灭。”

    秦二世一听大怒,脸色通红,准备发作。

    因为,赵高跟秦二世报告的说法是:“山东的那些不过是小盗贼而已,无需大惊小怪。”

    见二世要发作,叔孙通连忙出列,奏道:

    “陛下,刚才这些人说的都是谬论。”

    二世一听,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下,问道:“那爱卿怎么看?”

    叔孙通缓缓说道:“如今天下归为一统,各郡县的城池都已铲平,民间所有的兵器都已销掉,这就早已向天下人宣布用不着这些东西了。”

    “当今,上有英明的皇帝,下有完备的法令,派出去的官吏都忠于职守,四面八方都像辐条向着轴心一样地向着朝廷,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什么人敢‘造反’呢?”

    “刚才说的楚地派去守边的那些人,不过是一群偷鸡摸狗的盗贼,哪里还值得一提呢。各地的郡守郡尉们很快就可以把他们逮捕问罪了,有什么可担心的?”

    秦二世一听转怒为喜,说:“好,这还差不多。”

    然后,又挨个问那些儒生,儒生们有的人说是“造反”,有的人说是“盗贼”。

    于是,秦二世让御史把那些认为是造反的人都抓起来,投进了监狱。

    因为,这些话根本不是他们该讲的,也不是二世喜欢听的。

    而那些说是盗贼的人一律无事,都被放回。

    与此同时,二世赐给了叔孙通二十匹丝绸,一套新衣服,并把他提升为博士。

    叔孙通出了宫门,回到下处后,那些儒生们都斥责他说:

    “你怎么这么能拍马屁呢?你原来是这样一个人,我们看错你了。”

    叔孙通说:“你们知道什么,我们差一点儿就掉进虎口里出不来了。”

    说罢,卷起行李就逃走了。

    直到了秦王嬴高继位后,想起这个人来,才令资政李斯将其请回,再次拜为待招博士。

    刚开始见李斯的时候,叔孙通本来是穿着一套儒生的服装。

    李斯向来不喜欢儒生的服饰,于是,叔孙通立刻就变了另一种样子,改穿秦人的衣服,一副秦人的打扮,为的是让李斯看着高兴。

    有两个儒生骂叔孙通道:

    “你早先为始皇帝做事,后来又为二世做事,现在又为秦王做事,您对所侍奉过的主子差不多都是曲意奉承,靠着拍马屁,才得到这样的尊宠富贵。”

    “你不敢穿儒生的衣服,无非是献谀,古代圣贤所不为也。我们不和你这样的儒生来往,别玷污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