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特使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四章 秦攻燕

    齐明剑基本上清楚,此次战役的大体过程,加上他对燕军临时防御工事和兵力布置都了如指掌。因此,他建议王翦,还是要慎重,按攻城的战术一步一步进行。

    事前他跟王翦一起,对此次战役和秦军整体进攻进度,也有过详细的推演,每一步可能出现的双方伤害,也进行了预先初步的估算。

    为了减少双方士兵的正面冲突,带来的巨大伤亡,并近一步制造出强大的秦军攻势,齐明剑建议把在赵国用过的攻城装备全都带上。

    王翦没有反对,只是他认为不能让大军等着辎重装备,只能是边攻边等了。

    他根据齐明剑的情报和建议,推算并断定,从易水河到攻打三都这一路之上,要经历数次大战,不可能等着那些笨重的设备上来后再打。

    为了保证进攻的速度,一向十分保守的王翦,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他让齐明剑殿后,护送后勤粮草和攻城辎重装备,并派了一队骑兵给齐明剑他们做机动。

    而他自己则亲带大兵,轻装冲向燕军。

    其实,这次全线轻装出击,并不因为他轻敌冒进,而是他无法按捺住秦军士兵心中的怒火。

    已经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指挥秦军,等着用他和齐明剑一同谋划好的战术,对燕军发进稳扎稳打的进步攻。

    王翦只好凭借着大雾,给燕军来一个突然袭击,要打燕军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秦军都在气头上,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冲上去,第一个抓住太子丹,杀下他的人头立大功。

    王翦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进攻的军令一下,秦军就不会再听他的了。

    似乎全都乱了,全体将士,只想着自己冲锋,再好的战术也用不上了。

    王翦也许也存有侥幸心理,或在这个特殊情况下,秦军一冲上去,就有可能奋不顾身,一路向前冲上打垮燕军。

    此时,王翦更是知道各路将军,谁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在冲锋的道路上彼此相让。他们面前无论遇到什么险阻,都只会率领本部人马直取燕国都城。

    冲在前面的秦军,还是用秦军惯用的战术,弓箭手开路。

    他们冲过去,迅速排开箭阵,放一阵子箭之后。秦军骑兵和步兵,便冲了上去。

    大雾中的燕军,见到秦军攻上来时,也是和秦军一样的兴奋。

    两强相遇,短兵相接,打得不可开交。只见大雾中,血光飞溅,一时不分胜负之势。

    尤其是太子丹亲自指挥的燕军卫队,一度也打疯了,他们成功阻止了秦军的正面进攻。

    可就在此时,他们的左右两翼,很快就被秦军大军突破,那里秦军大举开进。

    尽管,燕军单兵优势明显,可是,秦军以多攻少,几个人围打一个人。他们几乎是,同时自发的都用上了这个战斗方法,几个回合下来,就轻松取胜。

    秦军又同样是,以一两个自己士兵伤亡为代价,就打倒了他们围攻的,一名或多名燕军士兵。

    随后,他们又连连得手,很快秦军士兵,就每人都分得了一个燕军的首级。

    仗让秦军越打越顺手,谁都不想停下来,他们一心想着向前冲。

    此时,各路将军,带着本部人马,都是一样越战越勇,很快就有大部分人马,打到了太子丹防线身后的两侧。

    到这时太子丹才发现,他们的后侧的左右,出现了大量的秦军,他们有可能马上就会被包围起来。

    于是,他便命令燕军,迅速后撤。

    此时,燕军也几乎是撑不住的,听到了撤退的命令,撒腿就跑。

    太子丹指挥燕军,全部退回并进入第二道防御工事。

    这里与之前的,第一道河岸边坡上的防御工事不同。这里的工事,是临时建筑在平地上的简易工事。他们在沙袋掩体墙上安放了一些木板,用来防御秦箭。

    燕军进入阵地后,太子丹随即命令:“燕军弓箭准备,把人放近了,看准了再打。”

    此时大雾未散,太子丹只能凭感觉判断和指挥。

    他的指挥才能和临危不惧的勇气,让燕军稳住了阵脚,也树立起燕军英勇杀敌的信心。

    “隐避!”当太子丹的命令刚一发出,秦军的弓箭就和雨点一样,射了过来。

    只听到:“叮叮当当。”声音,秦军的箭头,飞来钉在了临时防护掩体的木板上。

    燕军躲在掩体后面,忙抓着盾牌和用各种物件,支撑着被箭头打倒垮下的掩体木板。

    眼看着面前的木板被箭头穿透劈开,吓得燕军胆战心惊,慌忙缩成一团躲避箭头。

    那箭头也像长了眼睛一样,只是围着他们打,一会儿就把他们周围掩体都成了刺猬一样,上面扎满了弓箭。

    等秦军的弓箭一停下来,就听到阵地前面的秦军,杀声震天,高声呼喊着冲了上来。

    燕军开始组织弓箭反击,几轮射击下来,就把秦军阻击在阵地之外。

    尽管这里的工事,只是燕军布置的一个临时阵地防线。

    可还是发挥了简易防御工事,掩体防护和弓箭组合的特殊作用。

    之前,秦军对燕国的临时工事,也是进行了全覆盖式的密集弓箭射击,只是没成功有效地射杀燕军。

    尽管秦军的弓箭头,威力无比,燕军有很多地方的防护木板,都被箭头钉透劈碎,可还是没有伤着多少燕军。

    而秦军步骑兵进攻时,却付出了大量伤亡,被燕军阻击的在阵地之前。

    这样让只想着向前快速冲锋的秦军,也是十分的懊恼。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刚刚还在撤退的燕军,竟然会如此顽强的阻击他们。

    那些跟在后面的秦军弓箭手,带着兵器和弓箭袋子,行动十分不方便。

    况且,这一片开阔地,没有可利用的地形地物作掩护,他们也只能和步骑兵一样,直着身子向前冲。

    只有那些有经验的老兵,蹲下身子来,用兵器当拐杖,一路小跑向前冲。

    此时,前面的秦军,还顶着燕军弓箭的打击,手持盾牌,握着各种长兵器,继续向前冲着。

    当后面的秦军的赶上来,也一同和他们继续向进冲锋。

    结果他们都同样,遭受到了燕军弓箭的射杀。

    此番进攻,秦军没有攻破燕军防御,只是不停地见到冲上来的秦军士兵倒下。

    造成这种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秦军无谓野蛮的冲锋,而是因为这场大雾。

    大雾造成的低能见度,没能有让秦军,发挥出弓箭的突袭效果,反倒是影响了他们精准射击。

    秦军弓箭手,根本就不能透过大雾看到燕军,因此,也无论准确射击。

    在这场大雾里,秦国强大的弓箭阵,几乎没有起到起用,反而是给燕军送去了大量的秦箭。

    在没有重挫燕军有生力量之前,弓箭手就急着随步兵冲锋。

    让躲在简易防御工事后面的燕军弓箭手,抓住了机会,有效的打击了秦军。

    冲锋的秦军,看不清防护掩体后面的燕军,而燕军确能在看清大雾中,冲锋在前,在运动中,接近自己的秦军。

    这就让燕军的**准度大幅提高。而秦军也只能看着,在迷雾半空中,有弓箭向他们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