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妄想
繁体版

第五十五章 精打细算

    第二年开春,大力也如约把丽霞娶进了门,虽然花费比不上陆凤和二和的婚礼,但因为是大鹅全力主办的,场面上要比二和他们的婚礼隆重热闹很多。

    大鹅把能调动的人员都调动来了,尤其是动员了全村的大部分妇女,有女人的地方必然是热闹的,这些女人们一年中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赶上谁家有喜事,这样她们就可以趁机大肆热闹一番。

    通常这些女人们都是不请自来,主家对这些不速之客也并不排斥,因为没有她们,婚礼的趣味至少要减三分。这次大鹅主动请她们来,她们自然是更要大闹一番,也不枉主人的一番热情邀请。

    婚礼头几天老魏家就已经开始张罗了,老魏负责邀请男士负责人,大鹅则负责邀请女士负责人。婚礼上男女负责人是有明确分工的,男人们主要负责屋外的事情,比如迎娶和宴席上的事情;女人们则主要负责屋内的事情,如婚房布置、新婚礼仪、迎宾接客等。

    男士的主要负责人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就是那位经验丰富的老李,全村的红白喜事几乎都要邀请他来主事。他除了有这些管事的经验外,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颗特别强烈的责任心,认为主家把他请来,让他站在这么高的位置上,那是看得起他。

    既然主家给了他这份信任,他就要担起这份责任。在涉及到钱财时老李总是为主家精打细算,唯恐破费了主家,也怕给自己的声誉留下污点。在执事上也力图周全高效,让主家的事能够顺顺利利地体面地办好。

    女方负责人承担的多是些不涉及钱财花销的事情,主要就是图个场面热闹新鲜,她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想尽办法让大家都能开心,使婚礼能够别开生面。

    在这方面村里也有个能人,人称“张大八”,此人姓张,因能把各种事情和活动都铺张夸大八倍,顾得此名。在“张大八”的周围还围绕着许多“小八”,她们和“大八”一起组成了这个到处创造乐趣的火热团体。

    如果婚礼上男人们的团体像一支分工有序的篮球队伍的话,那女人们的团队则像球场外的拉拉队,彼此分工又相互支持,缺了哪个都不能办成一场成功喜庆的婚事。

    婚礼前半个月老李和“张大八”们的团队就被邀约过来了,老魏和老李他们商量婚宴的规格和数量,老魏说:“虽说年前二和刚办过婚礼,婚宴的规格不低,但因来的人少,摆的桌数少,所以总体上金额并没超标。但这次因为预计人数不少,所以我看在规格上能不能稍微降些?”

    老魏这么说,是因为他明白二和婚礼的开销基本上都是老陆家出的,所以老魏根本不在乎花销多少。花费越多,规格越高,他越高兴,他乐得不花一分钱却能排出这么高规格的场面。

    但这次不同了,这次是他们老魏家自己出钱办婚宴,每一分钱他都需要细细地考量,他害怕有二和的婚礼在前面做比对,这次婚宴主事的人照样开出那么高的标准。

    但老魏也是要面子的人,不能把节约开支的话说得太直白,所以只能这样委婉地表达,希望主事的人能明白他的心意,配合他办好这场婚礼。

    老李已经在这个村子生活六七十年了,对这个村子每家每户的情况都把握得门清,加上这么多年办事和与人打交道的经验,他不但了解每家的整体情况,甚至连这个家里每个人的脾气性格都非常熟悉。早在二和办婚礼的时候,老李就知道出资方肯定不是老魏家。

    一是老魏家的经济实力就是再往上数三代老李都清楚,凭老魏家的积蓄不可能办得起这个档次的婚宴;

    二是从老魏的表现也可以判断出来,婚礼上老魏一派轻松怡然的样子,如果让他花这么多钱办婚礼,他不能表现得这么悠哉悠哉;

    三是大鹅在婚礼上完全就像是客人一样,不但大事不管,连小事也袖手旁观,如果是她们自己给儿子办事,以大鹅要强的性格来说,她绝不会这么大撒手的。

    所以二和的婚礼必然是一场女方主导的婚礼,但老李自有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则,不打听别人的隐私,不揭别人的短处,按主家的吩咐替主家办事就行,不越权也不滥用权力。

    基于这样的原则,老李没有向任何人说过二和婚礼的嫌疑,这次大力的婚宴老李也不打算擅做主张,而是一直等主家发话。

    现在老魏说出这样的话,老李自然是明白加理解的,便说:“不用说上次是怎么办的,只说这次你想怎么办就行,我们按标准执行就是了。”

    老魏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各位都是认真的老行家,能来帮我们就是给我们莫大的脸面了,如果再多提要求就是为难各位了,我们不能为了自己好过而让各位难办。”

    老李接过老魏的话说:“你这就说错了,你越是把要求提得多、提得准,我们越是好办;你越是模糊不清,什么也不提我们才不好办呢。你给定了主意和标准,我们按着办就是最容易的方法。”

    老魏听老李这么一说,知道在真人面前不能说假话,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实话实说,何苦要打肿脸充胖子呢,便对在坐的执事人说:“既然各位都这么明白爽快,我也就有话直说了,这次每桌的成本只照着上次的一半做打算。”

    老李看了看别的执事人,只见大家都不说话,老李知道大家都不敢提前发话,因为如果把预算订得太紧,万一到时候席面弄得太难看,不仅让主家丢人,也会让人觉得是执事的人办事不利。

    老李见大家都有为难心理,便对老魏说:“先别说每桌花多少钱,先说每桌要求几样菜吧,这样大家按照菜价给你核算出整桌的成本,你再看合不合适。在坐的好几位都是席面上的专家,如果成本高于预算,再让专家们给你改换菜品,总之就是既不让席面丢份,也不让花费太大。”

    老魏想了想说:“这么办也好,那我就图个吉利,席面就定九盘菜。八盘定量的,最后一盘大锅菜兜底。八盘定量的里面是三荤五素,你们看怎么样?”

    老魏说完,老李看了看旁边执事的人,问他们:“这么说够明白吗?”

    老李问完后,在坐的一位执事人发话了,他是村子里最有名的大厨,村子里红白事上的宴席基本都是他主管。

    这位大厨不光饭菜做得味道好,更重要的是他熟悉各种食材的市场行情和不同菜式的合理搭配。在他心里各种菜品就像一个一个棋子,他只要一想,便能在脑海里立马组合出一套完美的棋局。

    只听这位大厨说:“素菜好说,不同的素菜差价不是很大;但是荤菜上再说细点儿吧,全鱼、全鸡、全肘是荤菜,京酱肉丝、滑溜里脊、木须肉也是荤菜,这些可是相差不少钱呢。”

    这位大厨说完后,老李对老魏说:“那你就把菜品再说清楚点,不行让他们给你个菜单,你从上面选。”

    老魏说:“不用菜单,村里的宴席我也吃过不少,也有个印象。这样吧,三荤里来一个全鱼,年年有余嘛,图个吉利;剩下两个做肉炒菜,至于炒什么菜就由主厨看着办吧。”

    老魏说完,那位负责主厨的执事人没多久就给老魏核出了一桌宴席,把每个菜品和大致的价格都估算了出来,这样一桌饭菜的成本也就大概清楚了,请老魏过目。

    老魏看过后觉得很满意,这样婚礼上最重要的宴席便最终敲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