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四合院开始
繁体版

第19章 买自行车,做最靓的崽(求追读!)

    今天阎埠贵就两节课,上完两节课他就可以直接回家了。

    但他就不。

    大冬天的,多冷啊,回家不得烧暖炉子吗?那玩意儿费煤。

    这不,在学校里待着暖和可以白嫖。

    再泡一壶热茶,看看学校的报纸,这好生活不就来了吗?而且不费钱。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能省一分是一分。

    唯一让阎埠贵不太满意的是,刚刚他泡茶手抖了一下多放了一两片茶叶,真够浪费的,晚上那顿得吃稀一些,找补回来。

    这样的生活对于阎埠贵来说就是日常,他以往都是这么过的。

    问题就出在那份报纸上。

    “诶哟,乖乖,自动电热水壶,通电就能把水烧开。

    这多浪费电啊,还是烧煤好,做完饭炉子里的煤炭还热,一壶水放上去不是照样烧开。”

    接着往下看,发现这个东西是出口卖给外国人,阎埠贵才释然。

    他就说嘛,这玩意儿国内不适用,原来是出口的,这就很合理了。

    “发明这一产品的李铭同志来自红星轧钢厂第三分厂……为表扬李铭同志的贡献经有关部门开会讨论……奖励李铭同志一百五十块现金,并登报表扬!”

    阎埠贵看到那个显眼的数字后直吸一口凉气。

    一百五十块钱这么多,花得完吗?

    他教了这么多年书,只是一个八级小学教员,一个月工资才三十七块呢。

    好家伙,一百五十块都快赶上他半年的工资了。

    阎埠贵羡慕坏了,心想这些人的头脑是怎么长的?天底下的钱都让这些人给挣了。

    这年头属于是工人当家做主的年代,工人的地位很高。

    阎埠贵每隔一段时间就能从报纸上看到某某厂的什么工人发明了发明东西,或者改进了生产工艺,连升好几个级别获得奖励。

    别说发明东西和改进生产工艺了这种有技术含量的,就是基层的工人干活儿时间长了,熟能生巧,发现了一些能够加快生产速度的技巧,八小时内产出的东西破纪录了,一样能登报纸。

    这就是工人当家做主的好处。

    劳动人民最光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咦?等等,这名字怎么看着有点熟悉呢?李铭。”

    注意到这个细节,阎埠贵激动的一拍桌子,把对面的同事都吓了一跳。

    李铭,红星轧钢厂,该不会就是院里新来的那个大学生吧?

    ……

    轧钢厂下班后,李铭见时间还早,去了一趟商场,打算把那自行车票用了。

    买自行车的过程很顺利,没什么装逼打脸的烂俗剧情,李铭花了一张自行车票和一百七十六块,成功拿下了一辆自行车。

    本来李铭想买凤凰牌,毕竟这牌子名气大嘛!后世都还流传着凤凰牌二八大杠的传说呢。

    但商场里凤凰没货了,只有飞鸽。

    没办法,没得选,李铭只能把这飞鸽拿下,顺便花点钱装个自行车篮子,买菜啥的也方便。

    打今天起,他李铭也是有自行车的人了。

    三转一响,他已经凑齐了手表和自行车。

    哦,对了,上回刘科长帮他弄了一张收音机票,回头再安排上。

    不能太高调嘛!得一步步来。

    买自行车倒是没事,自行车票李怀德给的,买自行车的钱是厂里发的奖金,钱来的光明正大,不怕旁人说闲话。

    出了商场,李铭骑上自行车一路风驰电掣,赫然是整条街最靓的崽。

    毕竟在这年头,有一辆自行车是比较拉风的,跟八十年代的摩托车,两千年代的小汽车一个级别。

    回到四合院,李铭下了自行车,抱着车跨门槛。

    这刚进前院大门,李铭就看到院里的一帮娘们聚在一块聊八卦。

    四合院里的大部分娘们都不上班,这年头没啥娱乐活动,除了做家务带孩子外,就是聊八卦这一大爱好了。

    见李铭抱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进来,大妈们都惊呆了。

    “哎哟哟哟,小李,你咋弄了一辆自行车回来?这谁的啊?”

    三大妈一脸惊讶。

    “三大妈,瞧您这话说的,我都骑回来了,这车肯定是我的啊。”

    李铭回答道。

    “对对对,你看三大妈这一激动就说错话了。这新的自行车应该很贵吧?”

    三大妈看着那辆自行车,心说李铭真是个败家子。

    刚来买齐三十六条腿,这才几天啊,又弄了一辆自行车。

    他家有辆自行车没错,但那是她和阎埠贵一块精打细算了好多年才攒出来的,跟这李铭能一样吗?

    “用了一张自行车票和一百七十六块,前面这车篮子又花了四块。

    没事,大件嘛!上下班用得着,又可以装点门面。

    哪天有人介绍对象了,对象来屋里一坐,相亲成功率能高点儿。”

    李铭笑着说道。

    三大妈倒是认同李铭的说法。

    这个倒是真的,她家老阎当初买自行车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大件,谁都看得着,有面儿,儿子好找媳妇儿。

    这不,前段时间媒人给她大儿子阎解成介绍了一个叫于莉的姑娘,这不就处上了吗?

    “是这么个道理,不过小李你也太能造了。

    才买三十六条腿,这又买一辆自行车,得多少钱。”

    三大妈感慨说。

    “我爸以前是轧钢厂保卫科的副科长,给我攒下了一些钱。

    总之不用三大妈担心,我这心里有谱。

    大家接着聊,我回屋做饭去了。”

    李铭推着自行车往中院走。

    李铭的身影刚从二门消失,大妈们就跟炸了锅似的,议论纷纷。

    “我就说他怎么那么有钱,刚一来就买齐了家具,今天又弄一辆自行车。

    原来有个当副科长的爹,估计是给他攒下了不少钱吧。”

    二大妈有些酸的说。

    “就算他爸给他攒下钱了,也是有数的啊,哪经得起他这样造。

    我看他花钱大手大脚没个度,估计很快就会把家里的钱败光,到时候他就得过苦日子了。”

    “就是,哪有这么花钱的。他才来几天,大几百块就这么造没了,日子还过不过了?”

    大妈们议论纷纷,嚼舌根子。

    “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大妈们谈话间,阎埠贵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