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让你监国,竟成了千古一帝
繁体版

第173章 贪得无厌的朝臣

    长安的煤炉,从最初的五百文,到后来的两千文,然后又到现在的一百文都没人要,长安城的百姓们,顿然都乐了。

    这么冷的天,估计还得冷上一两个月,家家户户都能够用上价格低廉的煤炉,这对于那些受灾的百姓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

    沈记杂货铺里,沈万三依旧还是维持最初煤炉的价格,但是已经基本上不再生产煤炉了。

    毕竟之前加班加点生产出的库存,绝对够用,另外市面上那些低价出售的煤炉,跟太子府的煤炉比起来,还是有差别的。

    所以接下来沈万三把杂货铺的生意,全都倾向到售卖蜂窝煤上面。

    沈万三终于想明白,现在不管市面上有多少煤炉,那些有煤炉的人最终都得到他这里购买蜂窝煤,否则那煤炉就只是个摆设!

    因为大唐现在所有的煤矿,都掌握在太子手里,国公们再厉害,只能仿制出煤炉,至于蜂窝煤上面,他们就算手上有煤矿,怕是都做不出来和沈记一样的蜂窝煤!

    御书房中,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正都在交流各自最近售卖煤炉的所得。

    李世民走进来,听到朝臣们的谈论,哈哈一笑:“看来最近诸公都赚的盆满钵满啊!

    “陛下难道不是吗?”长孙无忌壮着胆子打趣李世民,李世民顿然笑得更得意了。

    现在市面上之所以煤炉泛滥,不光是因为国公们仿制了煤炉,而是因为李世民如今也仿制了煤炉,还是专门让宫中将作监,按照他从天策府抢来的煤炉,仿制出来的。

    皇室在长安城可是有不少铺面,虽然百姓都不了解,但是国公们却是知道的,这也是为什么煤炉会这么快在长安城泛滥的主要原因。

    “唉,现在就是有些可惜,蜂窝煤那东西,实在是工艺太复杂了,将作监到现在都没弄出个所以然来!”李世民突然摇头叹息,一脸的可惜。

    长孙无忌眼睛一亮,紧跟着拱手道:“是啊,陛下,现在长安城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煤炉,但售卖蜂窝煤的,却只有太子一家,长此以往,恐怕是不利国民啊!”

    “是啊,是啊……”房玄龄等人也跟着附和,一个个眼中都是异芒闪动。

    这些国公们虽然各自每年俸禄不菲,家中私产也多,但是谁会嫌自己钱多,如今看到太子赚的盆满钵满,自然都动起了歪心思。

    李福这时候,正好被李靖等人求着到了御书房门口,结果就听到长孙无忌这番话,顿然一脸的无语。

    自己都把煤炉的生意让出去了,没想到这群国公还不满足,竟然还想打蜂窝煤的主意!

    【还真是一个个贪得无厌,本太子要是真的吃独食,你们谁还不都只能干看着!】

    【一群什么都不是的家伙,居然也敢染指蜂窝煤的生意,都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李福的吐槽声,落入李世民的脑海,他顿然知道李福到了,赶紧就岔开话题。

    “好了,最近关中各地受灾情况,汇总上来没有,各地灾情如何?”

    听到李世民问起灾情,房玄龄赶紧上前禀告。

    “启奏陛下,关中和陇右的雪灾,灾情基本上已经弄清楚,都在可控范围内。”

    “左右武卫大军,也已经时刻待命,若是遇到更为危急的灾情,便会出动。”

    “但是河东道与河北道的灾情,比关中还要严重一些,户部和吏部已经派出精干队伍,前往查探,稍候会有具体详情传回。”

    “不过整体局势已经稳定下来,尤其在有了煤炉和蜂窝煤后,各地已经不再有大量百姓冻毙的事情发生。”

    李世民微微颔首,这次大雪灾情,所造成的损失,比他预想中的要轻很多,处于朝廷财政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说起来,这次百姓没有造成大范围的冻毙,还多亏了太子殿下。”长孙无忌这时候说道:“若非太子造出煤炉和蜂窝煤,怕不知道多少百姓会被冻死!”

    房玄龄也点头笑道:“正是如此,臣听说现在长安城内,那些受灾百姓如今家中,可都给太子立下长生牌位,日日夜夜供奉香火!”

    啥?李世民眼珠子都瞪圆了,百姓给李福立长生牌位?为啥不给自己立?

    长生牌位可不是一般人能立的,是百姓觉得功德无量的人,才会被百姓设立,太子怎么这些百姓,百姓怎么就给他立长生牌位呢?李世民表示不服!

    要不是他这个皇帝陛下,这个冬天可是不知道多少人会被冻死,难道就不应该给自己立长生牌位吗?

    就在这时候,太子李福,卫国公李靖和英国公李勣走进御书房,给李世民见礼。

    看到李福来了,李世民顿然就想给李福找点茬,“太子,你可算是来了,关中和陇右如今都来急报,说需要大量蜂窝煤,这都是救灾用的。”

    “另外河东道与河北道的刺史,一日三催,都在给朕发告急文殊,让朝廷尽快调拨蜂窝煤过去赈灾,太子,你可不能懈怠啊!”

    房玄龄闻言,也跟着附和道:“是啊,太子殿下,钦天监说接下来还会有大雪,关中各地灾民是否能够熬过这个冬天,可就全看太子您了。”

    李福微微颔首,淡笑道:“此事,孤已经安排沈万三和岑文本去做了。”

    “岑文本已经去了山西,在哪里发现了新的煤矿,到时候只要开采出来,就能够就近运往最近的灾区,相信用不了多久,灾区的蜂窝煤都能够供应上。”

    “诸位请放心,这个冬天,灾民绝对不会挨冻受饿,本太子都已经安排好了。”

    听到这话,众国公对李福顿然刮目相看,暗地里给李福竖起大拇指。

    一般情况下,李福无论是在御书房还是在朝堂上,都几乎是个透明人,几乎从不发言。

    没想到今天一下子说了这么大一段话,而且还是如此有担当的话。

    因此让在场的国公们听了,都无不交头称赞,就连李世民都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