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帝!我就想当个藩王而已
繁体版

第41章 朱高煦,我和你没完!

    次日,奉天殿。

    朱棣拉着个脸坐在龙椅上,一双眼睛充满了杀气。

    “有本奏上!”

    马和话音刚落,吏部一名官员就从队伍里站了出来。

    “陛下,臣要弹劾汉王,借着城管大队的名头,随意查封店铺,并殴打百姓。”

    吏部的官员话音刚落,又有一名兵部的官员站了出来。

    “陛下,臣也要弹劾汉王借着城管大队的名义,持刀要挟商户交罚款给,并强令商户关门数天。”

    吏部这名官员说完,礼部又有人站了出来。

    “陛下,臣也要弹劾汉王,借着城管大队的名义,要挟官员亲属交保护费。并对赌坊、青楼收取高额的保护费。”

    ……

    奉天殿上不断有官员站出来弹劾朱高煦。

    无非就是,乱收钱、查封店铺、暴力要账之类的事情。

    短短一盏茶的功夫,奉天殿文武官员中间的空地已经站满了人。

    即便是这样还有官员站出来弹劾。

    龙椅上的朱棣也没有说话,就这样静静的看着这些文官站出来弹劾朱高煦。

    直到除户部夏原吉为首的户部和内阁的六位以外。

    所有的文官都站在了中间。

    “都说完了?”

    站在中间的文官一起拱手。

    “还请陛下严惩汉王。”

    朱棣侧头看向内阁这边。

    “杨士奇,解晋你们几个有什么要说的?”

    杨士奇正要上前,解晋先一步走出队列。

    “陛下,臣认为陛下应当让汉王速速去就蕃,藩王留在京城,有违太祖遗训。”

    朱棣没有说话,看向了杨士奇。

    杨士奇上前一步。

    “陛下,臣认为汉王此举,有失我大明皇家颜面,应当撤销城管大队,将罚款银两交还商户,抓捕人员释放,查封店铺解封,随汉王作恶的人员全部交由大理寺严惩。”

    朱棣嘴角微微扬起,扫视了一圈,朝堂上这些文官。

    “汉王确实不适合担任这个职位,从今天起撤销汉王城管大队的职务。”

    朱棣这边说完,文官们齐齐拱手。

    “陛下英明!”

    文官们这刚直起身,朱棣又继续说。

    “城管大队交由太子朱高炽和锦衣卫管理,所有事务直接上报太子。”

    这下文官们全都愣在那里。

    他们不是来弹劾汉王,从而撤销城管大队嘛?

    怎么这城管大队不但没有裁撤,反而交给了让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

    而且还是太子直接管理,那他们这些文官还怎么告状?

    朝堂上大部分文官都受过朱高炽的恩惠。

    他们这要是告状,就是不给朱高炽面子。

    不给朱高炽面子,这以后在官场上还怎么混?

    所有文官都是绵绵相聚,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这奉天殿上,除了文官愣在了那里,就连朱高炽也愣在了那里。

    老二,也没做错什么啊?

    为何要把老二撤了,对付那些人,自己这个二弟可要比自己适合多了。

    朱高炽立马朝朱棣拱手。

    “陛下,儿臣认为,城管大队应该继续交由汉王管理。”

    朱棣根本没有侧头去看朱高炽,而是继续说道。

    “诸位,可还有事情揍报?”

    文官们面面相聚,没有一人说话。

    见没有人说话,朱棣看向前排的杨士奇。

    “杨首辅,下朝来御书房一趟。”

    杨士奇心里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昨日自己的儿子被人抬回来的时候,屁股已经是血肉模糊。

    趴在木板上进气多,出气少,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

    就连随行的家丁一个個也是被抬回来。

    屁股上也是血肉模糊一片。

    不用看肯定是被县衙的水火棍打的,而且每一棍都打的实实在在。

    送自己儿子回来的金陵城知府吴珪告诉自己,下令打板子的是汉王,他也是被逼无奈这才实打实的打了一百棍。

    而今天这些弹劾汉王的人,其中一半是真的被汉王朱高煦封了店,或是去家里暴力要钱。

    剩下一半则是自己受益,一起弹劾汉王,逼迫朱棣撤销城管大队。

    裁撤城管大队,也是因为城管大队影响了他们在金陵的产业,所以这城管大队,要么掌握在他们文官手里,要么就让它彻底消失。

    杨士奇朝朱棣拱手。

    “是,陛下。”

    朱棣扫视了一圈下面的文官。

    “诸位可还有什么事?”

    文官们全都低着头,没有一人再说话。

    朱棣一挥手。

    “那就退朝吧!”

    太监马和上前一步。

    “退朝!”

    文武百官躬身行礼,朱棣走下龙椅从正门离开奉天殿。

    朱棣离开,百官这才有序的离开奉天殿。

    从奉天殿出来,解晋就找上了杨士奇。

    “杨大人,今日陛下是什么意思?”

    杨士奇摇了摇头。

    “不知,等我从御书房出来才知道。”

    杨士奇说完,跟着候在门口的马和一起去了御书房。

    杨士奇跟在马和身后,一直到御书房门口。

    马和做了个请的手势。

    杨士奇右脚刚迈过御书房的门槛,就看到身穿龙袍的朱棣正站在一扇打开的窗前。

    背在身后的右手上,抓着一本奏折。

    杨士奇朝着朱棣拱手。

    “陛下。”

    朱棣转过身,打量了一下杨士奇。

    这一下打量让杨士奇心中那股不好的预感更加浓烈。

    “杨士奇,你是不是有个儿子叫杨稷。”

    杨士奇瞳孔收缩了一下。

    “陛下,犬子昨日被汉王用私刑打成重伤,幸亏金陵知府将犬子送回,现在正在家休养。”

    朱棣冷笑一声,走到杨士奇面前,将手中的奏折扔在杨士奇面前。

    “自己看吧!”

    杨士奇捡起地上奏折,刚翻了两页,立马抬头看向朱棣。

    “陛下,这些都是污蔑,犬子绝不可能做这种事。

    这一定是汉王设的局,大街上那么多女子,犬子为何单单去调戏她,肯定是那女人不检点,到处勾搭男人,这才让犬子被诬陷。

    汉王利用职权,殴打犬子,就是为了报复我们在朝堂上谈和他的不法行为。”

    朱棣再次冷笑。

    “不可能?当时朕就在场,全部过程朕都看见了!”

    杨士奇倒吸一口冷气,立马跪在地上,脑袋紧贴在地面。

    “陛下,是臣对犬子管教不严,还请陛下责罚!”

    朱棣看了眼杨士奇。

    “如果再有下次,你首辅也不做了,自己辞官回乡去吧!”

    杨士奇正要叩首谢恩,马和从外面走了进来。

    “陛下,汉王来了。”

    朱棣看了眼门外。

    “让他进来。”

    马和离开,杨士奇正要退出去,朱棣却说道。

    “你留下。”

    右脚已经后撤的杨士奇动作一顿,将后撤的脚缩了回来。

    朱高煦跟着马和走进御书房,看到杨士奇也在,朱高煦也没在意,一进来就跪在了朱棣面前。

    “陛下,儿臣听说今日朝堂上,文武百官都在弹劾儿臣,儿臣为了朝局的稳定,前往封地就蕃。”

    朱棣侧头看向旁边的杨士奇。

    “杨士奇,你觉得是否该让汉王去就蕃?”

    杨士奇拱手。

    “陛下,现在朝局不稳,汉王应该留下来,帮助陛下稳定朝局。等国家稳定了再回封地也不迟。”

    跪在地上的朱高煦一愣。

    什么鬼?

    昨天自己可是带着朱棣,亲眼看着自己把文官们得罪了一遍。

    而且这杨士奇的儿子还被自己打了个皮开肉绽,如此仇怨,不该是赶紧把自己送走嘛?

    为何还要留下来?

    杨士奇侧目看向一脸错愣的朱高煦。

    小样,打完我儿子就想跑,这一顿毒打不让你还回来,我还怎么统领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