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帝!我就想当个藩王而已
繁体版

第49章 丈量土地,文官疯狂

    奉天殿。

    太监马和上前一步。

    “有本奏上!”

    “儿臣有本启奏。”

    龙椅上的朱棣侧头看向朱高炽。

    哟!咱家大儿居然主动上奏,之前可都是只会跟着那些文官,在他们后面撑腰,反对咱的意见。

    殿内的文官见朱高炽主动有折子上奏,他们一个个开始交换起眼神。

    从前文官们有什么事情,都会和朱高炽商讨,最后在殿内一起劝谏朱棣。

    可最近朱高炽并没有找过他们,今天这突然上奏一本,着实有些让人心里不安心。

    解缙看向旁边的杨士奇,用眼神询问杨士奇。

    杨士奇也是皱着眉头,朝着解缙摇了摇头。

    “说!”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从袖中掏出一本奏折双手呈上。

    “陛下,儿臣昨日查阅过太祖皇帝时期,大明统计的田亩数量,儿臣发现全国的田亩,只增加了二十万亩,这个数字……”

    朱棣眉头一皱。

    “这个数字有什么问题?”

    朱高炽心中到现在还在做斗争。

    昨天朱高煦将奏折给自己的时候,里面的内容就让他感觉很为难。

    朝堂上的文官集团是自己的支持者,而朱高煦提出的清算田亩这件事情,就是在损害那些文官的利益。

    朱高炽也知道,这些文官表面上只是靠着朝廷的俸禄。

    实际上他们在老家,亲族手里可是有着大量隐匿的田产。

    太祖建立大明之后,常年的战争让大面积的耕地变成了荒地,这些年太祖和老爹都在鼓励开垦荒地。

    这么长时间过去,田地怎么可不能只增长了这么一点。

    这期间肯定是被这些朝堂中的官员悄悄藏匿了起来。

    文官如此,武官们更是如此。

    而老二让自己上奏这事,肯定会得罪文官和武官,那这样自己在朝中可就没有了支持者。

    起初朱高炽还是反对,朱高煦告诉朱高炽,他只要提出来,文官们肯定不会埋怨他朱高炽,只会将矛头指向他朱高煦。

    而且朱高煦还告诉他,文官不能一味纵容,时不时也要敲打一下,这样他们才不会得寸进尺。

    朱高炽也是经过一晚上的思考,觉得确实应该敲打一下。

    之前自己对这些人礼贤下士,他们也逐渐有控制自己的趋势。

    况且他现在是太子,恩威并施,才能掌握这群文官。

    朱高炽缓缓吐出吐出一口气,让狂跳的心脏平复下来。

    “陛下,儿臣经过大致的推算,根据咱大明现在的人口数量,田产至少是应该增加两百万亩,现在只增加了这么一点,其中肯定有人将他们隐藏。”

    朱棣双眼微眯看向低头拱手,双眼平静的朱高炽。

    “那你准备怎么办?”

    朱高炽又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奏折。

    “陛下,儿臣这里有一份丈量土地的计划书,还请陛下过目。”

    马和从台上走下,接过朱高炽手中的奏折转递给朱棣。

    朱棣打开奏折,只是看了两眼,他眉头一抖,抬眼看向朱高炽。

    奏折上说,大明各州县,重新对辖区内的人口和田地进行丈量,并绘制详细的地图加以标记出来。

    标记上要写明所属人,并有官府颁发地契。

    除了详细的实施方针。

    为了地方官员徇私舞弊,由锦衣卫专门监视丈量的官员,并且丈量的人由其他省份的官员执行,期间再由第三个省份的官员进行核查。

    朝中官员所持土地的核查,由文武官员调换。

    也就是文官查武官,武官查文官。

    最后再进行汇总登记。

    朱棣只是粗滤的看了一下,就知道这样损的主意,绝对不是自己这個宽厚的好大儿能想出来的主意。

    背后一定有人指点。

    不对,不是指点,这一定是老二这个臭丘八想出来的主意。

    那也不对。

    老二背后的支持者可是那群武将。

    文官和武官向来不合,文官去查武官,不得把武官的祖宗都审查一遍。

    武官审查文官也会是同样的结果。

    这样武官也会记恨老二,这不就等于伤敌一万自损八千,此等亏本的事情老二怎会做。

    不行,等下朝了,要好好问问老大。

    朱棣抬头看了眼殿内的文武百官。

    文官这边一个个都一脸惊恐,靠前的用眼神交流,靠近门口的已经开始窃窃私语。

    武勋这边的反应却格外的反常。

    这些大老粗,一个个镇定自若,就像是刚才的太子提出来的事情与他们武官无关。

    看到武官们的表现,朱棣更加肯定,这主意一定是老二想出来的。

    朱棣也不喜欢这群文官,在他眼中文官就是工具人,只要好好做事就行,不听话的那些砍了就是。

    “陛下,臣认为,太子殿下的意见可行,只是这审核人员由其他省份进行,并且还要绘制成图册,这实在是劳民伤财,而且没有个数年也无法完成。”

    朱棣合上奏折看向杨士奇。

    “杨士奇,那你认为该怎么执行?”

    杨士奇拱手。

    “陛下,臣认为,只需要按照太祖时期留下的统计图,由各县自行统计……”

    杨士奇这边话还未说完,武勋那边就有人站了出来。

    “陛下,臣是个粗人,可臣认为,太子殿下的意见可行。”

    朱棣看向站出来的武将。

    朝堂上这群武官,都是跟着他朱棣参加过靖难之役的将军,他们什么德行自己再清楚不过。

    他们今天说出这样话,就更加能确定,这话就是朱高煦这小子教的。

    文官刚说完,又有几名武官走出队列。

    “陛下,臣也觉得太子的意见可行。”

    正在交头接耳的文官,一个个瞪大眼睛看向对面的这群武官。

    文官们都知道,这群武官和他们一样,老家也有不少隐秘的田产,这样一查他们会损失惨重。

    这样做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文官中有人走了出来。

    “陛下!臣认为此事还有待商议。”

    有人带头,更多的文官站出来。

    “陛下,臣也认为有待商议。”

    ……

    朱棣看向站在最前面的几名文官。

    “杨士奇,你们觉得如何?”

    杨士奇拱手。

    “陛下,臣也认为,此事还有待商议。”

    朱棣扫视了一圈殿内的朝臣。

    “朕认为,太子的这个意见不错,不如就先按照太子的意思,先把江苏省的土地统计一下。如果真的和近年统计的数据插入很大,咱再进行一次全国性的普查。”

    杨士奇和文官们,也都是一愣。

    朱棣看到这群文官的表情,现在他不用猜也知道,这些家伙手里肯定隐藏了不少田地。

    “杨士奇,这件事情就由你和丘福两个人一起处理,纪纲作为检察从旁辅助。”

    台下的杨士奇也是一愣。

    这事情交给自己,那不就等于是让他出卖手下人嘛!

    朱棣这招好狠。

    杨士奇拱手。

    “臣领命。”

    朱棣起身看向下面的朱高炽。

    “你下朝了来御书房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