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尘烟
繁体版

第十五节 柳条折尽花飞尽

    赵维青一点都不喜欢林仁肇。

    哪怕他是名臣,并且是李进的外祖,他就是喜欢不起来。

    不过这样的大臣,多数是能臣。他不能单纯因为喜好,就去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看得出来,李进也并不喜欢这位祖父。可是孝道至上,李进又孝敬母亲,这才勉强认了林仁肇,但林仁肇的作为,和他的理念并不相符。

    害死李景威的荆南检校秘书监、节度判官孙光宪,因为劝说高继冲献地投宋,受到赵匡胤嘉奖,授为黄州刺史。但赵匡胤自此再不曾召见孙光宪,终生不再晋职。

    赵维青很直接地把他不欣赏的态度告诉林仁肇,山中唐军老卒去留,林仁肇自己去安排。如果以此为要挟,他不怕再打一次。

    林仁肇使了无数心机,结果遇到赵维青这样油盐不进,一时也是无奈。

    他确实已经无心于朝堂,只是想给故旧们谋一份出路,也想帮一帮自己这个外孙,习惯性地按照朝堂习惯做个交换。谁知赵家皇子根本不吃这套,直接折掉他的面子。

    “还是请殿下将祖父送到东京。”一直想插话的李进终于找个空隙,张口提出自己的意见。

    屋内三人同时看向他。

    李进语气不变,继续慢悠悠道:“殿下此次遭袭,虽是意外,究竟还是牵累了无数人,也对宋攻江南事有所影响。就算官家遮护,朝臣谅解,也会有人趁机攻讦。再私下匿了祖父放他离去,当属大罪,万一朝廷发觉,于殿下不利。”

    “这……”赵维青稍作沉吟。他还真是没有往朝堂上想,从来没有过所谓的朝廷庙堂的概念,下意识间忽略过去。李进提起来,才记得自己背后还有个大宋开国太祖和若干大臣官员。

    “老夫倒有个建议,殿下不妨一听。”

    赵维青睨了一眼,知道自己在朝堂之上,目前连个雏都算不上,确实要听听林仁肇这个官场磨砺几十年的老家伙意见。他现在虽然较过去冲动,但也不是只会闹脾气的懵懂少年,赶紧跟林仁肇一拱手道:“愿闻林相公高见。”

    “谈不上高见。殿下不愿拿某人头去邀功,我还要称赞殿下仁厚。殿下也说,赵官家素有仁名,不会滥杀。既然如此,殿下还是就当将我交送东京。不过,却不是正大光明地送俘,而是由我暗里自去东京去投献。”

    “这样便可以避开江南,倒是可行。”

    “这只是其一。”

    “那其二呢?”赵维青摆出请教的姿态,亲自给林仁肇又倒了水。

    战争谋略他还能略知一部分,与人相斗,他需要虚心跟人请教。林仁肇能教他,完全是时势所致,换成第二个人,别人不会教,教了他也不敢信。

    林仁肇不忙不乱,把自己的计划慢慢托出。

    “暗里不但要防江南,也要防着宋廷上下,而且还要把纵放江南要犯的事,将来再透露出来。”

    聪明的人,只需要稍作提点,就会醒悟。

    朝堂上有人图害赵维青,这次不成,肯定还要下次。再出手暗害,哪怕赵匡胤不觉,身边谋臣也会提醒,容易被人发觉。赵维青自己出错,他们正好改阴算为阳谋,攻讦赵维青。从而也就知道是哪方人对他心怀不轨。

    “如果没有人出来指责呢?”

    “只有三种情形,才会让他们放过殿下。一者是他们矛头本原本是殿下,但觉得殿下不足多虑,便不再针对殿下。再者是另有谋算之人,殿下只是他们借来的一把刀。最后一种,此人行为谨慎,一击不成便将自己置身于事外,绝不拖泥带水。以后也不再直接以殿下为目标,只会另择他法。”

    居然还有这么多门道。

    赵维青摸着光溜溜的下巴,眼睛上下瞄着林仁肇。

    突然之间,他又对这老头起了几分兴趣。

    “老夫进京,还有一用。”

    “哦,林相公请讲。”

    赵维青突然变得这么客气,惹得李进和林逋都往这边侧目。林逋身上的绳结早被赵维青解开,李进帮着去掉绳索,没有多余椅子,便请他在榻边坐下。

    “这位殿下算不算前倨后恭?”

    林逋嗓门压得很低,连屋外的贾二都差点听不到。

    林仁肇很想把碗扔过去,赵维青这时候倒是脸皮突然厚起来,只当做听不到。林仁肇用力吭了一声嗓子,向赵维青解释道:

    “李煜杀我,只因为赵官家以郑王李从善用反间之策,惹得李煜猜忌。”

    “正是如此。”赵维青丝毫没有尴尬。用计是赵匡胤,又不是他赵……德芳,大宋太祖现在还活得好好的,自己的锅需要自己背。

    “老夫是江南国人,虽然国主李煜不仁,老夫却不能帮着宋国去攻下江南,行不忠不义之举。不过,却可将此策再作一间。”

    “再作一间?”赵维青脑子没有跟着转过弯来。

    “我不在江南,也不在宋,殿下说该在何处?”

    不在江南不在宋?只是大宋南方统一战略马上就要实现,除了大理和滇国,南方基本一统。再接下来,宋人的目标将重新转向北方,首要的目标就是现在的北汉国。

    脑海中灵光一现,顿时脱口而出:“林相公是想行苦肉计?”

    三国赤壁之战名闻千古,最著名的反间计是蒋干盗书,紧接着便是周瑜打黄盖,苦肉计诈降曹操。虽然是演义小说编造情节,但后世只要提到反间计,必定就会想到苦肉计。再行一间,不就是黄盖以自己为间,去蒙骗了曹丞相一回吗?

    “苦肉计?”林仁肇当然不懂得苦肉计为何物。完整的三十六计,要到明清才会完善,苦肉计一词,此时还未出现。

    赵维青赶紧圆回来:“林相公在江南受了皮肉苦处,以此来讨得北汉信任,所叫苦肉之计。”

    “妙。”林仁肇拊掌大笑,“就叫它苦肉之计。殿下虽然少年,确实聪慧异常。老夫只观殿下,就知江南气数当尽,北汉也不久矣,就让老夫做这一回圆满之人吧。”

    “只是林相公的身体——”赵维青现在开始有些替这老头担心。毕竟马上七十岁,人生古稀之年。此时能活到七十的,凤毛麟角,已经可称得上长寿。这样的年岁再去北汉颠簸劳碌,以林仁肇的身体,还能不能吃得消?

    他眼睛瞅瞅林逋和李进,示意他俩赶紧劝劝。这是亲外祖和族叔,别光在一边看戏的模样。

    林逋大嘴一咧,第一个反应是摇头。

    “叔父决定的事,谁也劝不回他,他若去,我定然要跟着。”

    李进本来是想劝几句,不等他开口,林仁肇先止住他。

    “当年你父亲去世,因他心中有义气,又深恨石敬塘忘恩前主,才要做忠直之士,与南平共存亡。孙光宪所以不义,也是卖主求荣。

    但天下大势,统一天下者,此时非宋莫属,并非人力能阻挡。我既已尽忠于江南,此时也该为子孙们打算。

    何况我身体还算强健,太原也是繁华之地,算不得颠簸,无碍于事。我想转道去看看你的母亲,然后便往宋京一行。”

    说到父亲,李进又是半晌不语,显然林仁肇戳中了他的心事。

    “阿进,你自幼所修所习,皆不是平民之法,且年不过而立,焉能就此湮灭于深山老林?于己于家于国,皆是不公。知我罪我者其惟《春秋》,你现在所求难道只是保一身平安,堕了丈夫之志?”

    听林仁肇劝解李进,最开心的莫过于赵维青。

    他一直想着,怎么能劝李进出山。他现在光杆司令一个,身边连个信任的人都没有。就算在宫中也有近人,但像李进这样能力出众的人物,可遇而不可求。

    这段时间和李进相处默契,正巴不得李进从了他,从此他就有了可交托性命的朋友在身边,就算去跟二叔争一争皇位,也终于有一些底牌在手。

    “我观德芳殿下有人王之像,又是嗣子,此番能出京往军中履职,应当是官家历练。不过庙堂多变,殿下年正芳华,需要臣僚相佐,你正当竭心戮力才对。”

    李进双眉攒起,似有所动。

    赵维青趁热打铁,拍着胸脯下了保证:

    “赵某愿意以诚心作保,只要我尚在一日,对李兄便敢以性命交托,更竭力保李家上下安宁无恙。

    只是我不日将出宫建府,暗中怕是还有仇人相害。赵某年岁尚浅,也没有可信可用之人,但请李兄能够襄助。”

    李进仍作沉吟,赵维青心中忐忑,眼巴巴地看他他。

    毕竟此时赵维青实际年龄不过十六七岁,又是皇幼子,像李进这般身后有故事的想要出仕,也要权衡风险利弊。

    假如他纯粹求功名利䘵,追寻赵德昭才是更好选择。

    最好的选择,自然是当今的晋王殿下、开封府尹,赵维青那便宜二(三)叔父赵光义。

    终于,李进抬首望向赵维青,然后抱掌长揖,举高齐额。

    赵维青一时未反应过来,看着一揖到地的他发愣。

    李进躬腰许久,不见赵维青动静,抬头见赵维青愣着,不由笑道:“殿下此时难道不该扶起李进吗?”

    “啊。”赵维青这才反应过来,急忙一把把李进拉起来,忙问他:“李兄这是何意,是答应我了?”

    李进表情肃然,很是认真的点头道:“此时不便行拜礼,先代以揖礼。殿下日后觉得李进有用,进再以拜礼相谢。”

    “哦,哈哈。”赵维青忍不住有些笑出声来,马上又想起来,似乎还需要还礼,赶紧也跟李进揖了一礼。

    一拜一还,才是双方正式确认订下契约,。

    “如此甚好。”林仁肇再次抚须大笑。

    接下来的事情十分紧张,已经是下半夜,外面的山匪应该已被基本清理,官军眼看就到。林仁肇不宜露面,一时间也不能出山,就在贾家空出一间屋子来,将林仁肇安置在那里。

    知道此事的,只有贾家族老和贾二、贾礼数人,叮嘱他们万万要保密,不可泄漏出去。

    匪兵甲和林逋都一并送了过去。

    刚刚安顿完毕,村外火光闪现,大队的官兵从山林里出来,将山口栅门堵个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