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
孟启光拿出了一本上面明显的有着许多痕迹的老本子。
“这是我这些年断断续续回忆起来的一些东西,我怕有一天会记不住了,所以都写了下来。李导感兴趣的话可以一起看一看。”
李易探头看过去,孟启光翻开第一页,上面是一张老旧的全家福,上面是一家四口。
“这个是我。”孟启光伸手指了指照片上最小的那个孩子。
“这个是我哥哥。”孟启光抚摸着里面的比较大的孩子的人像眼眶不由地红了起来。
“我记得,哥哥从小就什么都会什么都行,长得又很靓仔,在学校表现优秀,也很有运动天赋,比赛一直是冠军。我小时候就比较调皮捣蛋,在学校老师也不喜欢我......
我为了吃上妈妈送人的月饼,在学校卖明信片赚钱,虽然后面被妈妈误会了,但是那大概是我吃过的最香的月饼吧?
那个时候真的很幸福,很幸福。
后来哥哥不能跑了,因为他被确诊为血癌,医生说他不可以再跑了,要多休息。
只是休息也不能让哥哥好起来,他还是走了。
哥哥走后,我特别特别想念他,我记得奶奶说过,只要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丢到海里,把苦海填满,就能与逝去的亲人相见。所以我把自己偷来的“宝贝”都丢到海里,可却依然没有能够再见到哥哥......”
孟启光翻开一页,上面只是写着一些支离破碎的小段落。
孟启光不厌其烦地讲述着他曾经的故事。
李易和慕晴,陈翰听着听着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而李易的脑海里也浮现了一部电影,《岁月神偷》,虽然和孟启光讲述的故事有一些地方不同,但是巧的是,同样的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我现在是不成了,只是一直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些东西能被搬上大银幕,不知道李导对我这个老家伙的这些过去的故事有没有兴趣?”孟启光看着李易问道。
“有,当然有,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才是最大的小偷。就叫《岁月神偷》如何?”李易说道。
“岁月神偷?岁月神偷!”孟启光顿时怔住了。
“是啊,我偷了能偷的一切给哥哥,可是哥哥却被偷走了生命......”蓦然,孟启光就泪流满面。
从港岛光影百年盛典离开之后,李易翻来覆去地看着孟启光的记忆的本子。
和脑海之中的电影《岁月神偷》两相印证,对比,竟然无比的契合。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吧。
当然,《岁月神偷》和孟启光的故事经历,都发生在比较久远的年代,其中的很多东西,李易也并不熟悉。
因为故事发生的年代是六十年代,那个时候别说是李易了,就是他老爸那个时候也都还没出生。
“还在看“岁月神偷”?”慕晴洗完澡裹着浴巾出来,坐到李易边上,见李易还在看那个本子,不由地笑着道。
“嗯,不过,年代有点久了,里面的很多东西,我都不太明白,比如拔萃男书院,比如月饼会等等。”李易说道。
“时代的确有些久远,要不我们明天去找一找看这些地方还在不在?去问一些老人看看?”慕晴说道。
李易点了点头。
不过,下一刻,李易就悄悄地把本子合上了。
主要是此时此刻的慕导,怎么说呢?
她身上有着这个年纪的女人独有的成熟知性的气质,在家里卸下防备的时候,她的身上流露出来的那种性感的风情,每每都能让李易沉醉不已。
她可以说是一颗熟透了的水蜜桃,之水充裕,饱满圆润。
“看够了吗?”慕导轻声地娇嗔道。
只是那娇俏可人的模样,让李易哪里还能忍得住?
......
许久之后,屋内安静了下来,夜色如水,窗外灯火阑珊,一片静谧。
李易看了一眼已经累的沉沉睡去的妻子,他反而睡不着了,轻轻地从她嫩白的脖颈下,抽出手来,下了床,走出卧室,来到阳台上,点了一根烟。
看着夜幕下的维多利亚港,这座港城的确有着其独有的魅力。
李易抽完一根烟,不由地走进去把孟启光的那个笔记本拿了出来,坐在阳台上,翻开来,继续看了起来。
有些东西,是有着其独有的魅力的。
比如慕晴,李易和她认识这么久了,两人早就对彼此无比的熟悉了,可是每每李易却依然能够从她身上发现一些新的吸引他的地方。
比如这个本子,里面虽然记录的东西,都是零零碎碎的,李易都能想到,那应该是孟启光蓦然想起的某些片段,然后随手记录下来的。
可是他却能从那字里行间阅读着对方的童年的记忆。
里面的很多东西,对于李易来说都充满了新鲜感,富有着那个时代独有的特色。
这大概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所缺乏的东西吧。
翌日,李易和慕晴一起出发,拿着笔记本,按照上面的孟启光的回忆,去到里面记录的那些地方。
很多地方早就已经变了,不过,李易和慕晴却总能找到一些“老人家”,和对方聊一聊曾经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不同的或者是平凡,或者是精彩,或者是跌宕起伏的往事。
比如说孟启光提到的月饼会的事情。
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中秋很多人甚至都不吃月饼了,毕竟,我们这个时代物资丰富,月饼更多的只是一个象征,可是月饼在当时,特别是对于底层民众来讲完全是一件奢侈品,而且很难买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很难想象的事情。
而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时候,每年的中秋节前一段时间,都是许多家庭一起分期集资预定,才有可能买到。像《岁月神偷》里面的罗家四口本来打算一人半块月饼,而罗进二偷吃的半盒双黄莲蓉月饼,可能是几个家庭的中秋月饼份。
所以,这种充满时代感,又充满地域特色的电影,可能会让很多如今的年轻观众,一知半解,甚至连李易自己,如果不去认真地了解,也都会一脸茫然。
要拍这样一部电影,对于李易来说,其实还挺不容易的。
不是说道具,布景这些,不容易,而是情感上的认知,以及对那个时代的了解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