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大师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 张超然陶瓷博物馆

    清风和月幼儿园在李立跟刘斐视察过后,基本上是确定认可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李薇安排人员进入,接管清风和月幼儿园的宣传工作。一时间,淄城的电视台、电台以及报纸媒体都铺天盖地的开始宣传清风和月幼儿园的信息。与此同时也包括王晓娇的四个公众号,也在大批的宣传,各类报名活动以及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孩子的一日三餐等各项服务都一一上架。一时间,淄城基本上都知道了在柳泉有个清风和月幼儿园,是淄城最高端的幼儿园。淄城的有钱人,家里的孩子都来报名。在中国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宣传不到位的广告。与此同时,万宝传媒的员工以及签约的大师们家的孩子,都可以进入清风和月幼儿园上学,费用跟普通的公立幼儿园收费相同。这也算是李立给公司员工带来的一项福利。

    刘斐去外地工作去了,李立就基本上常驻沙家浜了。在王颖的新家吃过午饭时,接到了老爷子的电话,通知他跟王颖下午一起过去一趟。听的老爷子的吩咐,二人不敢怠慢。“老公,我给干妈买了件衣服,我顺带着给拿过去。”王颖说着从衣橱中拿出一个装衣服的盒子说道。

    “你这段时间没少往老爷子那边跑啊?”李立隐隐的感觉到王颖似乎跟张超然一家子走的很近。

    “嘻嘻~~那当然了。不是说新房子邀请长辈过来吃顿饭嘛,我就请干爸干妈过来了,不然家里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都是干爸送的。嘻嘻~~还特意嘱咐我了,不能给你拿过去。”王颖俏皮的吐着小舌头。

    “挺好,咱们赶紧过去吧,老爷子不知道有什么事情。”李立穿上西服褂子,便跟王颖两个人出门,开车前往老爷子的家中。平时老爷子的家门口没有什么车的,但是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家门口停满了车。“今天这啥情况?这么多车?”

    二人双双走进张超然的家,好家伙一屋子人此时都坐在哪里。有一半是认识的,都是李立的师兄们,还有一些李立不认识,看样子应该像是政府的工作人员。李立的到来可是备受关注,李立的师兄们都纷纷站起身来跟这位财神爷打招呼,李立也都恭敬地挨个握手问好。

    “师傅,今天这是什么情况啊?师兄师姐们都在?”李立乖乖的坐在下手的位置,乐呵呵的看着师傅问道。

    “行了,人都到齐了。我说个事,前几天我跟几位领导接触过,我想把我的一些作品捐赠出去,建一个博物馆。地址就在老陶瓷厂那边,今天这几位领导过来,咱们大家伙商讨一下,看看那些作品适合捐赠。另外博物馆中会有一个单独的陈列区,作为徒弟们展示自己作品的区域,你们可以每个人拿一件出来,陈列在博物馆中。这是一个好事情,给我们这一脉增光添彩的事情。”老爷子在讲这话的时候,李立坐在下方隐隐觉得老爷子的脸上有光。这是老一辈的艺术家的觉悟啊,捐赠。

    “师傅,师兄们捐赠,那我捐赠什么呀?我又不会画也不会写。”李立有点懵逼的说道,难道自己在哪里留个名么?

    “你小子能捐赠的东西不少,你好好琢磨琢磨?”老爷子乐呵呵的看着李立问道。别人要说没东西或许还能相信,但是你小子也是说没东西可以捐赠,那就有点过分了,不...有点欠揍了。

    李立瞬间秒懂老爷子的意思了,这是要我大出血啊?“师傅,这....这可如何是好啊。”李立瞬间发现自己穷词了。要知道自己那些宝贝,无论拿那一件出来,自己都心滴血啊。李立那是一个标准的守财奴性格,暗室里那些东西,无论哪一件在李立的心目中那都是宝贝,心头肉啊。

    “行了,不让你小子吃亏,你捐一件出来,等日后我给你弄一套飞天。”老爷子知道李立不舍得,的确别人的都是几万块钱的东西,他的都是上百万的东西,那自然是有些不舍了。

    “那行,师傅既然开口了。这样吧,我把我前段时间收上来的那个宋朝的雨点釉茶盏捐了吧。”暗室里的东西,李立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捐的,能把赵克武老爷子给他的那个雨点釉的茶盏捐了,李立的心已经子啊滴血了。

    “哈哈~~你小子,你咋不说把那个元青花的高足碗捐了呢?”老爷子知道李立这小子是在耍滑头了。不过也不生气,李立在老爷子的面前,那就跟个小孩子一样,挨熊挨骂那是家常便饭,不过李立也不生气。老爷子怎么安排自己就怎么办。

    “师傅,您饶了我吧行不。”李立苦着脸给老爷子倒茶说道。

    一个艺术家,既要努力创作好作品,也要有社会责任感,还要有大胸怀,要把好的作品看做是全社会的。这段时间,张超然几次将李立等师兄弟们全部聚集到一块来开会商讨,最终得出来的结果那就是,张超然大师决定将自己455件作品,无偿的捐献给淄城,打造淄城陶瓷园做出贡献。其中有早期老爷子的素描画、速写画、国画、油画、雕塑、刻瓷、彩绘等等。这个捐献的过程,万宝传媒的人员全程记录。就连淄城的政府部门那也是大力的宣传。

    这个过程,李立那是深受感动。更是无比的敬佩,敬佩自己的老师。什么才是老一辈的艺术家,什么才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在这一刻李立是无比的敬佩。自己整天琢磨着这点蝇头小利,在老爷子面前,那根本就上不得台面。

    其中老爷子的【孔子与七十二贤】、【将军与领袖】、【诸子百家】、【十二花神】等刻瓷作品,那更是无比的珍贵与不可复制的精品。都被老爷子一次性捐献出去了,总共455件,总价值近亿元啊。

    “老公啊,这不是张伯伯叔的飞天么?怎么会挂在咱们家里呢?”刘斐出差归来,李立乖乖的回到静心小筑。好几天没回家了已经,刘斐一进别院就发现李立茶桌后面的墙壁上,多了六块瓷板浮雕,上面有六位美轮美奂的仙女。这个作品刘斐认得,是张超然大师的飞天系列。

    “拿那个雨点釉茶盏换的。”李立帮刘斐放好行礼,悻悻的说道。

    “啥情况?你把那个雨点釉的茶盏送给张伯伯了?”刘斐有些疑惑的看着李立问道。

    “师傅捐了445件作品,区里给他成立了一个博物馆。这不,安排我们这些做弟子的一人捐一件作品,我又没什么作品,只能捐古董咯。思来想去,家里的那些宝贝,都不舍得。只好忍痛把那个雨点釉的茶盏捐了。”李立现在提起来还心绞痛呢。

    “噗嗤~~捐了就捐了吧,瞧你心疼那样儿。对了老公,这次我出去办展览,见到了我一个闺蜜,你猜猜她现在干什么?”刘斐看到李立那守财奴的样子,不禁莞尔。

    “干啥的?难不成倒卖军火?”

    “屁,那种事情能干嘛。我闺蜜家挺有钱的,就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闺蜜说她现在在接手了上海展览中心的工作,家族企业。是不是很厉害?”

    “你说的是上海国际展览中心?那...那是你闺蜜家的?我去~~~”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李立可是很清楚的,离他原来上班的地方不远,很牛叉的一个地方,可以说是上海高端艺术的聚集地。无数个艺术家们,都想在哪里举办一次展览。

    “对啊,原来上学的时候,没觉得那个丫头底蕴那么厚,现在才知道。人家原来是超级有钱,我都自行惭愧了呢。”刘斐也是一脸吃瘪的样,她原来那个宿舍,个个都不简单。这一次刘斐在外举办展览,只是一时兴起的在宿舍的群里发了个信息,没想到正好那个闺蜜就在临沂,人家就来参加了。二人还在一个被窝睡了一宿。

    “哎呀,这话说的,虽然你没有一个比她有钱的爹,但是你有一个比她优秀的老公啊。”安慰刘斐的同时,李立小小的自吹了一把。

    “那是,怎么样老公,要不咱们去上海举办一次展览?你的古董再加上我的翡翠,小小的赚一笔,怎么样?嘻嘻~~”刘斐的商业头脑那是很厉害的。

    “去上海?我看行,不过以我目前手里的这点东西还差点,这样明天我去吧师傅跟赵叔接过来,让他们给我鉴定一批古董,咱们两口气闯一闯上海滩,怎么样?”当初,自己灰溜溜的从上海离开,这一次那要昂首挺胸的回去。

    “yes,就这么定了。我先去洗澡了,嘻嘻~~一会我给我闺蜜打电话,通知她这个事情。”刘斐心情大好,哼着小曲回房间洗澡。

    “嘿嘿~~小斐,我来给你搓背。”都说小别胜新婚,李立贱兮兮的跟着刘斐走进浴室。

    第二天一早,李立跟刘斐两个人便起床,趁着员工们还没上班,李立打开暗室的门,将一进门的那个架子上的古董一件又一件的搬了出来。其他两个架子上的古董,大部分都是一些青花、斗彩之类的,李立自己都能看一个差不多,唯独这第一个架子上的陶瓷,李立一件都不认识,所以借着这个机会,让两位老爷子好好给自己补补知识。

    刘斐已经整理出来了一个长长的长案,其实早就准备好的东西,只是拿出来摆放好就好。不到8点,苏洛带着保安部的一分队全副武装的来到公司,今天接到李立的命令,保安部一队的全体人员到静心小筑值班,今天别院除了李立跟刘斐之外,任何人不准进入。

    “董事长,赵老爷子、张大师到了。”李立跟刘斐两个人刚刚准备好,就听到苏洛通过对讲机汇报道。

    “小斐,你泡茶。我出去把两位老爷子接进来。”李立对着在不断拿着干棉布擦瓶子的刘斐说道。

    “我说你小子搞什么鬼?今天外面搞那么多人干什么?”走进别院,老爷子便对着李立问道。

    “师傅,这都是为了安全。您看看我今天给您准备的这些东西,嘿嘿~~”李立把两位老爷子引到长案前,乐呵呵的说道。

    “这....这.....老赵啊,看来咱们老哥俩今天是进了狼窝了。你小子,是打算把我们累死啊?”张超然先是震惊,而后很快就恢复过来了。这小子经常拿东西出来吓唬自己。今天又是这一招,没新意。

    “精品啊,都是精品啊。那个,小斐你先跟我来,咱们分分类,你们这摆的乱八七糟的。”赵克武就没有张超然那么随意了,来了就先干活。

    “师傅,今天中午就在这里吃吧,给您熬海参小米粥,中午还有茅台。咋样?”李立先把老爷子安抚下来,好让老爷子今天给他干活。

    “哼~~中午弄点驴肉来,这几天你师娘不让我吃肉了,学什么养生。”俗话说老小孩老小孩,老爷子今年80多岁了,那脾气性格跟小孩一样一样的。

    “您放心,我马上安排人去庙子买。”李立一听老爷子的要求,那更是连忙通知苏洛,马上开公司的车去庙子买驴肉。

    “老哥,咱两个一个一个的来,我先来这个我熟。小立,你过来我给你说说这些。”就在李立跟师傅两个人优哉游哉喝茶的时候,赵克武老爷子招呼李立。

    “好的叔,小斐你负责摄像。”

    “小立,你知道这一片是什么瓷种么?”赵克武并没有一开始就开讲,而是先给李立提问。

    “赵叔,这些我真不知道。青花之类的我都认识了,唯独这些我没接触过。而且,看起来不像是现在的主流陶瓷啊。”李立这会儿不敢托大,学生就要有做学生的觉悟。

    “这些是主流陶瓷,但是不是现代的,而是宋代的。公元960年,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隔局面,实现了统一,人民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安定,生产得到发展,作为手工业中的制瓷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