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大师
繁体版

第四十四章 宋代五大名窑2

    “汝窑瓷器传世最少,后来那些仿制品不管是那个朝代,包括现在出的汝窑跟当年的比起来,都没有一件能够达到九成像的。因此很容易就能鉴定出真伪,除胎釉、支钉痕外,汝窑瓷器至今未有高度超过30cm,圆器口径超过20cm的完整传世品。汝窑烧造官窑瓷以前也曾生产过青瓷,同时也生产磁州窑类型的产品,真正的汝官窑产品,传世的仅仅只有70来件。尤其是汝窑青釉器也有类似汝官窑的,但那时民窑所产,与汝官窑那根本就是两码事。所以说,小子,你父亲能给你留下4件汝官窑之物,那绝对是不简单。不要小看你这四件汝官窑的东西,拿到拍卖会上,那绝对是轰动全世界的东西。”老爷子说着说着也是口干舌燥的端起水杯连喝两杯。

    “嘿嘿,师傅我父亲看来是个穿越者了。不然怎么能弄到这些好东西呢。”李立对于自己父亲的身份开始产生怀疑,难道自己的父亲真的是小说中写的那种穿越者么?

    “是不是穿越者我不知道,但是绝对不是一般人。但是你这些东西最好是乖乖的收起来,什么时候都不要拿出来显摆,不然是会给自己找麻烦的。不说别人,就斐斐的爸爸跟大伯,他们两个就能烦死你。”

    “张伯伯,看您说的。我爸跟我大伯能那样么?”刘斐一听老爷子埋汰自己的父亲,有些不依了。

    “呵呵~~小斐,不是我埋汰那两个家伙,不信你就可以试试。你们刘家作为世代家族,流传下来的古董自然也不少,但是你们刘家没有这种东西。”

    “嘻嘻~~那我可就不知道了。”

    “那师傅,您看这四件汝窑,您能不能给讲解一下?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我是一片空白。”李立此时正在疯狂的吸收知识的时候,可不想就这么打断了。

    “你小子我看是奔着钱去的,把我们老哥俩接过来,你就没安好心。不过,你这小子弄得这些东西不错,你看这个汝窑出戟尊,高有14厘米,器型古朴稚拙,釉质光润平滑,开鱼子纹片,足底有三个芝麻状的钉痕,其中两枚紧靠足强,支钉断截面呈白色,这种紧靠足墙的芝麻状支钉痕成为汝窑器的一大特征,奉华楷书刻款。此乃精品啊。平常人得一个都实属难得,你小子一下子拿出来两个。真的是......真的是傻人有傻福。另外这个汝窑天青釉无纹椭圆水仙盆,这两件东西是仿漆器的造型制作的,外表涂上一层透明的青绿色釉。沿口边缘,发出淡淡的粉红色,盆内釉上的比较薄,整体看起来十分的简洁。口乃是宽口,下面有四足,这就是仿照木盆而制了。这四件东西,我还是那句话。轻易不要向外人展示。行了,今天上午就给你讲到这里,小斐去拿茅台来。咱们边喝酒边赏古董,岂不是美哉?”老爷子给李立上课那可是收学费的。再说,李立财大气粗的也不差这点事。

    “好的张伯伯,我记得李立藏了一瓶02年的茅台,我去给你找出来哈。嘻嘻~~”刘斐那自然也不小气,人家两个老爷子今天上午给他们两口子讲的这些东西,足以让刘斐震撼万分了。自己还一直有什么优越感,在李立的家底面前,那还有啥可比性?

    “嘿嘿~~师傅,您跟赵叔你们先坐,我把这些东西收进去。”这都是宝贝啊,李立可不舍得放在外面。万一一会喝多了,失了手那自己可就后悔死了。所以便开始把定窑跟汝窑的东西全部装进箱子里,一件一件的往暗室之中放好。

    “老张大哥,真是没想到啊。在咱们淄城原来还有这样的收藏大家,我呀,前些年的那些家底,在人家面前,那简直是一些破烂啊。”要说最感慨的就是赵克武老爷子了。

    “别说你了,就我那博物馆,加起来也没人家的一件玩意值钱啊,所以咱们老哥俩个今天就是来宰大户的。”张超然更觉得脸红。

    二位老爷子的午餐,简单且精致,海参小米粥、酥锅、锅塌豆腐外加一盘油炸花生米。酒喝的就是李立那瓶02年的茅台。刘斐不喝,两个老爷子外加李立三个人,一人在三两左右。吃饭的时候,张超然给李立讲了讲汝窑的一些鉴定方法。赵克武老爷子给李立讲了讲定窑的一些鉴定方法,这可谓是手把手的教了。有大量的实物来佐证,李立对于这两种陶瓷的了解方式逐渐加深想不会都难。

    “小立,你记住了。这个宋代定窑白瓷烧制工艺水平很高,瓷土筛选精细,烧成的瓷胎细密坚致,胎体轻薄,釉色白中泛黄,看起来就像是象牙的白色一般。这个表面的釉有流釉的痕迹,看起来就跟人流眼泪似的,这是宋代定窑的特征之一。”赵克武老爷子拿着一件定窑的瓷器,给李立仔细的讲解道。

    吃过午饭,二位老爷子进入客房休息了一会,李立也趁机小睡片刻。李立迷迷糊糊的被刘斐叫醒,原来张超然老爷子已经醒来了。“师傅,您怎么不多睡会?”李立不好在睡了,连忙起身走到外面。

    “年龄大了,觉也少了。小立啊,你这个劲头我很喜欢,年轻人嘛就要多学习点东西,特别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老玩意,这是多少年中华民族的艺术结晶啊。”

    “谢谢师傅,我的确是喜欢这些东西,虽然我不能像您那样,能做出来,但是起码我能收藏不是。”李立泡了一壶新茶,用建盏给老爷子倒了一杯茶。

    “你现在还有多少东西没有鉴定?”

    “也不多了师傅,剩下的那些基本上都是一些青花瓷,我都能自己看个差不多了,要是哪里拿不准主意的话,我到时候再找您。对了师傅,这次我打算去上海办一次展览,您可要出席给我压阵啊。”

    “去上海?行,最近我出了一个系列的作品,到时候拿过去展览一下。你这边定时间,定好了提前告诉我。对了,小立以后别光把目光盯在古董上面,多看看现代的艺术品,以及进现代的老货,都是有很大的升值空间的。陶瓷,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你现在啊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老爷子对于李立,那可是推心置腹了。

    “好,我听师傅您的。到时候我带着赵老爷子多往山城那边跑跑。”李立点头答应下来。

    “行了,也不废话了。我给你说说这个宋代的官窑,说道这个北宋的官窑啊,至今没有找到窑址,文献的记载也很好,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东西来看,被认为是北宋官窑的这批瓷器的胎体是紫黑色的,釉都很厚,莹润如堆脂,粉青或是天青色,开稀疏的大纹片,上釉后略微的能看出流淌,口部等釉薄的地方隐隐约约的能看出胎色,因此,这个紫口是北宋官窑的一大特点,裹足支烧、器底有芝麻钉痕迹是官窑的另一大特点。这个官窑跟汝窑一样,以釉色为美,没有纹饰立器只有凹下或凸起的弦纹或者是边棱。你这几件官窑的东西,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东西,这件青釉三足炉,此物高11.2cm,口径在17.4cm。这就是典型的官窑青釉三足炉,美观大方造型古朴,庄重大气、鬲式鼎炉,处处彰显着大气,器满施釉,釉层细润,开片稀疏,釉色粉青。胎釉及制作工艺,均具有北宋官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底部还有奉华字样。此物一看就是大内宫廷器具。实属是精品中的精品啊。”老爷子坐在椅子上,拿着青釉三足炉开始给李立一点一点的讲解道。“而另外这件官窑琮式瓶,这件器物的造型是仿古玉琮而成,圆口方体,外壁自下而上分为五节,造型端庄。通体施青釉,釉质浑厚滋润,釉面上有许多细小纹片。这件东西的价值不比刚刚这件青釉三足炉的价值低。

    老爷子讲的很详细,李立听的也很认真。不知不觉间,一个小时过去了,此时赵克武老爷子也已经午睡醒来。静静地坐在一旁,听这师徒二人的交流。老人,年龄大了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种场景,自己穷其一生累积的知识,在这一刻能有人虚心学习,得到传承。无疑,这是最令人欣慰的事情。

    “那师傅,如何来鉴定这件东西是不是宋代官窑的呢?”

    “官窑瓷器自问世之后就非常的名贵,历代都有仿制品,不过大体的仿制品可分为四种情况,第一就是宋代的龙泉窑。第二是明清朝代的官窑仿制,第三则是清末民国的仿制,第四便是现代的仿品。宋代龙去拿药所仿制官窑瓷器采用的是垫饼或者是支圈烧制的,这种一般情况下是没有钉痕的,很好辨认,另外,龙泉窑仿品没有一件是满釉支烧的。明代仿制的官窑乃是属于明朝官方仿制的,基本上是景德镇御窑厂仿制的,这些仿品釉层较厚,釉面开大小纹片,多为粉青和灰青色,不重造型,只重釉色。在清朝雍正时仿官窑的产品被文献中称之为‘仿铁骨大观釉’。釉色多为豆青、灰蓝和月白三色。少数无纹片,多为大开片。釉有透明和失透两种,失透的容易与宋代官窑混淆,其精致的产品中,支钉痕为黑色。类似于汝窑细小的芝麻钉。明清官窑仿品虽然是仿品,但是仍然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以及收藏的价值,但是明清的官窑仿品基本上都由本朝的款识或者是本朝造型特征,不会与宋官窑作品混淆。至于清末民国以及现代的仿品,基本上顶多叫瓷器,没有任何价值。”

    有物佐证,有知识辅助,李立在接受起信息的过程那是非常通畅的,这是在书本上无法学习到的知识。张超然在给李立讲述这些知识的时候,神采飞扬完全不知疲倦,在讲完汝窑、官窑的知识之后,似乎老爷子还有些意犹未尽,“赵老弟,你再休息一下,我顺便把这个哥窑给这个小子讲一下。钧窑的待会作为压轴,你来讲。”

    “老哥哥,你说了算。哈哈~~”赵克武老爷子乐呵呵的回应道。

    “小子,你再看看这几件瓷器,跟汝窑和官窑有什么区别?”老爷子带着李立来到一个新的桌案前,开始考研李立了。

    “这些看起来好似汝窑跟官窑,都是属于开片瓷,但是师傅这些瓷器的表面似乎看起来有一层不是很亮的油光,这些是不是在油里泡过啊?”李立认真的仔细看了起来,结果看了一会也没得出什么结论来。

    “行啊小子,都能看出点门道来了?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啊。我跟你说,这是宋代的哥窑,同样哥窑的窑址至今未曾发现。哥窑的瓷器主要是陈列瓷,一般多仿古铜器造型,你看你这个贯耳瓶、兽耳炉这些都是古铜器的造型。哥窑的瓷胎体非常坚密,呈深紫灰色、灰色或土黄色,哥窑的釉色较多,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施釉较薄,温润似玉。你刚刚说的他好像被油泡过这一点,其实应该是哥窑器的表面有一层不是很亮的酥油光,并有较大的黑色及较小的黄色开片,俗称【金丝铁线】。哥窑的瓷器既有支烧的,也有垫圈烧的。传世哥窑瓷胎厚釉薄,胎色种类较多,有沉香色、淡白色、杏黄色、深灰色、黑色等。哥窑的釉面不明亮,但温润如玉,有一层酥油光。紫口铁足现象很少,哥窑的瓷胎敲打起来,没有悦耳的金石声,而是近似破碎的‘噗噗’声。”现场就有实物,张老爷子拿起一件哥窑的瓷器,现场给李立做示范。

    “那,师傅这里面这几件哥窑中,有哪些是比较珍贵的?”李立现在学贼了,不在问张超然古董的价格了,因为每次问都会挨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