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大师
繁体版

第九十四章 一个喜爱扇子的日本人

    “大哥,这一次不是来参加拍卖会的么?怎么来到居民区了?”第二天,刘成带着李立来到了一个东京的生活区,这里也不像是搞拍卖会的地方啊?

    “兄弟,这次我找了一位日本老人,早些年这个日本人在中国待过,战败后回到了日本,一生没有子嗣,收藏了不少中国的东西,我有些拿不准,这不就让你过来看看,你就放心吧。保证你会喜欢的。拍卖会是在明天....”刘成说着将车停了下来,带着李立跟张治国七拐八拐的来到了一个普通的日本人家庭,独门独院的那种。

    刘成带着两个人走进小院,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通日语,只见房门被轻轻的推开,一个日本老人出现在三人面前。刘成连忙鞠躬问好,反倒是李立挺直了腰杆看着这个日本人。

    全程都是刘成再跟他交流,李立只是坐在那里没有说话,过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只见老年人颤颤巍巍的从房间内抱着一个木盒走了出来,从里面拿出来了几个扇袋。李立接过其中一个扇袋,从里面滑落出一把扇子,同样是已经残缺了扇面,只留下扇骨,一共有六把扇子。曾经李立从荣瑾汐的手中买过一把清代金农的扇子,这几把却没有那么好,第一把扇子李立仔细的端详起来,这柄扇子是民国的范节庵刻的扇子,全名应当是范节庵刻金城扇骨。雕刻的内容乃是【北楼金城,计兴足下别二十六年,于今时书问,不解关怀,顷积血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等字样。】这位范节庵生于1918年,在2002年才去世,乃是浙江人,师从张志鱼。留市作品不少。

    第二把同样是民国的,谭一民刻蔡铣稿扇骨。谭维德,字一民。安徽合肥人。近代竹刻名家。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曾从军,后寓居苏州,从事竹刻。善于扇骨上临摹钟鼎文字,刻古钱币尤为精绝。早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返国后从军,后寓居苏州,从事竹刻。一生所刻竹骨甚多。曾见《谭一民丙子年所刻拓本》两册,集谭氏所刻竹骨一百柄,有吴梅题签,为其作书画者有吴待秋、陈迦盦、朱竹云、蔡震渊、张宜生、吴秉彝、柳君然、张星阶等,都为当时画坛俊彦。毛笔与铁笔有机结合,可谓相得益彰,倍添雅趣。又尝见其竹骨一柄,所刻古泉,邢神毕肖,古意盎然,风格颇似张楫如得意之作

    第三把同样是民国商笙伯的刻骨扇,商笙伯先生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清朝同治、光绪年代,印刷术还不发达,幼年时代生长在农村的商笙伯,很难看到画册,祠堂庙宇里的壁画,就成了他的老师,他经常去长乐大祠堂等地仔细揣摩,然后回家背临。小时候画公鸡,深受小友们的爱慕。成人后,他出外就幕,从政数十年,仍学画不离,他看过许多名人字画,民国初,在上海与著名画家吴昌硕、王一亭、倪墨耕等酬诗作画,过从甚密,因此,艺术上足有长进,作品逐渐为世所重,至于誉满海上,蜚声国外。

    日本老人拿出来的这六把扇子中,李立找出了三把是比较值得收藏的,其余的三把都是一些不知名的。但是都是属于民国时期的物件,距今不足百年,不过也算是老物件了。三把有名气的,李立给出的价格是5万一把,三把没有名气的李立给出的是2万一把。当然这是按照RMB的说话,换算成日元则是将近330万日元。刘成作为翻译官,则开始跟日本老头的讨价还价。最终,日本老头以350万日元的价格卖给了李立。

    “大哥,给这位老头拿点土特产过来呗,看着一个人也怪不容易的。”李立看着颤颤巍巍的老头,心生怜悯之心,琢磨着自己从中国带来的一些土特产,便让刘成送点给这位老大爷。

    “お年寄り、これは私の友達が中国から持ってきたプレゼントです。どうぞご笑納ください。”刘成从自己的车后备箱里,拿出两瓶茅台酒走进房间中,递给日本老头。

    “あなた達は中国から来たのですか?”老头接过那两瓶茅台,瞪大着眼睛看着刘成问道。紧接着,老爷子显得情绪比较激动,颤颤巍巍的走进房间内,从里面带出来了一个小小的木盒。“これは中国から持ってきたものです。長年になりました。本当に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でした。今はお任せします。中国に持ち帰ってもいいですか?”

    “小立,这位老先生说,这个东西是他从中国带回来的,这么多年了他非常的愧疚,他希望我们能够带回中国,这件东西是属于中国的。”刘成转手将那个木盒交到李立的手中。李立好奇的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枚四方铜印,表面鎏金。印纽作太狮少狮形象,太狮作怒目咆哮的状态,足踏一球,另一足踩在少狮背上,少狮与太狮共同踏一球。两头狮子造型威武,装饰华丽,显露出富丽堂皇的感觉。铜印乃是四方形,长约2.5cm,而印章上阳刻着四个字让李立不禁肃然,梁启超印。四字让李立看的清清楚楚,老天这是梁启超的印章?

    梁启超是谁?想必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这枚印章太珍贵了,大哥你问问老爷子需要多少钱?”李立将印章规规矩矩的放回木盒之中,却牢牢地攥在手中,根本就没有放手的打算。这件东西,不管老人家要多少钱,李立都会支付的。

    “この印鑑はいくらですか?”刘成转而看向老先生,开口问道。只见日本老先生微笑着摆摆手,没再说话而是转而关上了房门回到了房间中。“兄弟,看来这枚印章是老先生送给你的。咱们回去吧,抽时间我会经常过来看看老先生的。”刘成拍拍李立的肩膀,三个人走出老先生的院子说道。

    “大哥,这枚印章太珍贵了,那什么你直接送我去机场把,明天的拍卖会让老张参加就行,老张的鉴定没问题的。张主任,你觉得呢?”李立并没有向二人解释这个印章是谁的印章,只是要求立刻回国。张治国不光是玉石方面的鉴定专家,陶瓷古董他也多少懂一些,不比李立差多少。所以,明天的拍卖会,张治国出面也是可以的。

    “那行,兄弟我现在送你去机场。”

    “董事长你放心,明天我会做好的。”张治国可不想回去,他刚来日本还没好好地享受一番呢。

    李立这一次的日本之行,可谓是满载而归。六柄流落在日本民间的扇骨外加一枚梁启超的印章,单单这一枚印章,都足以存入李立的暗室之中了,它不在于这枚印章的价格,而是这枚印章所代表的意义。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所以李立选择率先回国。

    深夜,李立乘坐的飞机降落在泉城机场,前来接机的竟然是李晓曼。“亲爱的,你怎么提前回来了?张主任呢?”

    “老张留在日本参加明天的拍卖会,晓曼今天刘成带我去了一个日本老人家里,收了六把扇子,还有一枚印章。”保卫部的人开着李立的劳斯莱斯,李立跟李晓曼两个人坐在后排,李立将东西拿出来给李晓曼看。

    “这...这是梁启超的印章?我天,亲爱的你....你花多少钱呀?”在李晓曼看来,这种东西应该出现在博物馆中才是。

    “这几柄扇子一共花了21万,这枚印章没花钱,一位日本老人送的,说这个东西原本就属于中国,他应该回到中国。对了,这几天公司跟家里怎么样?都还好吧?摄制组那边怎么样?还需要拍摄多久?”李立虽然在日本,但是心里还是牵挂着公司这边的事情。

    “一切正常,摄制组那边已经接近尾声了,今天他们去了张大师那边,其实演员们都挺辛苦的,一天拍一个最近都比较累呢。对了,陶瓷公司那边朱天敏把原来的方大瓷业的副厂长提拔成了厂长,但是东泰瓷业这边走了不少管理层,都是原来赵东泰的部下,这几天走了不少。看来需要我们对外招工补充了。今天,赵家琪过去了已经。”李晓曼趴在李立的怀中给他汇报道。

    “那些人,走了也就走了。但是晓曼,你跟赵佳琪说一下,那些技术工一个都不能少,知道么?方大瓷业那边我们就定性为陈列瓷的生产基地,东泰瓷业这边的流水线,就生产日用瓷系列,这两边都不能落下。我昨天去了一趟东经艺术馆,那边的生意还挺不错的。等过些日子,你组建个检查组,到下面的各个艺术馆去摸摸底。”

    “嗯,你就放心吧。”

    回到家已经是凌晨2点多钟了,儿子乐乐已经睡了,刘斐还在坚持等着李立,李立先把自己带回来的东西放进暗室之中。然后出来洗了个澡,钻进被窝入睡。

    第二天,李立一觉睡到中午,李晓曼已经去了公司,刘斐在前院处理大福珠宝的事情,李立穿着睡衣抱着儿子在别院喝茶,小家伙现在胖乎乎的坐在李立的怀中,别提多自在了。陪儿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吃过午饭小家伙被王妈带着去睡午觉了,李立则带上自己收藏来的七把扇骨以及梁启超的印章自己开车来到了师傅张超然的家里。老爷子答应给李立画七个扇面,装在七把扇骨之上,而后就是拿着梁启超的印章在哪里研究。顺便,老爷子又给李立普及了一下知识。

    老师就是老师,李立看的知识一些皮毛,然而老爷子竟然能够从一些刻痕的手法上给李立普及了一些雕刻方面的知识。晚上,张治国给李立打电话汇报情况,今天张治国在日本,跟刘成拍下了四五件陶瓷以及打包了所有的玉石,总共花费将近300万。

    李立打算等张治国将东西带回来之后,他挑选一下,把一些有意义的收藏起来,没意义的李立将会安排张敏带往各大拍卖会进行拍卖。现在李立也不再局限于收藏了,随着他的藏品增加,李立只会把一些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东西收藏起来,比如李立现在有两套康熙豇豆红的八件套,前些日子,李立让张敏拿出了两件送往香港的拍卖行,竟然卖出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资金最终都会进入李立的个人腰包,古董的销售跟韩可欣、秦昊天二人是没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