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名侦探
繁体版

第128章:房山与冰车

    房山十三铉中,最为名贵的当然是汉白玉,但石坑分十三层,汉白玉偏偏是在最底下一层,开采起来难度最大,世上事往往都是如此,也不知道是因为汉白玉确实是最名贵的,还是因为它处在最难开采的第十三层,所以才名贵?这种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怕永远不会答案了。

    从北齐朝代开始,房山的汉白玉就用来雕刻佛经,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房山石经,后来历朝历代京师附近的宫室,也都用房山的汉白玉建造。

    永乐帝定都北京后,开始大规模修建宫殿和陵寝,材质都使用房山的汉白玉。光是紫禁城,就历时十三年完工。

    听了老石匠父子的介绍,柯南才知道前世他能想到的所有京城建筑,无论是故宫还是天坛、地坛,十三陵等等,所用石料,全部都是用产自房山的上等汉白玉。

    这样大规模的开采,本地人手肯定不够,于是永乐大帝,又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调来数万石匠,开采汉白玉。

    老石匠一家子,就是其中一家陕西石匠的后人了。

    “那这芝麻花,”柯南指着手里的碎石,“是不是也算名贵呢?”

    老石匠父子同时用力摇头:“这是不值钱的普通石头,只是因为汉白玉藏在石料的第十三层,要采汉白玉,就只能一层层的把其他石头挖出来,像是艾叶青、明柳、青白石这些,还有些用,很多大户人家的门槛啊,石狮子啊,还可以用这些石头。这芝麻花嘛,就是纯粹的废物,白送也不要,不对,只能是倒贴钱,才有人要。”

    “为什么还要倒贴钱?”柯南有点好奇了。

    “哈哈,因为不搬走,就没法往下继续开采值钱的石料,可谁愿意白白帮你搬这些废石头呢?只能是花钱雇人清理矿面了。”

    原来如此。

    虽然知道说出来会得罪人,但柯南还是希望百分百的准确,因此硬着头皮,再次问道:“如此说来,这块石头,嗯,它一定是出自房山地方的了?”

    出乎意料,老石匠父子并没有因为柯南对他们的专业技能有一点质疑而大发雷霆,一点都没有,反而是非常谦恭,但同时也无比肯定的说道,这石头百分百就是芝麻花,绝对就是出自房山大石坑附近,不可能错。

    应该是刚才塞的那一小锭银子,让老石匠父子俩态度这么好吧。

    银子是好东西啊,一锭银子,就可以让原本暴跳如雷的老石匠,变得温文尔雅!

    拿到所需要的信息后,柯南告辞了石匠父子俩,回到县衙。

    找来沈超和赵总两个,讲了石头来自于百多里外的房山地区,沈赵两人也蒙蔽了。

    不过有一点大致可以断定:石头不是来自天上。

    三人议论了一会儿,还是没什么头绪,这时候两个老唐木匠铺的伙计,扛着冰车送货给柯南。

    冰车放下,本质就是个七尺来长,三尺来宽的木板,两头用火烤得翘起,下边镶嵌了两根打磨光滑的熟铁条,充作冰刀。

    沈赵两人好奇,问柯南弄个这玩意干啥,柯南道是答应了孙火旺,送他一辆冰车,答应人家小孩子的,不可失信。

    赵总撇撇嘴道:“都多大的人了,还跟个孩子似的。”话虽这么说,就看他摸摸这,看看那,对冰车十分好奇。

    黑虎晃着个狗头,也挤了进来,对着冰车东嗅嗅,西闻闻。

    柯南道:“要不趁现在天色还早,咱们去趟孙各庄,给孙火旺送过去,如何?顺便也试试冰车?”

    赵总矜持地说道:“这个不太好吧,咱们这个耕牛离奇死亡的事情,还没解决——但是话又说回来,毕竟是去孙各庄,按柯南的话,叫做实地勘探,说不定再去一次孙各庄,又能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沈超嘁了一声,赵总道:“怎么,你不想去吗?”

    沈超道:“谁说我不去,我只是不像某人,也想去玩儿,非得说去现场勘察。”

    柯南打圆场道:“好啦好啦,别争啦,总之咱们是去孙各庄便是。”

    ~~

    冬日暖阳照耀,尽管天际的云层有些发灰,但仍能感到一丝暖意。寒风铺面,呼啸而过,夹杂着零星的雪粒子,白雪皑皑的远山若隐若现,那是几十里外的翠华山,但看起来并不遥远。

    柯南沈超和赵总三个人,坐在雇来的骡车上,裹着厚厚的棉袄,嘻嘻哈哈的,屁股下坐着那个打算送给孙火旺的冰车。

    黑虎在县衙里闷了数日,数它最高兴,甚至都不愿意藏在柯南怀里,而是跳下骡车,在驿道上撒欢,一会就跑到骡车前几十丈,转过身汪汪几声,似乎嫌骡车走得太慢,又折返回来,跟在骡车旁边。

    赶车的老汉坐在车前,戴了个狗皮帽子,不紧不慢的赶着骡子,偶尔才拿起皮鞭,“啪”地轻轻在空中虚击一下。

    ~~

    京城。

    “驾,驾!”马鞭挥舞,马蹄翻飞,一队人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城街道疾驰。

    冬日的街道行人不多,还算宽敞,行人见到这个马队的派头和穿者打扮,也都早就远远避开。

    尖帽、白皮靴、褐色大氅。这些是东厂番子的标准制服。

    躲避在两旁道路屋檐下的行人们惊惧地低声议论着。

    “怎么惊动了这帮煞神?”

    “怕是有大事件了。”

    “诸位,我可能是眼花了,但我刚好像看见了东厂那位二档头,欧阳权!他都动了,那必定是大案子。”

    旁边一人拍拍他肩膀,示意他闭嘴,然后指着街道上。

    四匹马连续奔过,马上乘客各抱着一杆旗帜,黑底白字,在北风中猎猎作响。

    旗帜上写的是:“钦差总督东厂官旗办事太监”!

    所有人都闭嘴了,眼神中更是充满了惊讶不解。

    钦差总督东厂官旗办事太监,就是弘治朝以前的“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为避弘治皇帝朱由校的名讳,本朝开始改做此名。

    这个名字有个更通俗的叫法:钦差掌印太监,或者叫“提督东厂”,任谁见了,也得恭恭敬敬叫一声:厂公!

    “我的爷……是萧,萧厂公,他老人家亲自带队的!”

    “这得是多大的动静?”

    “不用说了,通天的大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