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繁体版

第七十六章 素手录书言

    平儿满脸通红,呛声道:“奶奶好没意思,说这等疯话,不过就一个孩子,有什么看上看不上的。”

    王熙凤调笑几句,又说道:“原先谁也想不到,家里会出这么一号人。

    老太太这心里就宝玉一个人,连我们二爷都是靠边站,可就宝玉那个厮混后宅的脾性,将来要想顶门立户可不容易。”

    平儿聪慧,王熙凤虽说了半截子话,她那里听不出意思,左右是看不上宝玉,替自己男人叫屈。

    可这话她万不敢接,她心性温良,只想安稳过日子,那些有的没的不是她这个身份该去管的。

    王熙凤又道:“这琮哥儿怎么说和二爷也是亲兄弟,这关系可是最亲的,将来怎么也是个助力。”

    平儿知道贾琮小时在东路院过得凄惨,好不容易到西府过上安生日子。

    要是给人当枪使了,纠葛到那些事里,往后在这大宅门中就险了。

    这平儿一向心地温良,虽活在精明狠辣的王熙凤身边,却待人以善,在府中素有好名。

    她和贾琮虽没太深交情,但对这個自小受人歧视的庶子有些同情,也知道这是个刻苦上进的孩子,不想他落在这些事中。

    这才又说了一句:“我看二老爷极器重他,看着比对宝玉还上心,琮哥儿看样子对老爷也是很感激,倒是我们这边平时没太来往。”

    王熙凤冷笑道:“你说的没错,老爷这样器重琮兄弟,琮兄弟感激老爷,将来必定也会偏着宝玉。”

    后面的话王熙凤并没说出来,因为不好对平儿说出口。

    自己那姑妈居然糊涂到拖了老爷后腿。

    就为了宝玉被老爷打了几下戒尺,就怂恿着老太太免了琮兄弟的孝道礼数,让他连荣庆堂都进不去。

    要是让贾琮知道了原委,老爷那边的情分只怕要折掉一半,到时候自己男人自会多了个亲兄弟帮手。

    ……

    康崇十年四月初四。

    一大早晴雯就煮了一锅皂角水,帮贾琮将头发细细洗过,用了好几块棉布,将头发上的水抹干晾过,然后再用篦子细细的梳理。

    贾琮刚被洗过的头发乌黑发亮,透着淡淡的草叶清香,晴雯梳头的动作轻柔,一手拿稳篦子,另一受拢着梳开的头发。

    贾琮想到当初芷芍就是这样给自己梳头的。

    晴雯望着镜子中贾琮眉目如画的隽秀脸庞,水灵灵的双眸含着笑,手中的动作愈发温柔。

    明天贾琮就要去青山书院录名,各人的行李都收拾好了,屋子里整齐的推了四五个箱笼。

    五儿从院子进来,看见晴雯的样子,噗嗤一笑:“你给三爷梳头就好好梳头,盯着镜子发痴干嘛。”

    晴雯红着脸对五儿做了个鬼脸:“说的好像你从来不对三爷发痴一样。”

    贾琮笑笑只当没听到,两个刚开窍小女孩的小心思而已。

    五儿小脸一红,又对贾琮说道:“三爷,我把雪藕和药草都收拾过,今天还能给林姑娘熬一次白玉汤,明儿我们去洛沧山就不能做了。”

    白玉汤是五儿给这药膳起的名字,不算雅致,好在形象好记。

    “嗯,你今天送过去,把做法告诉紫鹃,林妹妹想吃了,可以让紫鹃告诉厨房去做。”

    “你这几天去的时候,林妹妹气色好些了吗?”

    自从那次和探春一起去看了黛玉,后来贾琮便没再去过,他又去不得荣庆堂,已经又一段时间没见过黛玉。

    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在去书院之前节外生枝,给自己和黛玉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总之以后的日子来日方长。

    “林姑娘气色好多了,看起来竟比病之前看着都好,三爷这白玉汤竟然有这种奇效。”

    “这白玉汤能润肺养阴,对咳血有疗效,却不会有什么奇效,又不是什么灵丹妙药。”

    “林妹妹最近心情怎么样?”

    “林姑娘最近心情挺好的,每次见我过来都笑眯眯的,还说不少话呢,每次过去都看见她在写字,桌子上都摞了一叠纸。”

    “白玉汤是用药材和雪藕熬的,本就补气,你每次都是晚间送去,林妹妹一向瘦弱,这晚食是最能养人。

    也可能是林妹妹最近心情好了,心为百病之源,心情好了气色自然就好。”

    听见外面院子中娟儿的声音:“林姑娘,紫鹃姐姐,好。”

    “你们三爷在家吗?”

    贾琮赶忙让晴雯挽好发髻,迎了出去,见黛玉在院子里亭亭玉立的站着,身后跟着个绿衣红袄的俏丽丫鬟,正是黛玉房里的紫鹃。

    五儿说的没错,黛玉的气色的确好了很多,脸色带着红润,如暖玉映霞,皓月晕辉,楚楚动人。

    “林妹妹怎么来了,身体都大好了吗?”

    “谢谢琮三哥每日让五儿送药膳过来,如今都大好了,紫鹃把东西拿来。”

    贾琮见见紫鹃手中拿了个湘妃竹的小书匣,黛玉从里面拿出两本崭新的蓝面线订书。

    黛玉眉眼间晕着微笑,说道:”上次琮三哥送我的字很喜欢,这两本手抄就当回礼送给三哥。”

    “这是父亲当年读书时依着自己的心得,写的一些四书注释,小时候父亲教过我四书,我从南边来的时候带了父亲这本手札在身边。

    闲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就当见了父亲一样,琮三哥这就要去书院上学,这些应该会用得着,就手抄了一份送给三哥。”

    原来五儿说每次去送药膳过去,黛玉都在那里写字,原来就是在抄这份东西。

    这两本手抄很厚实,翻开一看里面都是细密娟秀的手书,黛玉抄起来可要花许多功夫,贾琮心中一阵暖融融的。

    静庵先生送过他一本四书集注,虽然珍贵,但以柳静庵这样的身份,这本集注大抵是从治学的角度来写,非专供科举实用而作。

    贾琮昨日摘读了一遍,其对科举应试,确有高屋建瓴的指引,发人深省,作为学问奠基是再好不过,但并不是完全迁就科举应试而作,

    而黛玉送他的这份手抄,却是探花郎林如海读书科考时的读书体悟心得,一字一句都是以科考为路径根由。

    林如海当年能摘得探花之名,就证明他的读书体悟心得有多么精炼高明,这手抄本简直就是科考的通关秘籍。

    黛玉幼承父教,满腹诗书,自然懂的这份手抄对贾琮的作用,这份礼也送到了他的心里。

    贾琮一脸感激:“贾琮多些林妹妹厚意,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妹妹这册抄本。”

    黛玉微笑道:“琮三哥无需客气,自盼三哥此去日日进益,早日蟾宫折桂。”

    整个贾家,明明已江河日下,却人人在富贵迷梦中不愿自拔,也就贾琮会珍视这份东西。

    要是换成宝玉贾琏之流,只会当成禄鬼的腐言和垫桌的废纸。

    清芷斋中修竹篁篁,春阳融和,映照着院中两个秀挺如玉的人儿,时光一片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