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搞钱的我,先搞起了对象
繁体版

第18章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沈妙玲给外界的感觉像是个戏痴,她在公共场合表达的所有信息都是关于作品的,你觉得她本身就是如此,还是团队做的人设?”

    这一点是林易一直拿不定主意的地方,所以先抛出来和米扬探讨。

    “是不是本身如此我不知道,但人设大概率是专门研究过的。”米扬悠悠说道。

    沈妙玲对外形象太统一了。

    短时间可以理解,但是十年来一直如此很像专门为之。

    这是团队根据艺人的风格、未来发展方向和市场等等综合决定的人设。

    林易用食指一下一下敲击方向盘,脑中不停分析这其中的关系。

    艺人的情况现在是无欲无求,想要撬动她来就必须制造一个需求点。

    一个她非常在意的需求点。

    “一个眼里只有电影的戏痴人设,去国际舞台转了一圈后灰溜溜的回来,团队最担心什么呢?”

    “观众对她的演技质疑?”米扬接话。

    “所以回国后第一年什么作品都没有,她在挑剧本,第一个作品她是奔着拿奖去的。”林易补充。

    这样捋下来似乎通顺了许多,他也渐渐找到了思路。

    “她需要这个奖证明自己的演技没问题,依然是那个文艺片女王。”米扬跟着林易的思路分析着。

    说到这里,两个人都沉默了,各自盘算着。

    林易想到了什么,突然拍了一下方向盘。

    “不对不对......”

    “什么不对?获奖吗?”米扬的思路到这里卡壳了,无法再推演下去,她不知道林易突然冒出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此时正赶上红灯。

    林易扭头笑着对米扬说:“不对的地方可太多了!”

    不等米扬反应,林易奸诈一笑。

    “我知道怎么聊了。”

    ......

    沈妙玲的个人工作室位于郊区的一处文化园中。

    院内文化气息浓厚,许多艺术家的工作室都开在这里,但艺人工作室只此一家。

    米扬已经和对方打好招呼。

    两人到达后,沈妙玲的经纪人田娜已在门口等候多时。

    由她带领着,林易二人进入了一楼的茶室。

    不一会儿,身穿便服的沈妙玲抱着一只布偶猫进来。

    她并没有化妆,给人的感觉很亲切,丝毫没有明星架子,更像是个身材管理良好的普通人。

    在车上的时候米扬告诉林易,沈妙玲的团队,她本人既是艺人又是经纪人,而挂着“经纪人”头衔的田娜,更像是沈妙玲的助理。

    众人落座,田娜开始沏茶。

    “先介绍一下,这是我团队新来的同事林易,今天我们带来的方案就是林易写的。”

    沈妙玲对林易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林易打开电脑,正式开始了沟通。

    他先是简单讲了一下关于内容的部分,给艺人团队展示了这次的主题。

    米扬已经贴心的做了修改,他们下的那些勾子并没有让艺人看到。

    林易讲的时候,沈妙玲虽然很礼貌的听着,但是注意力一直在猫上。

    这个案子并没有勾起她的兴趣。

    林易停下后,经纪人田娜看了眼一心逗猫的沈妙玲,对二人说道。

    “挺好的,但是没什么特色。”

    婉拒的标准模版。

    林易喝了一口茶,笑着开口:

    “先等一等,我还没讲完。”

    田娜非常礼貌地给他续了一杯茶。

    “好的,但是姐姐一会儿还有事,她先去忙了,后面的部分我自己听。”

    语气虽然客气,但意思是直白的。

    不感兴趣,就不要浪费艺人的时间了。

    见沈妙玲抱猫要离开,林易赶紧补了一句。

    “稍等一下,我想聊一下关于您转型的问题。”

    这话一出,不但经纪人和沈妙玲愣住了,连米扬都懵了。

    米扬不停对林易使眼色,想让他注意自己。

    什么情况?

    好好的转什么型啊?

    “我希望这次节目能帮您成功转型。”林易无比认真地说道。

    林易开口后,田娜一直看沈妙玲的反应,见她没有继续离开后才开口。

    “不太明白你说的什么意思。”

    林易对一旁挤眉弄眼的米扬眨眨眼,一副“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的表情,但嘴上却是继续大放厥词。

    “沈老师的标签太牢固,如果按照这个方向继续发展,很快就会没有戏拍了。”

    米扬坐不住了。

    林易是来谈合作的,还是来戳艺人肺管子的?

    这是在争取合作吗?

    怎么有脸给她做“放心”表情的?放心的谈崩吗?

    但嘴长在林易头上,她现在也缝不上那人的嘴,只能干着急。

    林易全部注意力放到沈妙玲身上,根本没看到米扬一副要爆炸的表情。

    之前他和米扬都认为沈妙玲去国际发展有隐情,是因为某些原因被迫拍的商业片。

    但今天在车上和米扬捋思路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问题。

    拍商业片有什么不好?

    片酬是文艺片的好几倍,好的商业片口碑和票房也是文艺片不能比的。

    商业片也可以拿奖,也有演技可言。

    会有艺人团队把自己放在一个文艺片的篮子里,活活逼死自己吗?

    沈妙玲的标签太深了,对观众来说深,对片方资方来说一样深。

    她既然去国际能接商业片,就说明在国内她也能接。

    但是为什么一部都没有?

    说明她没有碰到过合适的,再大胆点猜测,商业片可能根本不会来问沈妙玲。

    沈妙玲这个名字已经和文艺片深深地捆绑在一起。

    她现在三十多还能拿文艺片女一的本子,再过五年呢?再过十年呢?

    文艺片能有几部是拍四五十岁大女主的?

    她拍哈?

    为了以后不饿死,她只有转型一条路可走。

    但是因为某些不知名原因,她在国外商业片的转型之路并没有成功。

    大大的失败了。

    这就是林易找到的,沈妙玲的需求点。

    沈妙玲放下猫,拍了拍它肉乎乎的屁股,让它自己去玩。

    之后她弹了弹身上的猫毛,进屋后第一次开口。

    “你为什么觉得我需要转型呢?”

    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让人看不出态度。

    “我大胆猜测你去国际发展目的就是转型,在国内很难接到商业片的邀约了。”林易毫不掩饰地说出心中猜测。

    田娜紧张地看着沈妙玲,此刻她很想反驳,这种事情是不能乱说的,这是她们的隐私。

    但只要沈妙玲开始说话,就代表之后的事情她要自己来谈了。

    这是她们合作十几年培养的默契。

    沈妙玲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饶有兴趣的问道:“你怎么帮我转型?”

    林易镇定回复:“你不能逃避在国际失败的那段经历,想转型就围着那一部分做文章,你自己敢碰,那一块伤疤才能掀过去。这次回来之后为了挽救口碑,你再次通过文艺片获奖,从某些角度讲挽回了自己的声誉,但是从长远讲你把自己的路又一次堵上了。”

    国际舞台失败后,她再次回国通过文艺片获奖,更加印证了国内片方资本认为她无法胜任商业片的判断。

    就算敢用她,也不会是一个好的番位。

    这对于刚刚拿到影后的沈妙玲来说肯定是无法接受的。

    但是她越不早些开拓戏路,之后就越困难,局势就像是个死循环。

    沈妙玲冷笑一声,表情也变得不好了。

    “你既然已经认定我把路堵上了,又何谈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