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生一念灭
繁体版

第17章 天降巨石

    穹顶和墙壁上也有壁画,画面中部是一个绿波浩渺的七宝池,雕栏环饰,各色莲花盛开。佛及菩萨坐于莲花之上,面目慈祥;池中童子嬉戏玩耍。宝池上端,碧空晴朗,彩云缭绕,化佛腾空,飞天起舞,天花乱坠。宝池下方,乐师演奏着各种乐器,舞伎宝冠罗裙,跳着西域的胡舞。整幅壁画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极乐世界的景象。

    端木依云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前方不远处应该就是后室了。突然,前后数十丈丈范围之内的墓道顶全部垮塌下来。几百块石块瞬间掉落,端木依云猝不及防,伸出双手将头顶降落的一块一米见方的巨石奋力撑住,随着咚咚咚的声音,其它巨石落地,整个墓道都震动起来,头顶的灰尘也簌簌落下。

    端木依云双手都微微颤动起来,头上也渗出了轻汗,她想将这块重达数千斤的巨石奋力扔出去,然而手上的劲却越来越小,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

    她知道一句话叫“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说不定此时在头顶的巨石上,摞上一根稻草,自己真就被压垮了。她没想到自己会处于这么艰难的境地。

    她觉得自己太大意了,也佩服起修建这座陵墓的工匠,防盗措施相当到位,让人防不胜防,单这一段墓道顶上镶嵌这么多巨石,就令人意想不到,普通的盗墓者即便能走到这里,也必死无疑。

    她咬紧牙关,凭借一股一定不能倒在这里的信念,继续坚持,多次试着将这块巨石扔出去,然而都没能做到。

    她全身上下气血翻涌,也许逆境真能激发人的潜能,随着咬牙坚持,慢慢地,她感觉头顶的巨石好像在变轻,身体里的元气调动也慢慢顺畅了,体内的毒素也在慢慢减少,也许正是这种压力,使自己身体的机能都完全调动了起来,随着奔涌的气血,将刚才吃的解毒丹带到了全身各处,才加速了毒素的化解。

    头顶的巨石感觉越来越轻,现在她奋力一扔,肯定能挣脱窘境,但她不想这么做。她要在这种压力之下将身体里的毒素彻底清除。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端木依云在坚持。

    墓道外面,岳灵山浑身湿透,刚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将他浇成落汤鸡。时间已经过去了好久,端木依云还没有出来,他有点焦急。

    也后悔当初为何向端木依云提起《兰亭集序》,后悔随她一道来这里。端木依云刚进墓道,就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是自然现象还是象好多传说当中那样,这座墓葬碰不得。

    他也经常看书和电视,知道乾陵历史上经历过几次疯狂的盗掘。

    第一次是唐末造反大军领袖黄巢,他调动40万士兵,跑到梁山西侧开始挖掘。这些人都是农民出身,对铁铲铁锹的运用熟练得很,不久,就把半座梁山铲平了,因此留下了40米深的“黄巢沟“。

    但是,乾陵就像是根本没有入口一样,后来,唐王朝军队集结向长安发起反攻,黄巢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空手而逃。这位自称是书生的黄巢愚蠢之极,他根本知道乾陵是坐北朝南的。也就是说,他挖错了方向。

    第二次就神奇了,是五代十国的温韬,他在耀州担任刺史时,用了7年时间就盗了唐代18座皇陵中的17座,从而获得盗墓祖师的称号。

    只剩下最后一座乾陵,温韬率领军队曾三次上山试图挖掘乾陵,然而三次都被诡异的天气给阻拦了,只要温韬靠近乾陵,就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而当温韬撤到山下,天立马就放晴了,万里无云。三次下来,温韬心有余悸,从此放弃了对乾陵的发掘。

    第三次是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将军孙连仲盗挖。他带领部下,学着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在梁山上埋锅造饭,安营扎寨,用军事演习作幌子,黑色炸药炸开墓道三层竖立石条,正准备进入时,突然冒出一股浓烟,盘旋而上,成为龙卷风,顿时天昏地暗,走石飞沙,七个山西籍士兵首当其冲,立即吐血身亡,其他人哪里还敢再向前,惊恐地跑了出来。

    据说,孙将军的一个团生还者寥寥。当地人流传“因武则天是山西人,他最恨老家的人来掘她的墓,所以那七个山西兵必死无疑。”就这样,乾陵终于躲过最后一劫。

    想想这些,岳灵山愈加后悔,为什么来这种地方呢?为什么要取《兰亭集序》呢?想想其他法子不行吗?为什么要这么贪婪呢?

    岳灵山心中不停地自责,他被黑夜吞噬在无尽的黑暗中,但此时他好像一丝恐惧的情绪都没有了,只是一味地担心着端木依云的安危,他在墓道口不停地踱步,焦急地等待着端木依云。

    墓道中,端木依云从容了许多,她调整调整石头的重心,单手举住巨石,另一只手从芥子袋中又取出一粒解毒丹,送入口中。

    解毒丹迅速被血液带到全身各处,身体状态越来越好,慢慢恢复到了没中毒之前的状态。到最后,她甚至能单手将巨石抛起,然后轻松接住,她知道自己中的毒被完全解掉了,她将巨石抛向远处,恢复恢复了酸麻的胳膊和双腿,往后室走去。

    现在她再也不敢大意,打起十二分精神,每迈一步都小心翼翼,直到走进后室,再没危险的情况发生。

    在后室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座巨大的石椁,石椁坐落在石床之上。那石椁象一座微缩的宫殿,面阔三间,表面为立体减底浮雕,长约4.5米,宽约3米,高约3.5米。

    瓦当、滴水、勾头,装饰于椁顶,门窗在石椁正面,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在椁外四面。正、侧面有武士,飞天在正面上部。

    两座石椁最大的不同的是左边的石椁顶部有一条大展双翼的鎏金赤龙,雕刻地雄壮有力,仿佛随时都要腾空而起。右边的石椁顶部有一只鎏金凤凰,单脚着地,双翼微开,也像随时要遨游天际一般。

    在这两个棺椁中就躺着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