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
繁体版

第十二章仪器

    “接下来,我说一些无关历史的仪器”,邹学明笑着说,“让你们知道我们机械设计可以用在方方面面,而且来源比较早。

    最早在于新石器时代,人们打磨石头和骨头为己所用,后来慢慢扩大范围,陶器制造也属于机械设计的开始,因为凡是能用的材料都可以用做机械设计。原始社会人类发展了杠杆原理,进行长棍抬重物分担总重力。

    后来,许多遗址都有发现人类对球或圆形的便利性应用,比如石料的运送等。青铜器的出现让机械设计面更广了,量器可以分力等等。冷兵器时代随着铁的冶炼成功,青铜器不再仅限于储存实物,也因为力的压强可以切割实物,这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打磨工具时,就已经用到。而青铜器的不耐高温让铁更受欢迎,而硬度较大,所以越高级的将领的含铁量越高。

    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人们不再局限于青铜器,秦国一统天下,铁制品的兵器被重新应用,大量的铁用于农业生产,而少部分铜做为货币等流通于世。但是,还有部分青铜器被民间流传。而将铁用于耕地有利于机械生产,况且随着金的出现,铜钱的地位也下降,普通民众都可以接触到铜。但是农业的发展,让生产力得到发展。

    ‘文景之治’时,休养生息政策让农业发展很快,灌溉技术有了发展。那就是流体力学的普遍应用,人们不再靠天吃饭,学会改造环境,水车灌溉的作用是将动能转化成机械能,再改变流体,变为动能。从牛的地位可以看出铁已经在田地耕种中占有重要地位。铁不再局限于君王和将领的兵器,而推广于农业。农具的设计也是机械设计变得具体化,而墨家机关的传承更是为机械设计增添了神秘色彩。

    这里简单说说阿峰没说到,也涉及的天文领域。

    地动仪是中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

    张衡初造地动仪的时间不详,复造于汉顺帝阳嘉元年也就是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也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运用科学手段来测定地震方向的器具。

    地动仪有八个方位,它们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每个方位上均有含龙珠的龙头,在每个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张衡所处的汉朝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邓太后摄政的永初元年也就是公元107年,到汉安帝延光四年也就是公元125年,的十八年间,几乎年年大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四十二个郡国,引起地裂山崩、房屋倒塌、江河泛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也就是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当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七百多年。

    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也就是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当时在京师也就是今洛阳,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奇怪地动仪不灵验。没过几天,陇西也就是今GS省天水地区,有人快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开始对张衡的高超技术极为信服。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但由于历史久远张衡地动仪已经失传,没有留下实物与图样只留下一些简略的文字记载。

    现代以来中外很多人为复原张衡地动仪做了很多努力,在历史文献中新发掘出了一些关于张衡和他的地动仪的文字记载。

    南朝范晔也就是生于398年,死于公元445年),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其中,《后汉书·张衡列传》记载候风地动仪共196字也就是说,‘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晋袁宏生于公元328年,死于公元376年,的《后汉纪·顺帝纪》记载候风地动仪的话就是,‘衡作地动仪,以铜为器,圆径八尺,形似酒樽,合盖充隆,饰以山龟鸟兽。樽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方兆龙,首衔铜丸,蟾蜍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樽中,张讫,覆之以盖,周密无际,若一体焉。地动摇樽,所从来龙机发则吐丸,蟾蜍张口受之。丸声震扬,伺音觉知,即有龙机,其余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起从来也。合契若神,自此之后,地动史官注记,记所从方起。来观之者,莫不服其奇。’

    西晋司马彪出生不详,死于公元306年,在《续汉书》记载候风地动仪的话是‘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其盖穹隆,饰以篆文;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其牙发机,皆隐在樽中,周密无际,如一体焉。地动机发,龙即吐丸,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馀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丽。自古所来,未尝有也。’也是取自北宋的李昉所著《太平御览·工艺部》。

    对于三个记载候风地动仪的史书,《后汉纪》比《后汉书》早约69年,《续汉书》比《后汉书》早约139年,从记载的原始性看,《续汉书》优于《后汉纪》,《后汉纪》又优于《后汉书》。

    地动仪的最重要的作用是记录地震,那么关于它的记录有迹可循。

    一些科技史著作声称,张衡在公元132年制造的‘候风地动仪’能够准确记录地震,比西方第一台地震仪也就是由意大利人路吉·帕米里制造于1856年,早了1700多年。

    主要原理是什么呢?请听我说。

    据学者们考证,张衡在当时已经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都柱’实际上起到的正是惯性摆的作用。同时张衡对地震波的传播和方向性也一定有所了解,这些成就在当时来说是十分了不起的,而欧洲直到公元1880年,才制成与此类似的仪器,比起张衡的发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关于地动仪的结构,流行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王振铎模型也就是公元1951年,即‘都柱’是一个类似倒置酒瓶状的圆柱体,控制龙口的机关在‘都柱’周围。这一种模型最近已被基本否定。另一种模型由地震局冯锐也就是公元2005年,提出,即‘都柱’是悬垂摆,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这就在即《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说的‘关’,地震时,‘都柱’拨动小球,小球击发控制龙口的机关,使龙口张开。另外,冯锐模型还把蛤蟆由面向樽体改为背向樽体并充当仪器的脚。该模型经模拟测试,结果与历史记载吻合。那么,地动仪的内部结构究竟什么样子,有不少学者对此作过探讨。早在南北朝时,北齐信都芳撰《器准》,隋初临孝恭作《地动铜仪经》,都对之有所记述,并传有它的图式和制作方法。可惜的是唐代以后,二书均失传。今人的研究则以王振铎之说影响最大。王振铎根据前人的猜测,讨论了地动仪内部可能有的各种结构,最后推断都柱的工作原理与近代地震仪中倒立式震摆相仿。具体说来,都柱就是倒立于仪体中央的一根铜柱,八道围绕都柱架设。都柱竖直站立,重心高,一有地动,就失去平衡,倒入八道中的一道。八道中装有杠杆,叫做牙机。杠杆穿过仪体,连接龙头上颌。都柱倾入道中以后,推动杠杆,使龙头上颌抬起,将铜丸吐出,起到报警作用。地动仪用精铜制成,圆经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表面作金黄色,上部铸有八条金龙,分别伏在东、西、南、北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龙倒伏,龙首向下,龙嘴各衔一颗小铜球,与地上仰蹲张嘴的蟾蜍相对。地动仪空腔中央,立一根铜柱,上粗下细。铜柱周围有八根横杆,称为‘八道’,各与一龙头相连。铜柱是震摆装置,八道用来控制和传导铜柱运动的方向。在地动仪受到地震波冲击时,铜柱就倒向发生地震的方向,推动同一方向的横杆和龙头,使龙嘴张开,铜球下落到蟾蜍嘴中,并发出响声,以提示人们注意发生了地震及地震的时间和方向。一颗珠子放在平台上,如果将哪方稍微往下一按,珠于就向哪方滚动。又如我们点亮一支蜡烛,将它放在一张不平的桌子上,它总会向低的一方倒。地动仪就是根据这些简单的原理设计的。地动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只不过太远了人就感觉不到了,但地动仪能准确地测到。但是中国科学家认定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应该是‘悬垂摆原理’,即地动仪是利用了一根悬挂柱体的惯性来验震的,而非当今历史教科书所说的在仪器底部简单地竖立一根直立杆。

    至于地动仪的结构模型,那就有说法了。

    王振铎的推断得到了广泛赞同。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张衡地震仪模型,就是根据王振铎的设计复原的。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从文献角度来看,汉代字书《释名》解释‘柱’,说‘柱,住也’,表明柱字原义是建筑中不动的支撑件。由此,倒立摆结构不得称‘柱’,只合称锥。‘都’是集总之义,说明不是孤柱,应该还附带八套机关,而立锥却只能是光杆。这样,仅由‘都柱’这一名称来看,倒立摆之说也不能成立。地动仪的历史资料,最著名的是《后汉书·张衡传》中的记载,虽然只有196个字。早期的复原工作都是据此开展的。冯锐的课题组把资料的考证和利用扩大到《续汉书》、《后汉纪》等古代文献,但相关文献的总字数也不过231个。这些资料,使他们复原的史料根据更加充分。

    后汉书记载为‘员径八尺’。‘员径八尺’是有不同的解释的。一段时期的主流解释说,说了一句,员是通假字。员径实际上是圆径。就是如今说的圆的直径。尽管这种解释相当流行,但是,在考古发现放置候风地动仪的房基只有九尺宽以后,人们已经不再认为地动仪是一个庞然大物了。

    员字的本意是周围。员径是周围的一圈的意思。我们常常使用的‘幅员辽阔’这个词就是这个含义。这样一来,员径八尺的地动仪实际是周围八尺。可能暗合一尺一龙。看来这八尺不是信手拈来的。如果唯有这个八数和八龙无关,其余的都和八龙相关,这真有些说不过去。八尺是记载中的数值,那个尺是当时所使用的尺子。大概那时的一尺相当于如今SI制的23厘米多一点。因此八尺大概折合当今的59厘米的样子。这是一个确切的基数。以下为原内容。实为误也。

    ‘圆径八尺’,‘圆径’是圆周长,不是圆半径。圆周长八尺折合185公分,直径为60公分。这样大的仪器是合理的。首先,我国最早的数学书籍《周髀算经》也就是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记载圆周率是‘径一周三’,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认为‘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而把圆周率推算到3.1416,世界领先上千年。可见,现今和汉代对圆形各部术语不同,如今的圆周长当时叫做‘圆径’、圆半径当时叫做‘圆周’;其次,一般是先制作仪器,之后根据仪器大小建筑专用安置房间。1975年,HEN省考古队在LY市南郊,发掘出土了一座搭建在山坡上的建筑。这就是建于东汉建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5年,著名的灵台。灵台是古时帝王用来观天象,占幸运,卜吉凶的高台建筑。经资料考证‘张衡地动仪’也曾经放置在这里,并进行过地震观测。该建筑室内只有2.2米见方,地动仪若是半径八尺换算一下是1.85米,放进去就没有活动余地了,显然不合适,应该另建更大的。若直径是60公分,只占地面总面积的九分之一,还有很多空间,可放些配套设施,如计时刻漏等;再次,任何器具以用为本,在完成功能的前提下又利于制作和操作,体积尽量小,不是越大越好。地动仪直径1.85米实无必要,而直径是60公分,无论是制作、搬运、安放、操作、观察等都方便。

    ‘中有都柱’,指正中有都柱。‘都柱’是专用名词。当时从西方传入一种杂技叫‘都卢’,在张衡的《西京赋》里描写西京热闹景象时就有‘都卢寻橦’,说的就是这种杂技,‘寻’是攀援,‘橦’是柱子,演员在柱子上攀援表演惊险动作。演员使用的柱子就叫‘都柱’。都柱有两种,一种是上下端固定的,一种是上端固定下端游离,可自由摆动,后者表演难度更大。如今仍有该项目叫‘爬杆’。都卢是音译,而都柱则是本地名称。就像‘坦克’是外语音译,而其各种部件如履带、炮塔等,就用本国名称了。测定地动必须有个相对不动的物体,动体和不动体之间产生压力带动仪器活动。张衡设计地动仪时一定由此出发寻找目标,他在观看都卢表演时受到启发,或者进一步做了实验,晃动周围立柱时悬吊的都柱相对不动。因此利用了都柱原理。

    首先,就是都柱。候风地动仪最主要的部分就是都柱。其结构未知。仅从外形看应该是一个柱子。这是毫无疑义的。关键是那个柱子如何候风。当它候到来风之后又是如何知会关去发机的呢。把它仅仅想成一个粗大的柱子是不是太天真了。都字的一个解释是‘天子所宫曰都。’可以理解为‘那个谁都管的‘头头’住的地方叫都’。如果地动仪的主管是候风‘君’,它住在那个地方是不是可以叫‘都’吗?如果候风君的宫殿是一个柱子的外型。把它叫‘都柱’应该没有不可以的地方。以前解释都柱为‘大柱子,粗大的柱子’,这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都柱看上去确实又高又粗这里相对来说的。就像你看见某处的一个水塔或带有除尘的大烟筒。你一定不会反对水塔里边有提水的动力设备,不会反对烟筒里边有除尘、降低有害气体的净化设备。这样你也不会反对都柱里边有候风设备。又见‘宫曰都’之宫乃一统称。故知都柱绝非一实芯吊柱也。都柱居中因‘中有都柱’。因此推知其里必有候风设备。

    其中,都,大也。天子所宫曰都。而柱,也是直立之木曰柱。引申凡直立着皆曰柱。如河中之山曰底柱。筝之支柱曰筝柱。那么宫,则是垣内群室之总名。古者周垣之内统名曰宫。然后中,也是不偏之谓中。口象四方,一竖界其中。央四方之中曰央。

    由于地动仪只是记录了地震的大致方向,而非记录地震波,所以相当于是验震器,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地震仪。张衡发明的地震仪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测报地震的历史。对此,长期以来中外科学家一直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它是利用惯性原理设计制成的,能探测地震波的主冲方向。在科学技术还很落后的2世纪初能做到这一点,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它和国外类似的地震仪相比,早了1千多年。

    近代的地震仪在公元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和张衡地动仪基本相似,但在时间上却晚了1700多年。

    中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公元1930年由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BJ鹫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中国地震台由一个发展到几百个,已拥有全国基本台网,大地震速报台网,都可以由地震仪记录下来,并报送到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使中国地震观测技术处于世界前列。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地震仪由意大利科学家卢伊吉·帕尔米里于公元1855年发明,它具有复杂的机械系统。这台机器使用装满水银的圆管并且装有电磁装置。当震动使水银发生晃动时,电磁装置会触发一个内设的记录地壳移动的设备,粗略地显示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强度。

    第一台精确的地震仪,于公元1880年由英国地理学家约翰·米尔恩在日本发明,他也被誉为‘地震仪之父’。在帝国大学的同事詹姆斯·尤因和托马斯·格雷的帮助下,约翰·米尔恩发明出多种检测地震波的装置,其中一种是水平摆地震波检测仪。这个精妙的装置有一根加重的小棒,在受到震动作用时会移动一个有光缝也就是一个可以通过光线的细长缝的金属板。金属板的移动使得一束反射回来的光线穿过板上的光缝,同时穿过在这块板下面的另外一个静止的光缝,落到一张高度感光的纸上,光线随后会将地震的移动‘记录’下来。大部分地震仪仍然按照米尔恩和他助手的发明原理进行设计。科学家将继续通过研究地壳的移动和摆锤的摆动的关联性来探测地球的震动。

    公元1906年俄国王子鲍里斯·格里芩发明了第一台电磁地震仪,在这台机器的设计中,他利用了19世纪由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提出的电磁感应原理。法拉第的感应原理认为磁铁磁力线密度的改变可以产生电荷。在此基础上,格里芩制造出一种仪器,可以在感受到震动时将一个线圈穿过磁场,产生电流并将电流导入检流计中,检流计可以测量并直接记录电流。电流随后移动一面镜子,如同米尔恩所制作的引导光线的金属板一样。这个电子装置的优点在于记录器可以放置在实验室里,而地震仪可以被安放在比较偏僻的的可能会发生地震的地点。

    20世纪时,核能测试检测系统的出现促进了现代地震仪的发展。尽管地震会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直到地下核爆炸的威胁促使世界性的地震监测仪网络也就是WWSSN,于公元1960年建立后,地震仪才被大规模地投入使用,在60多个国家共设立了120多台地震仪。

    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普雷斯·尤因地震仪使研究者能够记录长周期地震波,地震波在相对较慢的速度下传递很长时间。这种地震仪使用的摆与米尔恩模型中所使用的类似,不同的是使用一条有弹性的金属线代替枢轴支撑加重的小棒以减少摩擦。战后还对地震仪进行了以下改进,引进自动计时器使计时更加准确,使用狮子读出器,可以将数据放入计算机中进行分析等。现代地震仪最重要的发展是应用地震检波器组合。这种组合,有些由几百个地震仪组成,都连接到一个单独的中心记录器上。通过对不同地点产生的地震波图的进行比较,研究者可以确定震中位置。

    记录地震波的仪器称为地震仪,它能客观而及时地将地面的振动记录下来。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件悬挂的重物的惯性,地震发生时地面振动而它保持不动。由地震仪记录下来的震动是一条具有不同起伏幅度的曲线,称为地震谱。曲线起伏幅度与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的振幅相应,它标志着地震的强烈程度。从地震谱可以清楚地辨别出各类震波的效应。纵波与横波到达同一地震台的时间差,即时差与震中离地震台的距离成正比,离震中越远,时差越大。由此规律即可求出震中离地震台的距离,即震中距。值得注意的是,地震仪只能用于测量地震的强度、方向,并不能用于预测地震。

    一般用于研究初次和二次震动,测量移动速度最快的地震波。这是因为这些地震波移动速度太快,短周期地震仪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就能完成一次摆动;它同样能够放大记录下来的地震波图,使研究人员能够看出地壳瞬间运动的轨迹。

    使用的摆锤一般需要20秒左右的时间完成一次摆动,可以用来测量跟随在地壳初次和二次震动后的较缓慢的移动。地震检测仪网络使用的就是这种类型的工具。

    记载的地动仪发机原理是施关发机。整个记载说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都柱在地动仪中心位置,它是内部有结构的柱子。所谓的候风机件就在其中。牙机的延伸部分叫关,关注八道之内与候风部件接近。其之间的缝隙不足一毫米。地震波到来,侯风部件摆动到关的位置推动关移动触发牙机。产生机发吐丸的结果。这是其真正的工作原理。牙机可以做到这地震波波前到来时发机。理论上牙机的灵敏度可以做到一个几何点。其它发机方式都不是候风地动仪的。

    以下说法不对。请注意对比阅读。

    地动仪中有一根倒立的、重心较高的长木椎,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和倒竖一个啤酒瓶相似。当地震波传来时,仪器的底座起始的运动方向是指向震中,向相反方向的。由于本身的惯性作用,这时候木椎倒下的方向,就是指向震中的。木椎倒下触发了这个方向的一个杠杆,杠杆带动这个方向的一个龙头,龙头就释放了口中的木珠,从而指示了震中的方向。

    地动仪不能判定震中的距离和大小。

    关于地动仪还有切身体会。我们知道,当我们写字的时候,笔在纸上移动,从而留下了痕迹。相反,如果我们保持笔不动而纸移动,我们也可以在纸上留下痕迹。这种原理可以用来记录地震的波动情况。有些人会担心,当地震发生时,纸和笔都在动,如何可以精确的记录地震的运动情况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小试验。取一段长线也就是一米足矣,在线的一头系上一个重物,用手拿住线的另一头,将重物悬于空中,但是保持重物的低段刚好轻轻接触地面,然后轻轻的前后左右的摆动拿着线的手,你会发现重物的低端几乎不会移动。这其中的原理就是惯性。线一端已经随手的移动而移动,但是重物的一端由于惯性的作用,仍然保持在原处。也许移动的手会对重物的位置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已经通过长长的线大大地削弱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将纸放在下面,用一支可以书写的笔代替重物,我们就可以记录地震的波动情况了。

    事实上,为了记录更精确,平铺的纸可以用一个随着轮子转动的纸圈代替,这样,当地震没有发生的时候,笔会在纸上留下一条直线,当地面发生于此垂直的波动时,就会在纸上留下波浪状的记录。但是,问题是,无法记录与直线同方向的波动。但是,多个不同方向的设备可以削弱这些不利情况。随着科学发着,这些问题已得到解决。

    那么,地震仪是如何工作的呢?最粗糙的测试地震的方法是将不同高度的小圆柱体放在一个水平的平面上,当地震发生时,这些圆柱体会倒下。不同程度的地震会导致不同稳定性的圆柱体倒下。也就是说,当地震不强烈时,仅仅那些最不稳定的圆柱体倒下,而地震很强时,所有的圆柱体都会倒下。这只是简单的一个测试地震的方法,无法精确的记录地震的波动状况。因此,这种测试工具需要进一步改进。

    张衡通晓器械制造技术,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经过长期观察,肯定了地球是圆的,提出了宇宙无限的观点。从96年到125年间,中国境内发生过23次地震。当地震发生,人们求神饶恕时,科学家张衡却在冷静地思考,决心创造一种仪器,测知地震发生的方向,及时救灾。而后就发明了地动仪。

    从上面所介绍的浑天仪候风地动仪的构造即可得知,张衡掌握了很高明的机械技术。他的朋友崔瑗在为他写的墓碑中赞道,可以这么说,‘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前一句是道他数学天文学知识之渊博,后一句则是赞他制造的各种器物之神奇。其实,神奇是由于他巧妙地运用各种机械技术的结果。传说他当时还制做过两件神奇的器物。一件是有三个轮子的机械,可以自转;一件是一只木雕,能在天上飞翔。

    关于木雕,《墨子·鲁问》就有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列子·汤问》和《韩非子·外储说》都记载说,墨子本人也造过能飞的木鸢。这些木鹊或木鸢大概是一种鸟状的风筝。不可能是其他装有动力机的、如今日飞机之类的飞行器。因为当时还不可能有连续运行一日乃至三日之久的动力机。

    那么,你觉得机械设计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多了解一下?”邹学明好奇地询问纪晓夫,然后接着说,“如果好奇,我可以带你参观一下我们的实验室。真得很神奇,有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