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
繁体版

第十七章故事

    “该我了”纪晓夫说,“我这里补充一下科举制度的废除。公元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也就是公元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公元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公元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科举来自隋朝,经唐宋经义,到明清八股最后‘百日维新’的策论再至后来沿用八股等,在大学堂的建立后有了远赴外国求学的才子佳人。后来,民国的大学更是让教育普通化。

    那么,由于到今天为止,台湾仍未解放,民国和中国的历史还在书写。这里就不再提了。

    你们觉得怎么样?”

    纪晓明说,“太多敏感问题,这里不再说了。你们觉得呢?”

    “也对。”罗峰点点头。

    “同意。”邹学明淡淡地说。

    “我们聊一聊一些典故。这里我先起头比如夏朝的建立。”纪晓夫简单地说。

    “说说为什么由禅让制变为奴隶制。”纪晓明笑着说,并且对罗峰说,“阿峰,你说说怎么看?”

    “禅让来禅让去,还是自家人,可能启觉得麻烦,直接明确了自家的统治,从此家国天下为一体。”罗峰觉得很简单,爽直开口。

    “话不能这样说,它中间还出现自己女婿上位,这也为将来外戚干政王莽篡汉提供了灵感。”邹学明笑着说。

    纪晓夫说,“我不是让你们找灵感的。我觉得禅让制只是统治者的借口,目的还是让自己宗亲利益不受影响。娥皇女英的出现还没有那么明显的男女歧视,但是也是一种偏见,宁愿自己女婿继位,也不把品行端正的女儿抚上帝位,这是明显的男权社会。这为后来启明确自己家族群的男性上位者提供了条件。”纪晓夫说着心里不舒服。

    “当时的思想受到前人的限制,况且让女人当家的条件不允许。”纪晓明安慰道,接着又说,“重点是为什么要从禅让制改为奴隶制。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突然有了等级的划分。阿峰,你再想想。”

    “战争,产生的奴隶增多,所以有了多数服从少数的普遍现象。这在以前也出现,只是不太明显。”罗峰笑着说。

    “是剩余价值的产生,”邹学明简单地回答。

    “罗峰和邹学明说得都对,一个是直接原因,一个是间接原因。终究是利益团体的需求,更是一种进步的表现。这比杀了俘虏要文明一些,让他们产生劳动价值。推动经济发展。”纪晓夫说,“战争是男权掠夺领地的表现,而这在动物中也常见。也就是‘一山不容二虎’。领地的不断扩大,让原本的利益团体开始要求一种制度维护固有资产以及新增资产和未来资产。启还是具有前瞻性的,指定一个简单的条框让大多数人信服,为了取信于民,执法者都是自己的子嗣宗族让人觉得可信度高点。启肯定也让人觉得君权神授。神和统治者建立了更牢固的联系。”

    纪晓明笑了笑说,“对,差不多。那为什么会有商灭夏。阿峰,你来说说看法。”

    “还不是夏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死活。他这样的人能教出好儿子吗?众人对他和他的后代失望。另一位有众多拥护者的奴隶主上位,取而代之。这个夏桀和商纣王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是神话传说要求商灭夏,另一个是人人都想成神超越旧神是信仰的更替,更是一种复仇计划。这为后来的封神以及民间信仰提供了依据。”罗峰简单地笑着说。

    “矛盾的激化,对统治者依赖的转移,也就是求神无门,不如求自己的主人。”邹学明笑着说。

    “真简单,”纪晓夫说,“人都是有野心的,只是大小不同。三皇的变更让他们在挑战和扶持中反复确认,后来抓住机会成为领袖是成败得失而已。

    哥,你总是说朝代问题。怎么不说说爱情问题。”

    “爱情对女子影响很大,你没学过汉乐府中的‘女之耽兮’的结局。你刚才也说许多人将王朝的灭亡归咎于江山与美人的抉择。夏桀自己玩乐,加上动物都有爱美之心,从妹喜开始人们就开始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描述。夏桀也是被父君教育地很好的孩子,但是不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含义,被下人描述的假象迷惑。可能美女在当时是一种繁衍的臣服,让夏桀好大喜功,觉得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荒诞霸业,最终被有心之人抓住机会一跃而起,取而代之。至于妹喜是不是红颜祸水,那就看她自己对爱情的追求。后来神的批示就是用秦观的词‘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来警告世人。”

    “妹喜没有太多的语言介绍,但是苏妲己却是一种报复心理。部落首领的女儿由当初的复仇到后来沦落为爱情的奴隶更是一种矛盾。”罗峰认真地说。

    “专心搞事业的女人是不可能不想成为王的妻子的,那意味着地位与待遇的提高。为了自己的爱情长久,她们也是要做到与君常伴的。这些女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美却有藏在骨子里的自卑,因为从小被夸美,害怕出现另一个更美的人将自己比下去,更突出她们的可悲性,受到当时的环境影响只想依附于君王,而害怕君王的权利和威压,更无军功在身,无法让君臣一心,最终导致君王的错出现美人这个弱势而攻击。”邹学明小心翼翼地说,接着望向纪晓夫。

    纪晓夫冷冷地说,“什么江山美人,男人不能是美人吗?早在先秦时期,男人就被当美人送给秦太后。美人只是转移注意力的一个棋子而已,用于不用在于君王和当权者。”

    纪晓明笑着说,“可能君王只是想告诉世人自己江山美人都可得。用美人的交配权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国力强盛。”

    纪晓夫说,“男人心,海底针。谁知道爱美人又爱江山的君王都是怎么想的。”

    “那不一定,抓住男人的软肋,往往迎刃而解。”纪晓明笑着说,“隋文帝的老婆就可以让男人害怕,又听她的话。没有门当户对和娘家的支持,不可能成就佳话。早在古代就开始记录爱情,到了秦汉开始平民的爱情。也就是帝王之外的普通人都可以追求爱情。而绝大多数的爱情还是女尊男卑有好结局。”

    “不一定,还有卫子夫,”纪晓夫抢先道,“她就是平民。”

    “结局呢?”罗峰冷冷地说,“你怎么不说被多疑的汉武帝逼死了。”

    “这个……”邹学明很尴尬地回答。

    “卫皇后在死后被孙子才重新定义,看来还是因为身份卑微。一开始的信任终究抵不过美人心计。李皇后虽然得到爱情,但没有军功在身的亲人支持,终究红颜薄命。汉武帝最爱的人终究是他自己。卫皇后再谨小慎微,一旦触及到皇权,汉武帝还是不容她。就像汉武帝有那么多军队,轻松可救自己儿子,为什么还赐‘戾’字,演自己慈父心态。终究不过是舅父的军功不得不安民心。”

    “这……”,纪晓夫无言以对。

    “哈哈……”罗峰笑着说,“有好的传说记录吗?”

    “没有。都是死后传说。”邹学明点了点头。

    “做为唯物主义者还相信来世吗?真正开始有爱情好的女卑男尊的开始于帝王的武则天。也是统治者自己缔造的一个开端。”纪晓明笑了笑,拍了拍纪晓夫说。

    “这怎么说?”纪晓夫好奇地说。

    “罗峰可以说说自己的观点。”纪晓明说。

    “李世民也造神了。毕竟他有鲜卑血脉,不全信汉人文化。他要追祖老子,后来又借‘武氏代李’来堵自己的江山不可破。武则天就是被筛选出来的幸运儿。李世民亲自教导处理政务,她的天资聪颖,让李世民比较佩服。每个帝王都是天生的演员。为了李唐将来,废掉太子,立一个恋爱脑又有政治野心的李治正好满足少女对爱情的期望。女人陷入爱情就更忠于自己人。李治的脾气,做父亲的是了解的,让舅父一掺和,他的拗脾气肯定只宠武则天。武则天又是孤立无援,还不靠自己的荫庇。李世民也在赌,赌自己的治世后代会念着自己的好,让武氏传位给自己孙子,更再赌武氏的野心没有自己的大。事实证明李世民赌对了。武则天只会借佛的力量维护自己的统治,而李世民引导的‘武氏代李’的预言也限制了武则天的想象,让武则天麻木甚至不知自己的儿子也是有野心的。生在帝王家,谁不会演戏?”罗峰笑着说。

    “任何道理都是从帝王推广。”邹学明点点头,笑着说。

    纪晓夫笑着说,“武则天也是最幸福的女人了。爱情与事业双丰收。”

    “是的,”纪晓明说,“隋唐的爱情故事转变让世族之间的通婚格局被打破。这也是为什么隋文帝的科举改变不了世族更替的权利,而唐朝的科举盛行的原因。要做改变从统治者的决定开始。李世民为了防止如自己家族起义的世家,也是费了好大劲。武则天的表现让李世民的决定对了。帝王总在博弈。但是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武则天杀李氏家族,杀得他不喜欢。在佛堂教育也没有教育成功,反而让武则天借力打力。但是李世民没有教她造神,还控制了当时社会的言论。那就是让武则天不得不考虑后代香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