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行李箱穿越
繁体版

第十章 护送粮食

    明代,宣化是北部边防重镇,不设地方政府,只沿长城设九镇,宣府镇为九镇之一,辖四海镇至大同1300里的防御任务,是宣府镇总兵驻地和指挥中心,又称宣府镇城。

    当听到宣化一词时,陆笙想到的不是以上那些信息,而是他所在时的河北省的宣化区。

    不过位置应该差不多,至于历史上的宣化,陆笙只是知道在明朝时那个一个军事重镇。

    不过这一点信息看来,这是个来自军方的大单子。

    李老板加上小二四人,是五个人,陆笙和吴大勇也是四个人,而黄冉只有一个人,所以他们一共九个人。

    这点人数遇上劫匪,便是死路一条,这一点就连初出茅庐的陆笙都能琢磨清楚。

    于是李老板兵分两路,自己带着两个账房和小二去取粮食,剩下的去花银子雇劳力。

    “去找些有劲儿的,最好是个练家伙!”李老板朗声道,那三个家丁立马带着李老板所给的银两前去挑人了。

    “陆账房、黄账房,你们跟我走!”李老板转过身去,开始朝着西方走去。

    小二见到后连忙跟着李老板,陆笙和黄冉听见李老板的呼应后便也朝着那边走去。

    就这样,九个人约定在城门口见面。

    “李老板来取粮啦?!”粮仓门口的伙计在瞧见李老板来了后,立马站了起来,热情地招呼着。

    “嗯,这次有点多...”李老板话音未落,伙计连忙抢道:“不碍事的,我们都没得事干,几辆车还是能运的。”

    李老板略有欣喜地点了点头,又补充道:“那就老地方,辛苦弟兄们了,事后都有银子拿!”

    伙计很高兴,但也装作矜持的样子道:“我们大家伙为您干活是荣幸,在积德呢!您可是老善人了,救了无数灾民!”

    李老板笑了笑,在与伙计攀谈几句后,便进屋找粮仓主谈话了,陆账房和黄账房只得在门外侯着。

    ......

    十几分钟后,李老板出来了,朝着这边高喊一声:“跟我来!”

    小二轻车熟路地一路小跑了过去,第一次的陆笙和黄冉便显得有些生熟,只得跟着小二的不乏,朝着后面走去。

    粮仓店面的后面,便是仓库,一个个的大仓库,里面装满了粮食,如同盛世一般。

    陆笙第一次见这么多粮食,十分吃惊,正当他四处观望时,正好看到了不远处的李老板,他站在米仓下显得十分矮小,小巫见大巫。

    陆笙看到后连忙招呼上黄冉,一同赶了过去,一步跟着一步,一路小跑般到了旁边。

    “这就是咱们的粮仓了...”李老板对着二人平淡地说了一句。

    “这么多?怎么搬?”陆笙心里想到,他实在想不到这么多该怎么办,正当他准备提问时,李老板突然招呼了一下,打了个手语,一群伙计连忙推着车出来了。

    陆笙惊讶的眼神瞬间消失,茫然的他这才平静下来。

    “还好不用我亲自动手!”

    逃过一劫的陆笙在李老板的安排下,跟着几个伙计将粮车推了出去,一直前进到店门口。

    陆笙朝伙计要来了纸笔,找了个平坦的高处铺平后,开始点起了数量。

    陆笙扫了一眼,根据小学学的乘法,三下五除二地计算出了这些粮食的数量。

    一共是三十包,这样的车一共还有五辆,李老板不是一个虐待他人的老板,大度地租了五匹马,没有一匹是留给自己的,全都用来拉起了木板车。

    数完后的陆笙便与几个伙计一起盖上了一匹布,遮住了车上的粮食。

    就在此时,剩下的四辆车也依次出来,由陆笙和黄冉一齐统计,再由伙计盖上布,这时才往城门口出发。

    “伙计们,帮忙在后面推一下!”李老板知道这一匹马拉不动,需要有人推一下,于是便朗声道。

    大家都知道李老板是个善人,不会不给钱的,便连忙抢位置推车。

    很快,车被推的很快,陆笙走起来都快跟不上了,他干脆摇晃了几下肩膀,热热身,开始小跑起来。

    “没想到裴然兄还擅长武艺。”黄冉看见陆笙这番模样,不禁有些吃惊,但很快又开始笑道。

    陆笙一般跑一边于黄冉攀谈道:“此前练过一些,算是懂得一些皮毛了,跑步而已,河清不必赞许。”

    黄冉笑了笑道,露出了他那洁白的牙齿,“裴然如此虚心,日后必能为圣人!”。

    “奈何我不通武艺,怕是没法文武双全了。”黄冉在说完话后,又嘲讽了一下自己,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不满。

    “河清文艺高超,何须舞刀弄枪,做一先贤也可被后世铭记!”陆笙连忙安慰道。

    “但愿如此!”

    ......

    一行人很快到了城门口,届时已到中午,出入的人少了很多,只有三三两两,附近的餐馆倒显得十分热闹。

    李老板命人停下车,去买了些吃食和路上备着的干粮,分给在场的众人,也算是饱餐一顿了。

    突然几个人朝着陆笙这个方向高呼了一声:“大哥!”

    正在吃煎饼的陆笙连忙抬起头来,他知道是吴大勇回来了。

    不过刚抬起头时他着实被吓得不轻,因为他们身后跟着密密麻麻的汉子,陆笙大约算了算,最少也有四十多。

    李老板听见动静,也转过头张望,不禁高兴的道:“陆账房的兄弟着实不错。”

    陆笙礼貌性地回了几句,便带着自己快吃完的煎饼朝着众人走去。

    李老板则在原地发银子给那些帮忙的伙计,一个个排着队双手接过,又鞠躬感谢,然后便往粮仓赶去。

    陆笙迎过众人后又与之同行,丝毫没有腐儒的架子,使得这些纤夫劳力十分高兴。

    赶来的路上陆笙与他们交谈了半天,在得知招募这些人时的过程和身份后,便一五一十地向李老板汇报。

    听完后的李老板但微颔之,觉得陆笙做事十分有谱,便夸道:“陆账房好生细心!”

    陆笙回道:“也多谢掌柜栽培我与河清兄!”

    日上三竿之时,他们便在城门下的阴凉处,躲着毒辣的阳光,分起了银子和食物。

    李老板是个好人,不仅工资给的多,还不克扣,也愿意预支工资,这些人才刚来,李老板便发了大概一大带银两,这还只是一半的工资......

    陆笙看到后,打心底知道自己遇到了个好老板。

    不过天不遂人愿,好人命苦短,祸害遗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