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航海者的日记
繁体版

第三章 探索陨石洋流

    飞船弹射出星舰后便绕到了星舰正前方,只见前方密密麻麻的陨石浮动着。

    “探测出陨石的具体位置了吗?”

    “以星舰为坐标原点,在前方视野位置x轴方向一光年。”

    “艹,虽说经过基因优化咱们可以看到一光年以外发出的光,但是不得不吐槽一句光是有极限的。”

    别问问就是技术突破,问就是星际时代。

    于是三人跃迁向了陨石洋流,十分钟的时间跨越了一光年的距离接近了陨石洋流。

    空间跃迁是宇宙航行的常规操作,只是陨石洋流一般无法确定其覆盖范围,所以需要领航员进入洋流探索,以确定跃迁距离。

    因为超长度跃迁异常消耗资源,所以需要领航员去探索出完整的陨石洋流范围。

    在陨石洋流周围已经布满了脱离洋流的散溢陨石,速度不是一般的快。

    李云辉三人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在陨石间辗转腾挪,完美避开了飞散而来的陨石雨。

    在陨石雨中没有什么东西比探索船更有性价比了,领航员的任务与探索船拖离不开。

    每次出航都是一次考验,所以危险系数极高,而死亡率不高的原因纯粹是因为领航员的选拔制度比较稳。

    以老带新,最少考察三年,最后三位正式领航员签字。

    “此次探索行动由我指挥没问题吧!”此时作为老人的李民说到,由他指挥就说明这次探索行动的主要责任人就是他了。

    “没问题!”×2

    “好,那么V队形航行,准备进入陨石洋流。”

    V字队形的意思是前面两艘探索船后面一艘,也是正常情况下的探索队形。

    前面两负责探索,后面一搜负责防止突发状况,并且通过接收前面的探索数据来整合出完整星图,最后回传到前面人的手里。

    “好,互相保持在探测范围之内,有发现向我汇报。”李民的声音响彻在公共频道内。

    毕竟这三人是第一次合作,还是要保守一点,像那些经验丰富的领航员队伍直接讲距离拉到探索范围边缘,随后进行类似波浪一般的航行轨迹这就是波动探索。

    李云辉和师傅实习的时候就经历过波动探索,探索船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会再次汇合以防发生意外。

    波动探索时一艘在中间探索以填补缝隙和负责每次航行的信息接收。

    其余两艘绕着中间的舰船进行三维波动运动,隔一段时间双方的探测范围中就会有波峰与中间舰船的探测边界接触交换信息,而中间的探索船会在十秒内接收处理并反馈。

    至于探索船的三维波动运动,李云辉可以这么说,他不会。

    一个是技术问题,这个可以用计算机解决,但是你怎么解决两艘舰船的配合问题,用量子态计算机解决?

    拜托,有那玩意我直接可以把一整条陨石洋流的运动轨迹给模拟出来,还费这劲探索做什么。

    那玩意一般都是军用母舰和人造行星的主机,每次开机都耗能巨大,也就母舰能扛得住。

    “再次汇报各自信息,收到请回答,收到请回答。”李民的声音再次响彻在了李云辉的耳边,此时他正在后方汇总李民和艾米丽收集来的信息。

    “收到。”×2

    “这似乎是一个战场的遗址,这里发生过异常惨烈的空间战。”看着一座陨石上的焦痕,林民敏锐的判断出了陨石洋流形成的成因。

    “小心残余的深空陷阱,不要被炸了。”林民再次嘱咐道。

    “报告,发现光敏爆弹,似乎是常规能量炸弹,不过形制特殊,不是联邦产物。”艾米丽的声音传入通讯频道。

    光敏爆弹是一种陷阱类能量武器,一但有稳定光源接近到一定程度,比如飞船的尾焰,探照灯,它就会爆发能量立场,一瞬间将周围温度提高到上亿度,瞬间摧毁飞船护盾。

    类似爆弹效果都差不多,但是实用的技术却五花八门,像这种未知技术的爆弹一般都会被遮光处理。

    “探明爆弹分布,接下来要小心了。”李民的声音再次传入通讯频道。

    随后艾米丽的飞船口上弹射出了一个薄薄的吸光膜轻轻的覆盖在了爆弹表面,这是对付光敏爆弹的常规手段,遮光。

    一路上走走停停,不断的规避这光敏爆弹,恐怖的雷区越往前越密,越往前越不好规避,直到三人进无可进的时候,李民给那些光敏爆弹做好遮光处理之后宣布返航。

    三艘探索船并未回到星舰内部,而是和星舰取得了联系,并将光敏爆弹的事汇报了一下。

    “……事情就是这样舰长。”

    “好的,我知道了,技术组初步分析这种爆弹并不属于联邦,而是属于其他文明,我们打算取样后进行人工爆破,以防未来的星际旅人误入雷区。”

    随后李民亲自去陨石区走了一趟,进行了取样,一个由吸光膜全覆盖的立方体陨石被取了出来,陨石中包裹的便是安装好的光敏爆弹。

    随后被李民拖入星舰打开的一号隔离舱,这个立方体陨石里一共十枚爆弹。

    看着隔离舱的舱门换换关闭,李民摸了一把汗,隔离舱由特殊材质建造,哪怕爆弹爆炸也可以保持毫发无损,但是李民的探索船不是特殊材料。

    所以领航员的危险系数极高不是说说的,一个搞不好连人带船,全没。

    作为指挥的领航员肯定不会去让手底下的人做这些危险的事,第一怕手底下的人经验不足,死了的话会让指挥者担责,第二就是做这些危险工作有提成,而且不少。

    这么十颗爆弹运到星舰隔离舱,一趟下来百来万,要是这些未知的爆弹研究出了点什么,负责运回来和发现这些爆弹的领航员都有提成,其中李民拿大头。

    毕竟用打火机生火和用钻木取火生火都是火,效果一样的武器其中技术也不一定完全相同。

    而且这种东西很可能会和其他文明联系到一起,说不定还能以此为机会联系到未知文明身上。

    到时候的说不定三人还会被写进课本里,总之这种工作就是富贵险中求。

    李民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领航员早就对这些危险工作习惯了,甚至于夸张点说让他去战场上扫雷,他一天能标记一光年的雷区。

    “好了,准备引爆……5……4……3…2…1,点火!”随着沃尔特上校一声落下,李民按下了一个按钮。

    这是刚才他去取样时吩咐李云辉二人布下的点燃装置,可以瞬间释放氧气,并且点燃爆弹上的反光膜,而后用明火激发爆弹。

    这种空气压缩装置在星际时代属于土法制造,直接就地取材找了几个具有氧元素化合物的陨石现场提炼出来氧气,随后用装置收集起来。

    放在特定区域压缩后延时释放,最后直接点火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