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利坚,从农场主开始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 扩张

    一顿晚宴吃完,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十点。

    艾伦给詹妮弗留下五十万美刀,用作桦木资本硅谷分公司的日常开销。

    倒不是艾伦不愿意多给,实在是他身上也没有那么多现金,他的钱绝大多数被他投在股市和汇市中。

    他决定将美日汇市的资金抽出来,现在的汇市波动有些剧烈,有些头部资金已经产生顾虑,没有原先那么有冲劲了。

    按照艾伦前世的记忆,美日汇率最高时为120日币,现在汇率已经到了1美元兑132日币,距离最高点还有12日币的空间,如果记忆没有出错,接下来的两个月汇率波动比较大,价格时高时低,与其等到那时候担心,不如趁现在将资金收回来。

    刚进去汇市的汇率是180日币,中途又购入几次合约,购入的平均汇率在173日币,现在有四十一日元的汇差,按照他购入的总金额,收益大概在185606美刀,扣除百分之五的手续费,还能剩下176325美刀。

    这笔钱放对于现在的他来讲已经不值一提,即使这样当他在脑海里计算出获益时,还是被这个数字吓一跳。

    如果当时加个五十倍、一百倍杠杆,那自己能赚到的只会更多,当然这些只能在脑海里想想,那个时候因为政策面利好,不论怎样投都会赚钱,换到现在艾伦打死也不会高杠杆进场,按照现在的情况不用一天,艾伦的本金就会被吞掉,杠杆越高亏得越快,你的反应根本跟不上银行清仓的速度。

    想到只有十七万美刀,一时间有些沉默。

    这个月的版税得等到下个月才会陆续到账,而艾伦投资最多的微软股票,这两个月的股价几乎几乎没有什么波动,有一段时间的股价还低于入手时的股价,对比艾伦有些束手无策,前世的记忆也不是什么都知道,自己知道这么多得亏前世看的纪录片比较多,其中不乏关于欧美国家的纪录片。

    既然条件不允许,没钱只能按照没钱的办法来干。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艾伦陪着詹妮弗在硅谷租一间一百八十平方的办公室,用作桦木资本的临时办公场所,又从附近几所大学,招聘了一些大四学生当做实习生。

    为了节约节约开支,艾伦给凯瑟琳加了两千美刀,让她兼顾桦木资本这边的工作,对于送上门的美刀凯瑟琳是来之不拒,当场表示同意。

    通过波萨克先生的关系,艾伦邀请到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法学教授(退休)做为桦木资本的临时法务总监。

    拼拼凑凑一个看起来还算像样的公司,总算是搭建了出来。

    “桦木资本的主要目标是高科技初创公司,对于一些有潜力的公司,我希望你能尽可能多的拿到股权,我们最重要的是能搭上船,至于其他的东西,你可以自行决定。资金的问题你也不用担心,等我回去就会想办法筹集资金,硅谷这边就交给你了。”

    此时的詹妮弗身穿一身职业套装,精英分子气息十足,坐在沙发上认真的说道。

    “没问题老板,这边你就放心交给我吧!”

    “行,有问题直接联系我,那我就先走了。”

    将硅谷分公司的事情交给詹妮弗之后,艾伦便离开了桦木资本。

    对于詹妮弗的能力艾伦很是信服,通过这两天的共事,艾伦只觉得以前办起来麻烦的事情,在她的手下显得格外轻松,不论是注册公司还是招聘员工,詹妮弗做的都非常完美。

    有詹妮弗坐镇硅谷,艾伦也有时间去处理其他事情,比如矿场的事。

    来到思科公司,艾伦直奔波萨克的办公室走去,还没走到目的地就听到热闹的讨论声,没有几个过去,而是喊住路过的一个员工。

    “里面什么情况,讨论的这么激烈?”

    白人员工认识眼前的年轻人,公司签约时他就在现场,也是那时候才知道对方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眼前的年轻人在思科公司虽然没有准确的职位,从一些同事口中也听说过这人的厉害之处,就连他的偶像波萨克先生也十分佩服对方。

    听到艾伦的问题,赶忙说道:

    “艾伦先生,总经理他们好像在讨论收购公司的事情,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清楚。”

    “行吧!你去忙自己的事情。”

    白人员工听到艾伦的话,转身便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艾伦没有走进波萨克的办公室,而是走进最里面的一间办公室,这是思科公司专门给他准备的办公室,虽然艾伦不常在旧金山,但是该给的待遇必须要给。

    推门走进办公室,艾伦看了看办公室的环境,看样子一直有人打扰,并没有出现满地灰尘的情况,办公桌上还有盆绿植,为办公室增添了一抹生机,看起来还挺不错。

    一张实木大办公桌上面摆放着一台苹果微型机,办公桌后面是还有一个硕大的书柜,书架上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

    走到书柜前面站住,打量了一圈各种书籍都有,如《麦田里的守望者》、《了不起的盖茨比》、《老人与海》等名著。

    最让艾伦有些惊讶的是,书架上一整套华夏四大名著、《孙子兵法》等书籍。

    拿起孙子兵法看了看,居然是繁中和英语双语版本的,艾伦看了一眼便放了回去,不是他不喜欢看国内的名著,而是双语版本的书籍看起来总有些别扭,以后有机会弄一套简中版本回来。

    见没什么新东西,艾伦马上了不起的盖茨比坐在大班椅上翻看起来。

    等艾伦回过神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小时,记下书页号,合起书籍放回原位。

    走出办公室,只见走廊里静悄悄的,看来他们的讨论已经结束了。

    “咚咚咚!”

    “请进。”

    艾伦推开波萨克办公室的大门走了进去。

    波萨克抬头见是艾伦,赶忙站起身迎了上去。“艾伦,你来的正好,我有事情想请你帮我决断一下。”

    “波萨克发生什么事情这么急,我刚刚就听到你们在办公室里议论。”

    没有急着回答,直到二人坐到沙发上这才说道:“还不是那笔资金闹得,前段时间红杉介绍过来一个高级管理人才,我面试之后觉得对方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便让他做了市场部总经理,先前我们讨论的就是他上午提交的一份计划书。”

    波萨克端起水杯喝了口水继续说道。

    “他提出思科必须加快脚步,快速发展壮大,如果他们在这条道路上放慢脚步,很容易就会被其他同行超越这个议题。他觉得公司发展最快的方法就是并购其他科技公司,这样不仅可以获取对方的人才和技术,还可以扩大自己的市场,顺带着打击同类型竞争对手。这个计划得到不少人的赞成,同样反对的人也很多,艾伦你帮我分析一下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听到这个计划时,艾伦已经有了些猜测,心中感慨历史车轮的强大,自己的乱入已经让思科产生很大的变化,没想到那个男人还是出现了,没有急着回答波萨克的问题。

    “波萨克你是怎么想的?”

    “我?”

    艾伦朝他点了点头。

    “艾伦说实话我是反对这种做法的,我们刚刚收购了八家小型公司,光是这八家公司还没整合好,如果贸然扩张我怕会出现问题,况且现在市面上只有我们一家路由器公司,你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波萨克的回答不出艾伦的意料,上一世的波萨克夫妇被驱逐出思科公司不是没有原因的,两个思想相悖的人怎么可能尿到同一个壶里,难怪前世双方最终分道扬镳。

    艾伦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波萨克你听说过摩尔定律吗?”

    我们不是谈该不该快速扩张吗?咋又聊到摩尔定律上了,虽然心中疑惑嘴上没有迟疑。

    “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之谈,其核心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大约每两年翻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

    见他将摩尔定律背了一遍,艾伦郑重的说道:“波萨克先生,你能保证思科公司的技术不会被人绕过去或是超越吗?”

    没等波萨克回答艾伦继续说道。

    “按照摩尔定律的描述,未来的计算机行业绝对会超乎我们的想象,如果我们不想办法保持自己领先的地位,迟早会被别人超越,甚至是被收购。”

    波萨克沉默了,他是这行的大牛,艾伦说的有很大可能会变成现实,真要到了那时候思科的结局肯定不会太好。

    艾伦见波萨克沉默不语,转移话题道:

    “聊聊你刚才说的那个管理人才。”

    “……”

    随着波萨克的讲述,艾伦已经确定对方就是那个男人,那个将思科带到另一个高度的男人,约翰.钱伯斯!

    前世思科公司就是在钱伯斯的手里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级巨头,市值一度超过5000亿美刀,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十大公司之一。

    而钱伯斯本人,先后两次被评为全球前25位高级总裁之一,有着“互联网先生”的美誉。

    对于这样的人才,艾伦有些羡慕了。

    想到自己公司的情况,只能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到一边,心有余而力不足,光他一个人的工资就能抵上一整个公司的实习生,而且他们所处的行业不同,不知道对方跳槽到金融行业能不能再创思科时的辉煌。相较于将他招募到自己麾下,艾伦更希望钱伯斯能够留在思科公司,那样对自己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这个人是个人才,他的计划跟我的想法差不多,即使没有约翰.钱伯斯,我以后也会找个时间跟你聊这件事。”

    “公司发展最快速度便是收购其他公司,不仅可以获得对方的人才和技术,公司的市场份额也会随之提高。我们先生收购的八家小型网络设备公司我也大致了解了一下,每家的收购金额没有超一百万美刀,平均下来每家才六十万美刀,一家中大型的网络设备公司,价值在几百万之间,以思科现在的财力完全可以继续收购下去,即使没钱也没关系,艾伦相信红杉资本会很愿意帮思科一把。”

    “所以,我支持钱伯斯的计划,趁着现在行业还处于初期阶段,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行业地位,先去找合适的目标,找到目标后迅速出手,不管是用什么办法也要将目标啃下来。”

    波萨克表示认同,虽说他是技术人员出身,但他和一般的技术人员不同,他有管理大型实验室的经验,对于艾伦的话他也能听的进去。

    向艾伦表示同意后,便拿起电话拨了出去。

    不一会,一个身穿黑西装的约翰.钱伯斯走了进来,艾伦将自己的想法又说了一遍,钱伯斯听完之后说道:“我认为艾伦董事说的非常好,思科公司发展的如今是时候开展大规模并购了。而且我们有红杉的支持,一些略微敏感的东西我们也能碰一碰。”

    “思科公司账户上还有两千多万美刀,这些钱如果不想办法花出去,只会慢慢贬值,如果用来收购公司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处,即使是一些大型公司我们也能觊觎一下,我相信只要我们去做一定会成功。”

    艾伦有信心完全是因为钱伯斯上辈子达成的成就实在是太耀眼了,有这位在思科公司,迟早会将思科公司带到巅峰,成为老美乃至全球有数的超级公司。

    三人又继续聊了一会,关于思科公司后续的发展计划,交给钱伯斯负责,艾伦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总不可能一直留在旧金山。

    对于思科公司的竞争对手,艾伦没法和钱伯斯对比。真要让自己一个外行指挥一帮内行迟早会出大乱子的?

    适当的放权,既轻松又能取得非凡的收获,是每个管理者梦寐以求的生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