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改变世界
繁体版

第十章 胸怀宽广的朱标

    瞬间,整个武英殿中便只剩下朱元璋、朱标二人。

    眼看朱标抹额唏嘘,朱元璋哪里还不明白,他冷哼一声:“是你将你母后喊来的吧?”

    朱标讪讪一笑,上前恭敬道:“孩儿是担心父皇动怒,将四弟打出个好歹来。”说着,他又上前提起砚台,替朱元璋磨起墨来:“再者说了,父皇日理万机,平日里吃睡不安,怎好再为了老四动怒伤身呢!”

    一番话说得情深意切,此际表现又格外温存,着实宽厚嫡长子风范。

    朱元璋也实在没理由怪罪下去,他只能幽幽叹口气,摇头苦笑:“你啊……就一直宠着他们吧!”

    朱标微微颔首,温声道:“孩儿身为长子,总该替弟弟们多担待些的。”

    这番话说得温情脉脉,朱元璋一听,登时鼻子一酸,眼眶泛起泪来。

    如此宽厚温存的好儿子,好兄长,为何……

    “父皇,你怎么了?”朱标却已注意到朱元璋的异态,好奇顾盼道。

    “额,无事,无事……”朱元璋忙收回哀思,抹了抹眼角泪滴,摆手否认,随即他挥了挥手,“你……你且下去吧,教咱一个人待一会儿。”

    可朱标却未动身,反而更探前一步道:“父皇,您心中是否有虑?父皇今日动怒,是否……是否……”

    说着,朱标略顿了顿,兀自犹豫片刻,才又看向朱元璋,他的眼神格外赤诚,叫人无法回绝。

    “父皇今日动怒,是否与孩儿有关?”

    当朱标怀着赤诚眼神,说出这句话时,朱元璋当真震惊无比。

    朱标那口吻,显然是他猜出了什么,而这一点,朱元璋原本已当作最大机密,不打算告知任何人。

    惊诧之下,朱元璋不知说什么才好,只能呆呆愣住。

    朱标眼中眸光一掠,语气更加自信:“父皇有什么苦恼,不妨告知孩儿,孩儿不求能替父皇排忧解难,只盼能与父皇共担苦恼。”

    这番话说得至纯至孝,听得朱元璋心头一暖。

    思量片刻,朱元璋心中那道保守秘密的关隘,已然松动,他坐正身子,淡淡笑道:“你是如何得此结论的?”

    他想考教考教,看朱标是否有所长进,更看他是否有承担那秘密重压的能耐。

    朱标也还以微笑,站直身子行了一礼,缓缓道:“父皇今日早朝时,便已不大对劲,再至方才迁怒四弟时,儿子上前劝慰,父皇却怒意更甚……”

    说着,他缓缓踱着步子,故作思忖状:“当时儿子还觉得奇怪,可后来听父皇盛怒之下说的那些话……才略有所悟……”

    朱元璋听得云里雾里,道:“俺说了什么话?”

    朱标回过身来:“父皇方才说,四弟对不起我,还说我待他如此好,他为何要夺他侄儿江山……”

    听得这话,朱元璋登时一惊,原来刚刚盛怒之下,他竟口不择言,将天机抖落。

    “父皇这些话,虽说得语焉不详,但只凭这只言片语也能做些联想。”

    朱标的分析还在继续:“儿子推断,是四弟对不起我,才惹得父皇如此震怒。”

    听到这里,朱元璋终于长叹口气,心中五味杂陈。

    诚如朱标所言,他刚刚发怒,不只因朱棣调皮捣蛋,更重要的是,如此调皮的老四,朱标竟还倾心回护。

    看到这般局面,再联想老四日后夺取侄子江山之事,朱元璋自然怒从心头起。

    “唉,你说得不错!”

    朱标的一番分析,让朱元璋十分满意,他此刻才觉得,自己这儿子是真的长大了,已有了明辨体察之能。

    如此麟儿,该是能承担住压力,配得上通晓天机的。

    再往下细想,朱元璋又想到避免悲剧发生的诸般举措,譬如避免儿子前往西安,又譬如如何处置吕氏……这诸般事务,都得朱标配合。若不解释清楚,怕会引起龃龉。

    “罢了,咱便将这件事来龙去脉,与你说个清楚!”

    一念及此,朱元璋点了点身旁座席,示意朱标落座。

    而后,他才缓缓开口:“事情……要从一个梦开始……”接着,他将整件事的始末,包括未向马皇后透露的朱棣夺位等事,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听完这一切,朱标已彻底呆住,脸上不见神色,只剩个小嘴长成“哦”型,久久不动。

    “如此,你该知道咱为何要揍老四了吧!”朱元璋如释重负,长叹口气道。

    朱标这才回过神来:“就是因为他夺了我儿的江山?”

    朱元璋点头道:“你这个做大哥的待他如此之好,他却要夺侄儿江山,岂不恩将仇报?”

    “恩将仇报?”

    朱标苦笑起来,埋头思忖起来,像是在消化刚刚听到的故事。

    过了片刻,他才又抬起头来,望着朱元璋缓缓摇头:“儿子觉得,老四没有做错。”

    不待朱元璋再问,朱标继续道:“倘使我儿——那朱允炆当真如此待其亲叔,老四起兵造反也只是被逼无奈,实在算不上恩将仇报,朱允炆为削番囚禁、逼死亲叔,着实是做得过分了些。”

    这番回答,着实出人意料,朱元璋不由追问:“难道你就不恨老四吗?”

    朱标苦笑起来:“骤一听到这些,若说儿子心中毫无芥蒂,那自是不可能的,可老四也不过被逼无奈,我怎好因他身不由己之事,而迁怒于他?”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更何况……老四随后的政绩,不正说明他比那朱允炆更合做个天子吗?”

    朱元璋不由欣喜,道:“你竟有这般远念。”

    朱标苦笑摊手:“如若儿子自己能把握命运,自不愿意将皇位拱手让人……可若是……若是当真如父皇梦境一般,到了那般境地……这大明总得由个合适之人来领路才对!”

    这一番话,可谓是面面俱到,既不乏自信,又颇具远见。

    “好啊!标儿,你已经是个合格的太子了!”

    朱元璋心下大慰,不由长舒口气,此刻,他更打定了主意,断不能让这麒麟儿远赴西安,叫他招致病灾。

    “对了,还有一事……”说着,朱元璋的眼里,忽又闪过冷意:“那吕氏……断是不能留的了……”

    吕氏的存在,很可能影响到朱雄英的存亡,继而改变大明格局,朱元璋自不会容她。

    “此事……儿子会妥善处置。”朱标静默片刻,蹙眉道。

    朱元璋知晓自家儿子一向仁厚,不免再行叮嘱:“你可莫要妇人之仁,须知雄英才刚刚……”

    “父皇放心吧!”

    朱标却难得地打断朱元璋:“无论是为了雄英,抑或是为防出现朱允炆这般优柔寡断之辈……这吕氏都断不能再留在太子府的……”

    他这般明言保证,朱元璋自不会再疑。

    朱元璋心下暗喜,原本只当这儿子酸儒味太甚,太过仁慈,却不想他终是继承我老朱家基因,处事果决凌厉,绝不婆婆妈妈。

    眼下,心中秘密得人分享,诸般困扰又暂都求得破解之法,朱元璋终于卸下心头大石,他长舒口气,将桌上奏章拾起。

    到了这会儿,他才有心情处置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