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改变世界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 漏洞

    朱标听得连连点头,显然深以为然,但在朱元璋说完,他又提出个新的问题:“父皇可曾想过,那朝廷考课一制,历来就有诸多瞒报虚报,这绩效制度若是全然效仿,又该如何规避虚报瞒报?”

    “如若官员为了绩效虚报政绩,上下勾连串通,又该如何?”

    他所提的漏洞,正是官场上司空见惯的积弊恶风——官员们为了考课得优,往往上下打点送礼,以求瞒报政绩,以求得升官。

    而这一不良风气,也正是贪腐成风的主要诱因之一。

    “这绩效制度的关键,在于考核,只有准确考核官员政绩,才能因绩生效,发放薪俸,可若是官员们沆瀣一气,相互包庇,又如何能精准考核政绩,如何准确地发放绩效?”

    朱标的话,引得朱元璋联想起诸多官场陋习,不由心生愤懑,他对这绩效制度颇为看重,自不允许官员们乱来。

    “他们敢欺上瞒下,真当咱手里的刀不利吗?”

    对于这种行为,朱元璋惯用的手段,还是以酷刑震慑。

    但朱标对这种手段不以为然,他摇摇头:“儿臣以为,或许还有更好的法子来考核绩效。”

    见他言之有物,朱元璋深感欣慰,不由追问:“什么法子?”

    “这个……”朱标顿了顿,似仍有所犹豫。

    迟疑片刻,他才缓缓道:“儿臣觉得,这绩效考核一事,当特设监管制度,只有监管得当,考核结果公允,这制度方能推行。”

    朱元璋自也知道监管的重要性,可如何监管也是个难题。

    除非是他朱元璋亲力亲为,对每一个官员的考核进行监管,才能保障公允——但这显然不现实,也违背了考核初衷。

    “儿子心中倒有些不成熟的思路,只是尚在谋划之中,不足为父皇道。”

    朱标思虑片刻,再道:“因此……儿臣恳请父皇,引儿臣见一见那献计之人,容儿臣与他商量一二……或许能商量出更好的监管之法!”

    他语带诚恳,朱元璋也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他沉吟了一会儿,想了想,反正朱标早晚就要见的,因而说道:“那献计之人,你倒是听过,此前咱在梦中见过一位后生,名叫陆羽。”

    朱标一怔:“是那梦中的陆小仙人?”

    “正是!”

    朱元璋点点头:“只是不知为何,那陆羽竟从后世到了大明,还与我结识……”

    这其中玄妙,自是一两句话解释不通,朱元璋只能以一句“不知为何”做全盘概括,这可难了朱标了,他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缘何父亲梦中之人,会到这大明来。

    “那父皇此前几度微服私访,便是去见那陆羽了?”朱标怔怔道。

    朱元璋再度点头:“咱从他那获悉了不少事儿,也得了这治贪妙策……”

    朱标脸上露出向往:“那儿臣能否见见这位陆羽?”

    “这……”

    朱元璋却面现难色,稍作犹豫,朱元璋终是点头,却又叮嘱道:“替你引荐倒是可以,只是你得记住,千万不能泄露身份!”

    朱标点头:“是担心吓着那陆羽了?”

    天皇贵胄微服私访,隐藏身份是常事,朱标倒不以为然,他以为父皇此举,全是为了安全,又或是怕吓坏那小后生。

    却不想,朱元璋大摇其头:“并非如此!”

    朱元璋的脸上,又漾起尴尬苦笑:“实是因为那陆羽他……他对俺老朱家……很有些意见……”

    “意见?”

    朱标傻眼了,还从未听过有人对皇家有意见的。

    再看父皇一脸苦涩,只怕他口中的“有些意见”,还说得太过委婉,真实情况可能是“很是不满”,又或是“极度憎恶”。

    “父皇,咱朱家是如何开罪那陆羽了?”

    眼看朱元璋点头,朱标瑟瑟发问。

    朱元璋叹道:“还不是因那凤阳之事……”

    他将那凤阳之事大略提过,又将陆羽因同情凤阳百姓而厌烦皇帝的因由,说了出来。

    “哦?”

    朱标听得连连称奇,心中再生感佩。

    因为同情百姓而厌烦天子……这陆羽倒是个嫉恶如仇,又不事权贵的清流,如此看来,此人非得一见了!

    再看向窗外,朱标两眼放起光彩,眼神中愈现期待。

    ……

    次日朝会结束,满朝文武正忙着回部堂理政之时,大明朝地位最为显赫的皇家父子二人,却已改头换面,出了宫门。

    二人上了马车,一路直取闹市,到了这出入应天府的前门大街上。

    还未下马车,朱标便已听得竹板声、唱词声大作,又听得诸多鼓掌叫好之声。

    再一下车,又看见前方围了好些人,中间还有人搭台卖艺,而朱元璋大手一引,引的正是那戏台子方向。

    朱标不由好奇,不是来见那世外高人么,怎跑到大街上看人卖艺了?

    可眼看朱元璋背着手直往里冲,朱标也不好细问,只能紧步跟上。

    二人好不容易挤到前排,便见前方有人戏台子上,有两个半大小子正拿着长枪对峙,这二人显然是在演戏,演的是场械斗戏码。

    而那戏台一旁,另有个年轻人正敲着竹板儿,口中念念有词着。

    周遭还有百姓拍手叫喝,又有人不时评点,与周遭人分享观戏感悟:

    “今日演的这出,叫‘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精彩着哩!”

    “就说这陆家班不一般,一出手便是好戏一出,且看着吧!”

    朱标心中正自纳闷,可看父皇正负手看戏,好似沉醉其中,便不好言语,只默默跟在一旁看戏。

    看着看着,他不由也入了迷,心道这新奇的竹板儿戏,倒是格外精彩。

    尤其那林冲大战山神庙,枪挑几位仇敌时,朱标看得畅快之至,不由与周遭众人一齐鼓掌,叫起好来。

    直至戏码演完,他仍在兴头,依旧回味无穷。

    “走吧,去见那陆羽去!”

    却在这时,朱元璋负手上前,直朝那唱词的陆家班主走去。

    朱标登时一惊:“那陆班主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