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改变世界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这老朱家,寡性凉薄啊!

    “于谦嘛……自然也是你大明的能臣咯!”

    陆羽又夹了口菜,边吃边说:

    “那可是大明的英雄,对这大明可是有再造之功!”

    “他可谓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若没有他,这大明怕要与那两宋一般,被异族人打入京城,占领北境大片山河了……”

    听得陆羽说起“力挽狂澜”,朱元璋父子立时大皱眉头。

    朱元璋即刻拍了桌子,怒叫道:“这是什么话,我大明好端端的,怎叫那异族贼寇破关杀进来了?”

    朱元璋自小生活在异族统治下,他费了好大气力才将残元赶至大漠,又在边关驻了大量兵力,为的就是防止北境强敌。

    是以,他对于异族犯关之事格外敏感,也断不能接受大明国土遭鞑虏侵略。

    “哼……”

    陆羽冷笑一声:“这还不得怪到那朱重八的好重重孙头上!”

    “嗯?”

    朱元璋一愣,没想到这事又攀扯到自己身上。

    联想到刚刚张居正的故事,他不敢再作声,只能红着脸听下去。

    “那朱重八子孙无数,要说最窝囊的,便是那土木堡战神叫门天子明堡宗朱祁镇了。”

    “这位可是重量级人物,无才无德不说,偏生又胆大冒进,他亲信宦官,领着大军欲与瓦剌人大战,结果土木堡一役,败光了大明几十万大军,连他自己都被人家俘虏了。”

    “就因他干的蠢事,整个大明武勋被屠戮一空,大明主力军折损殆尽。”

    “而那瓦剌人拥兵破关,手下还绑着大明天子,一路杀到了作为京师的北京城,朱祁镇更是带头叫门。”

    “好在,有于谦坐镇,拥立新君,组织起京城保卫战,在无兵无粮的情况下,调动各地兵马粮草,守住了京城,赶走了瓦剌人!”

    陆羽将手一摊,朝朱元璋看去:“你说说,这么位大英雄,算不算是对大明有再造之功?”

    朱元璋听得入迷,先是为那朱祁镇气愤,再听说那京城保卫战,又庆幸不已。

    他不由点头,唏嘘赞道:“这等大才,当是咱大明柱石,说他对大明有再造之功,一点都不假!”

    作为将异族人赶出关外的大明缔造者,朱元璋对那勇抗外敌的于谦,自然也生出欣赏垂青之意。

    “可惜啊可惜!”

    陆羽脸上又泛起苦笑:“可惜那叫门天子朱祁镇明明被抓,却又被放了回来……明明放回来只能被囚禁南宫,做个无权无势的太上皇,却又有人暗中策划,迎他复辟……”

    朱元璋听得迷糊,绕了许久,终是明白过来。

    但他又生疑惑:“那与于谦何干?”

    方才分明说的是于谦,而且陆羽话里话外暗示于谦是死于非命,而且是死在朱祁镇手里。

    可照朱元璋猜想,即便朱祁镇复辟,于谦也不至于死啊!

    朱元璋无法理解,一个危难之际拯救大明的功臣,怎会被皇帝杀了。

    “哼,你觉得朱祁镇会如何看待于谦?虽说于谦保卫了大明,间接救了他朱祁镇的命,可毕竟于谦扶持了新君,取代了他的皇位……”

    陆羽冷笑着解释道。

    朱元璋顺着他的话细一思索,不得不点头:“确实,不论对错,只论立场,朱祁镇的确不会重用于谦……”

    “可……”

    他又皱眉辩道:“便是如此,朱祁镇大不了将于谦罢黜,废弃不用便是,何至于杀了他?”

    陆羽冷哼道:“所以说那朱祁镇心胸狭隘嘛!他刚一复辟,便杀了于谦,非但杀了他,还给他罗织了谋逆罪名,将于谦斩杀于他拼命守护的北京城中……”

    听着自家子孙干过的蠢事,朱元璋气得脸色铁青。

    他不由锤了锤桌子,怒道:

    “这等废物皇帝,要他何用?”

    “自己守不住国门也就罢了,竟连那护国英雄都要枉杀……”

    “真真是愚蠢之极!”

    他怒意正浓,一连骂了许久,方才气喘吁吁停下来。

    一旁的陆羽却是面色平淡,似早对这些混账事司空见惯:

    “像张居正和于谦这样的能臣干将,最后没落个善终……”

    “可想而知,老朱家的皇帝是多么寡性凉薄!”

    说着,陆羽又拍了拍朱元璋的肩头:“所以啊……以后你还是离那皇家远一点的好……”

    朱元璋正自骂得脸红脖子粗,听得这话又觉胸中憋闷,再说不出话来。

    ……

    这一趟出宫,朱元璋父子收获不小,非但得了考成法妙策,更从闲谈中获悉不少后世历史。

    当然,收获最多的,还是一肚子的气愤。

    武英殿内,朱标正在整理那考成法条策,一旁的朱元璋却是老脸铁青,愤懑不乐。

    “父皇,儿孙自有儿孙事,你且想那么些做什么?”

    朱标知晓父亲心思,不愿他再为后世之事烦忧,不由放下笔,温声规劝。

    但朱元璋素来脾气倔,哪是朱标劝得动的?朱标越是规劝,他越感觉愤懑不平。

    说到底,那诸般祸事都发生在朱棣篡位之后,可想而知,那些蠢货皇帝都是朱棣子孙。

    想到这里,朱元璋怒不可遏,将桌子拍得嘭嘭作响:“哼,都怪老四那逆子,坏了我老朱家血脉,才生出这么些窝囊废!”

    越想越恨,越恨越是心绪不平,朱元璋索性站起身来:“来人,去将那老四给俺传过来!”

    他这一声叫喝,尚未惊动门外的云奇,却将朱标给吓个半死。

    朱标赶忙将手头的纸笔扔了,起身扶住朱元璋道:“父皇,您……您这是做什么?”

    朱元璋红着脸,喘着粗气:“俺自是要找那老四算帐,叫他夺他侄儿的皇位,又生出那么些不争气的儿孙来!”

    看他这副脸红脖子粗的模样,只怕待会儿朱棣来,又要挨一顿毒打。

    朱标可不能坐视不管,忙按住朱元璋:“父皇,您这是何苦呢!老四又不知后事如何,岂能为这些事担责?”

    凭空将子孙后代作的孽,安到朱棣身上,那朱棣确是冤得紧。

    “父皇,您且想想,老四不是做过许多好事么……他虽得位不正,可毕竟身不由己,再说他登基后,不也立下不少功勋,为我大明开创盛世了?”

    朱标苦口婆心,将他所知的些微后世历史全搬了出来,替自家四弟说好话。

    好一番劝慰后,朱元璋的脸色终于和缓下来。

    但他仍是恨恨放下狠话,隔空警告起来:

    “哼,罢了罢了!”

    “这笔帐,咱且先给他老四记下!”

    “日后那老四再敢造次,咱要数罪并罚,将他狠狠揍一顿!”

    与此同时,正在大本堂打着瞌睡的朱棣不由得打了个寒颤,猛然惊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