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伍的啊呜
繁体版

第五章 父亲的江湖(三)

    ******已经过去了五六年,在最后挨饿到极点的时刻,不少农村除了吃喝,几乎停止了任何其他的社会活动,很多村办小学也就停了,大河、大圣、大业这些父辈们也是在那时候失了学,又过了三五年的锄把子生活,虽然年纪不大,也已经成为了妥妥的少年农民。

    挨饿的阵痛刚刚过去不久,大多数农民还没有苏醒教育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但在逃难乞讨日子里被欺负过的经历却是实打实的刺激着老少爷们的情绪,纯朴简单的可以保护自己的诉求,一下子被两位武师的到来磅礴大气的唤醒了。

    学业已经荒废了三五年,很多有条件重新就学的孩子去了以后不久,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去,表态宁愿在家里帮着劳动也受不了那些洋字码子了,就这样,这几届父辈们终生小学文凭的十之八九。

    既然文不成,那不妨学学武,一波波的家长陆陆续续的去了胡家和陈家,可大多都是无功而返,胡家不图赚粮食,陈家的要价又太高,失望而归的家长们路上各自想着安慰孩子的说辞,心里也是酸苦难奈,谁让咱们这黄河故道自古都不富裕呢!

    和家长们唉声叹气不同,孩子们只是短暂的失望之后,就找到了新方法,既然不能跟着师傅直接学,可那些徒弟们都是平时一起玩耍的,私下里偷偷学嘛!

    两位师傅也有自己的事,除了定期半个月回家一天,有时候也会去拜访周边的朋友,这就给了小徒弟们充当师傅的机会,玩得好的小伙伴得了传授,不单私下练习,也要组个队互相探讨交流嘛。

    就这样,村子里很快武风习习,各家的粮食也平白的开始加速了消耗,家长们这时候竟开始庆幸当初胡家陈家明里暗里的拒绝了。

    大河也不例外,平时的围观偷学和私下大业对他们的传授,他都要比那些徒弟们还刻苦,没多久,那些拉筋踢腿下腰的基本动作已经非常熟练,甚至连后空翻都可以连续做上四五个了。

    本来以为也就是这样偷学偷练了,可转机就在不经意间出现了。

    经历了两三个月的农闲密集训练,秋播开始了,邹师傅也要回到自己的村里忙活,胡家的七个娃就有人开始撺掇退出,本来嘛,就是被家长硬赶着过来陪练的,一开始的新鲜感兴奋劲消磨完,枯燥乏味的感觉便开始占据大脑。

    邹师傅临走时交代的很清楚,农忙时节,孩子们白天要帮着家里干农活,但一早一晚的例行练习不能间断,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

    当面信誓旦旦的保证,终究抵不过枯燥乏味感觉的侵袭,没有了师傅的临场监督,从一开始的偷奸耍滑,到最后干脆的托词不来,也就几天的功夫。

    胡家老爷子这才意识到思虑不周,学武和上学一样,自来都是苦差事,能坚持下来个一半就不错,有成就的更是不敢多想。

    看来,是需要广撒网的时候了,毕竟,邹师傅也要面子的,只教自家孙子一个人,这也不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