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软胖知青她被糙汉宠上天
繁体版

013: 琛哥

    赵清棠本来还想着借时间不合适,婉拒与贺景琛的会面,可转念又想身正不怕影子斜,没什么好忸怩的。

    她拉开门时,贺景琛并没有进来。

    月光晕在女孩白皙的脸上,即便脸上肉乎乎的,但不难看出五官精致,尤其是赵清棠那双笑眼,好像藏着星星,让她整个人显得格外耀眼。

    贺景琛看得一时失了神。

    还是赵清棠出声问他晚上有什么事情,他才不自然地轻咳了几声,将手里的三角袋子塞到赵清棠的怀里。

    “……这个是……?”

    赵清棠傻了眼。

    贺景琛递给她的不是别的,正是撒着白砂糖的饼干。

    若非她现在开始减肥晚上尽可能不吃东西,就原主现状的话肯定忍不住。

    “大队今天刚开过会,说是为了表扬知青们上工第一天的热情度,所以特地从你们预支口粮中买来些饼干作奖励的。”

    这个理由还是贺景琛想了好久才想出来的,他生怕赵清棠拒绝,虽然已经确定了她就是小糖果儿,但他还是害怕吓着她,所以也不敢表露自己的心意。

    赵清棠当然不知道贺景琛脑海里的想法,她寻思着既然是大队开会后决定给予的奖励,也没好意思拒绝,收下后也表示了感谢。

    “既然今后你们的户口算是都迁在我们大队,大家也都是一家人。”贺景琛清了清嗓子:“别以后总是贺队,贺队长的,听着生份。”

    贺景琛的话算是把赵清棠整不会了,不过她转念一想,也许这个年代的人都朴实吧!不像是在现实世界,总有些人明明官不大,却很喜欢摆架子。

    赵清棠今天上工的时候听老刘顺过一嘴,贺景琛比原主大两岁,既然他不喜欢听她叫队长,就像是喊老刘那种,称呼他:“琛哥。”

    琛哥。

    贺景琛瞬间觉得身体的温度升上去了,他暗恋许久的女孩,他的小糖果,怎么这样会喊!

    他得庆幸现在是黑天,他又是背对着人,不然他满脸通红的模样肯定会被定义为不正经吧!

    “那你早点儿休息,明早还要上工呢!”

    贺景琛都来不及听赵清棠的回复,他走得飞快,甚至像是没有来过一样。

    赵清棠捏着手里的三角布袋,哪怕肚子已经开始咕噜噜叫着,她还是克制住了自己。

    既然决心减肥,就应该有足够的毅力,否则就要吃自卑的苦,而那身肥肉肯定要一辈子焊在身上。

    月光慵懒地洒在幸福村的山路,老刘因为出来方便,所以撞上了刚要回村委会的贺景琛。

    “景琛。”老刘小跑步追上贺景琛,以为那么晚他也是解手的,就说:“我一早就说你家里是个有福的,这不今儿个就应证了我的话?”

    从赵清棠那儿回来的贺景琛好久才稳定,若非是怕人瞧见说作风问题,他铁定进门同她再说说话。

    老刘抛出来的问题有点儿莫名其妙,但心不在焉的贺景琛也没怎么细听,就随便敷衍了句:“嗯。”

    大概是习惯了贺景琛的冷淡,老刘也不生气,只说今天上工,知青当中除了赵清棠,其实算下来剩下的知青都没有完成任务。

    “现在都是按工发粮,那些没有完成工作量又想吃的,从明天开始不会再出现第二次。”贺景琛逐渐回了神,冷静地向老刘分析道。

    “可眼下孙慧又被公安扣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上面指派任务又多……”

    “办法总比困难多的。”

    贺景琛打断了老刘的担心,他倒没有觉得少了一个知青能翻出什么名堂,确切地说他们生产队以前没有那群知青来的时候,也都是几个生产队的翘楚。

    不能说现在人多了,反而被拖后腿了。

    “哦对了,瞧我这脑子。”老刘猛拍自己的脑门儿,他恍然想起有个大事儿要对贺景琛说:“当时我听着名,就觉得熟悉,果不其然,这批下乡的男知青里还真有你家的亲戚。”

    老刘从口袋内衬里摸出一张一寸的黑白照片,他交给贺景琛:“你瞅瞅,这不就是老柱哥?”

    老刘口中的老柱不是别人,正是贺景琛在这个年代名义上的父亲。

    只不过贺景琛穿进来的时候,贺老柱早就驾鹤西去,如今老刘忽然摸出这么一张照片,结合他口中给出的有效信息,贺景琛差不多能分析出事情的轮廓。

    应当是那个叫贺知州的男知青与贺老柱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贺景琛接过照片仔细端详贺老柱年轻时的模样。

    “嗯。”

    贺景琛点点头,他小心翼翼地收好照片。

    老刘知道贺景琛一定是睹物思人,他可怜的老柱哥,更是都没来得及去城里享福……

    “那你明儿个,再与贺知青好好聊聊。”老刘打了个哈欠,天色不早了,明早还得上工,他摆了摆手:“你也别觉得自己身体素质强总熬夜,该休息也得休息。”

    “好。”

    贺景琛点点头,显然没有方才在赵清棠面前聊的话语多。

    老刘也不在意这些,该说的话也已经传递完毕,他也终于可以睡个好觉。

    翌日。

    知青们似乎逐渐习惯了早起上工,但也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还拖整个大队的后腿,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贺知州就提出了抓些鱼给生产队的人吃,这样也好让他们的愧疚感减轻些。

    大家一向听从贺知州的指挥,可乡下不比城里,没有鱼竿钓鱼谈何容易。

    “小赵同志。你平时最有主见,你说我们该怎么做?”

    忽然间被点到名字的赵清棠只好道:“虽然没有鱼竿,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用叉子叉鱼。”

    “对啊!”

    其他男知青们听了赵清棠的话,如醍醐灌顶,各个开始搜索这附近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叉子。

    赵清棠瞧着这个状况,不仅为那些男同志的智商感到着急。

    若是这儿每家每户都有鱼叉,那河里的鱼恐怕早就被村民们吃光了,又怎么说让贺知州看到?

    贺知州似乎也感受到赵清棠的目光,他顺过去看到一片树林时,当场顿悟他们完全可以像原始社会那样用树杈叉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