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云居日记
繁体版

300,秋月撩人,桂花淡香

    秋月撩人,桂花淡香

    秋未了,桂花也淡了,但秋月却明了,有了撩人的妩媚。

    秋月与其它季节不同,如果说春天的月光是“邻家有女初长成”,还有点羞涩腼腆,夏天的月光是活泼的、透明的,冬天的月色是收敛的,冷艳的,那么秋天的月光,则是丰腴的、成熟的,千帆过尽,无限风情,妩媚撩人。

    秋未,月圆之夜总是让人有几分莫名的兴奋,仿佛不愿错过这难得的夜晚,不愿浪费这花好月圆的光景,我喜欢在山村静静的赏用,感受那种“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唯美意境。

    我在农村里出生,在村庄里成长,小时候天上的那轮明一直伴养我,月时圆时缺,有时眉眼弯弯,像在微笑看村子在时间中流淌,我在淙淙流淌月色下慢慢长大了。

    光阴荏苒、流年似水,我努力学习,跳出农门,吃上了公粮,却抛了乡村如水的月光,湮没在城市灯红酒绿的繁华中,为了生活经年辛苦奔波,被几两碎银和坎坷岁月催白了双鬓,多少个夜晚望月抒怀空惆怅,有多久没好好遥看那轮夜夜相陪的明月了?有多久没有和月亮窃窃私语了?有多久没有沐浴流泻的月华清辉了?

    终于在几年前又回归了田园。现在住在山村,有重温儿时生活的甜蜜。

    借着月光循着清幽的香味,我一个人坐在空旷的大院,沏了一壶茶,洗了一串葡萄,还有一袋瓜子,一个人静静的赏月。

    等清清的光亮,慢慢地越过院墙,慢慢地铺满整个院子,就像几十年前的那天,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赏月……

    极目远眺,夜空很虚,月色全部倾洒在淡墨似的尘世间。不知是万物融入了月色,还是月色里雕刻出了万物,混沌一片。

    想起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的《折桂令·中秋》一词: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对这首词的秋月描写,我现在是身临其境。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前几天的夜还有点黑,今天是十四,虽然不及十五的月亮满,更不及十六的月亮圆。但月亮也是皎洁的,月光如同一面镜子照耀着天地,使得万物都沐浴在月光之下,给人间满满的清辉。

    月色拂在遥远的山头,这秦岭东麓离我住的地方有七公里远,平时的黑夜是看不见的,月光下,山失去了往日的高大,只是目尽处的一片轮廓,山也没有了白天的巍峨,好像掩在了地平线上,月色把山妆点的柔和了,虚幻了,是起伏的黛影线条,山与山之间勾肩搭背,相好了,山体一点也不突兀和峥嵘。其实不光是山,月色下,一切刚硬的东西都柔和了,人心也柔软了。

    “玉露泠泠”原指秋天的露水晶莹清凉,这里用来形容月光清凉,与银汉无波一起构造出一幅清冷幽寂的秋夜画面。我现在的山村民宿,也有这种感觉,满满的月光,带着露珠的沁凉,微风吹来,身上还有点冷。

    “桂影婆娑”描绘了秋夜晚,月光下桂花树的影子摇曳多姿,形象生动。淡淡的桂花香扑到我的院子里,只是轻轻一嗅,香甜、幽幽,早已是绵软淡淡还有点甜的馥郁盈满了肺腑。

    翩跹清影在如水的月色间飘来荡去,萦绕的桂花香在四周散香围拥。我走到桂花树下细看轻嗅,这桂花是金黄色的,来粒大小,相互抱成团,像杏核一般大,细细的,密密的,一簇簇,一丛丛,隐藏在茂密的叶子底下,一朵朵小花瓣在轻风下摇拽,有的掉了下来,还有的扑到我身上,吻过我的脸,月色与花香便温暖起我孤寂的心房,有些感动,有些浪漫。

    我贪婪地呼吸一下,再呼吸一下,沁人心脾的清香,身与心醉了,醉在铺陈出的冥思神往中。

    伸手轻轻抚摸,花朵是潮湿的,比白天要水灵得多。摘一串桂花泡入茶壶,那香气轻柔而纯净,仿佛是秋天的味道,淡淡地飘散在空气中。

    在月色中掬一壶桂花茶入喉,引一缕月色入心,吃两块月饼,我有点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