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秘闻录
繁体版

第2章 对论

    羿小狐被带出去的时候,本来还想再说几句,但看曹操的态度,也知道根本没用,所以就没有开口。

    只是接下来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他并不清楚。

    两名军士带着他来到一座营帐,之后,一人对看守的兵卒小声吩咐了几句,就头也不回的去了。

    羿小狐独自坐在营帐之中,看看周围情景,除了那名兵卒外,一个人也没有,心中更觉惴惴不安。

    如今战乱纷纷,天下各处,地界一直都不太平。许多割据势力虎视眈眈、蠢蠢欲动,底下的小动作从来就没停过。曹军对袁术用兵,久战不胜,局势已经有些骑虎难下,内有粮草、军心这些极大隐患,外有袁绍、刘表等人伺机而动,曹操不该在此地耗费时日。

    按理说,他应该抓紧时间用兵才对。可他刚才所说的那些话,大有从长计议的意思。

    不应该啊……

    羿小狐靠着墙壁,苦苦寻思了一整天,始终想不明白。

    等到晚间,兵卒破天荒的给他端来了一只鸡,一碟肉,一碗米饭,外加一壶酒。

    羿小狐心里一紧,只当送来的是断头饭,问那兵卒,见他只是摇头,也不说话,便觉得似乎不是,心情平复许多。久不喝酒吃肉,他也有些馋了,就倒了一杯酒,自酌自饮起来。

    可他心里依旧难以安稳,尤其是眼下这种处境,一想到人头还在别人手中,他就郁结难当。

    到了第二天早上,路面上巡视的军士忽然少了许多,兵卒的表情也变得十分严肃。羿小狐正感到有些奇怪,猛然间听到外面噪噪杂杂的脚步声、马蹄声,接着就鼓声震天、喊声遍地,各种声音混在一起,让人不寒而栗。

    他一个激灵坐了起来,竖起耳朵仔细听去:远处喊了一阵军号之后,接着又响起了出征进攻的鼓声。

    想了一想,他便推测到曹军正在调兵攻城。如此看来,曹操还是听从了自己的建议:骤起发兵,突袭攻城。昨天的那番对话,并不是没有效果。

    鼓角声、喊杀声远远传来,从早间一直持续到傍晚。期间,许多军士在营寨内进进出出,押送着箭矢、军械,一路奔向战场。等到夜色降临,天黑下来,才渐渐停歇。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营寨大门处人声忽起、战马嘶鸣,将士们有说有笑,兴高采烈的鱼贯涌入。羿小狐虽然隔了好几处校场,仍能听见大伙热烈呼喊的声音。看此情形,应当是打了一场大胜仗。

    其实也根本用不着猜,羿小狐早就知道,曹军必然大捷,书中写的清清楚楚。此时炊烟升起,袅袅而上,空气中四处弥漫着浓郁的酒肉香气。众军士彼此呼喊,高歌不止,纵情享受大胜之后的酒宴。

    这时,押解自己的那两名军士远远的走了过来。

    羿小狐急忙站起。

    一名军士在看守的兵卒耳边问了几个问题,听到回答后就点了点头,让兵卒打开营帐,对羿小狐道:“大人,丞相有请。”

    羿小狐本是仓官小吏,没有品阶,这军士是曹操近侍,按理说,他们绝无称呼羿小狐为大人的可能。此刻他们如此称呼,这便让羿小狐有了心理准备。

    打了胜仗,曹操应该不会杀我了吧……

    三人出了牢狱,并没有走来时的道路。两名军士带着羿小狐绕了大半圈,特意经过辕门校场。羿小狐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见辕门下一支旗杆上吊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心里便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他回头看了看走在右边的军士,指着那颗人头问道:“这人是谁?犯了什么罪?”

    军士面无表情的道:“粮库仓官王垕,此人中饱私囊、截取粮草,致使大军无粮,险些坏了大事,已被丞相枭首示众,出征祭旗。”

    羿小狐盯着那颗人头,久久说不出话来。他在今世的名字就是王垕,旗杆上挂着的,显然是自己的替死鬼。

    曹操为了保全自己,另借了一颗人头。

    现在,他特意让军士带着自己前来观摩,则是杀鸡儆猴的意思了。

    军士道:“丞相正在等候,请!”

    三人脚步随即加快,径直走向中军营帐。

    曹操正与几位将军谈论战事,见军士进来,便招手叫停,问道:“人带来了?”

    军士道:“带来了,正在账外。”

    曹操又问道:“可有生人接触?”

    军士摇了摇头:“自昨日入了营帐,一直到现在,并未有任何人前去看望。”

    曹操转身回坐主位,道:“带进来吧。”

    军士随即退出。

    营帐内几位将军都是跟着曹操打天下的老将,有些甚至从曹操尚未发迹就一直随他南征北战。虽不敢说勇冠三军,却也都是军中的领头人物。此次大破袁术,更是立下了极大功劳。大伙正说在兴头上,却听曹操要接见别人,心中难免有些不快。

    几位将军彼此相视一眼,都想留下来瞧瞧。

    哪知曹操却呵呵一笑,对众人摆手道:“几位破敌辛苦,请先去宴饮,等回到许都,论功行赏。”

    几位将军都有些面面相觑,可丞相既然发话,自然也没理由留下。众人便起身告退。等来到帐外,全都不由自主的向周围看去。扫了好几遍,也没见生人的影子。众人一片狐疑,只得离去。

    羿小狐正站在一旁,看远处军士载歌载舞的喝酒吃肉,过了一会儿,听帐内喊他,这才掀起帷帐一角,走了进来。

    曹操道:“近前。”

    羿小狐稍稍抬头,向前走了几步。余光之中,见帐内不仅有曹操,东席首位上还坐着一名中年文士,高冠长袍,儒生打扮,正面带微笑的望着自己。

    羿小狐没认出这位文士是谁,想来他既然能坐在东席首位,必然也是军中数一数二的大人物,于是就抬了抬手,算是打了个招呼。

    曹操问道:“一日不见,可还无恙?王垕大人。”

    羿小狐心中一紧,忙道:“王垕已死,下官并非王垕。”

    曹操哦一声,问道:“那么,你叫什么名字?”

    羿小狐想了想,便用了后世的名字,说道:“在下姓羿,名狐。”

    曹操笑道:“你这名字倒十分取巧,去见过荀彧荀大人。”

    羿小狐这才松了口气,命,大概是保住了。只是于这等人来往,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他谢过曹操,便对着那名中年文士行了一礼,道:“见过荀大人,大人之名,下官早有听闻。”

    荀彧微笑着站起身,举手还礼,接着就开口问道:“你姓羿名狐,字什么?”

    古人大多都有字,或表德行,或示本名。刘备字玄德,是表其德行;诸葛亮字孔明,便是对其名字的解释。古人及冠或及笄之后,就不便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

    羿小狐实非古人,所以无字,他只得解释道:“实不相瞒,在下有名无字,惭愧。”

    荀彧道:“哦,竟有此事?丞相在场,何不求赐一字?”

    羿小狐便抬头去看曹操。曹操却只是笑,过了片刻,他说道:“也好,你既然本名作狐,正好有一字可配你。”

    荀彧笑问道:“何字?”

    “假虎。”

    荀彧脸上的笑容便止住了。

    “假虎”与“狐”字相配,自然就是狐假虎威了。曹操的心思,荀彧懂。他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字,狐假虎威者,向来都是贬义,曹操仍是不相信这小子有真本事。

    他忙转过话题,不再提表字的事,看着羿小狐,问道:“听说,突袭攻城,主帅督战,这一计策出自你口?”

    羿小狐道:“不敢,此计实乃丞相自出。”

    荀彧笑道:“你也不必过谦,此事我已听丞相说起。不过你却大胆,主帅督战,不怕丞相出了岔子?”

    羿小狐道:“丞相吉人自有天相,自然无事。况且成大事者,这件事倒要亲力亲为。”

    荀彧微微颔首,定了定神,脸色逐渐有些严肃起来,他起身离席,望着桌案上的地图竹简,正色道:“你既然洞悉时局,又出了破城妙计,想必也已经备下后招。眼下我军该当何如,荀某愿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