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秘闻录
繁体版

第25章 暗战

    古代的酿酒技术虽然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但所酿的酒度数并不高。这对于喝惯了高度白酒的羿小狐来说,当真是小菜一碟。就如张绣营中所存的酒水,说起来,未必比得过后世的啤酒。再加上羿小狐酒量本来就好,几坛美酒下肚,依旧稳坐席中,浑然无事。

    然而张绣就没那么好受了,他虽然也喜欢喝酒,可哪里见过这等牛饮之法。等喝到第七坛时,他就有些扛不住了。

    张绣哈哈大笑着摇了摇头,他放下酒坛,恭恭敬敬的对羿小狐行了一礼,说道:“假虎先生千杯不醉,张某今日是服了。”

    羿小狐举手还礼,随后右手轻轻一提,将第八坛酒的泥封打开。

    一旁彭不更早惊得张大了嘴,他本就已经晕头转向,几乎就要睁不开眼,可见到羿小狐仍没尽兴,忍不住问道:“先生,你还能喝?”

    羿小狐微笑道:“男人一生,须得经历几件事情。爱一个女人,醉一场美酒,听一段故事,交一个朋友。张将军,请。”

    张绣拿起一坛美酒,却没有立即打开,先长长的做了几次深呼吸,这才将酒坛抱在怀中。说实话,他已经要扛不住了。若不是在自己军中,他又身为一军之首,只怕早就逃了。

    拼酒的滋味确实畅快,酒至杯空,有酒则尽。但醉酒临崩之时的那种作呕感,却也让人痛苦难当。

    他强忍着胃里翻江倒海、几乎就要喷薄而出的醉意,扭头看了一眼贾诩,吐着舌头喘了几口大气,笑道:“我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羿小狐、假虎先生,你的名字张某记下了。贾先生,替我好好招待诸位。”

    说罢,他一把拍掉泥封,对着酒坛,咕噜咕噜喝了起来。

    酒水从他嘴边溢出,浇湿了他的脖颈、衣襟。张绣浑然不知,他喝干这坛美酒,就将酒坛摔在地上,抱拳道:“献丑了!”随后便摇摇晃晃的走向帐外。

    帐外随即传来出酒呕吐的声音,两侧侍卫忙跑过去搀扶。有近侍喊了几声将军,可张绣吐完之后,直接睡死了过去,叫也叫不醒。

    侍卫忙搀扶着他回到将军帐内,如此一来,酒场之中就只剩下羿小狐、钟无期、彭不更,以及贾诩四人。

    此次酒宴,贾诩一直在自酌自饮,喝一口小酒,吃两口小菜,对周围一切全都漠不关心。张绣行酒令时,他虽然也喝了两杯,但任谁也能瞧出来,这不过是张绣作弊时的小小插曲,大概觉得一直灌酒与两位客人,脸面上有些过不去,以此缓和缓和而已。

    后来羿小狐与张绣拼酒,他依旧坐在席位上静静的看着,自己喝自己的,连话也没说一句。

    此时张绣既走,主家自然就轮到他了。他放下酒杯筷箸,稍稍换了个坐姿,抬眼望着羿小狐,淡然笑道:“先生海量,再来十坛八坛也放不倒你。坛子可以放下了,这酒,不喝了。”

    羿小狐轻轻抚摸着坛身,说道:“张将军虽然不在,但他既已喝了第八坛,羿某理当陪饮。”

    他站起身,对着帐外张绣离去的地方举了举坛子,随后仰脖饮尽,一滴不漏。之后,他随手丢下酒坛,坐回席位。

    酒坛滴溜溜滚到一边,碰到其他空坛时,咔咔微响,碎成几片。

    羿小狐斜眼看了看帐外,笑道:“门外可还埋伏着刀斧手?我等不过孤身三人,先生若要动手,可要趁早。”

    贾诩摇了摇头,“帐外的人都已撤去,百步之内再无人影。此时你我说话,只要不呼喊高歌,贾某保证没人能够听到。”

    彭不更原本正半卧在软塌上,听到这话,顿时一个激灵坐直了身子,酒也醒了大半。向来宴无好宴、会无好会,此次说是以酒接风,其实背后要谈的事情多了去了。他压了压酒劲,扭头看了看羿小狐与钟无期,见二人面目严严,颇为庄重,心里也不免有些发虚。

    有关刚才帐外埋伏着刀斧手的事情,张绣与贾诩都没给个说法,这或许也是促使羿小狐与钟无期多有不快的原因。但己方毕竟是丞相亲授的命官,张绣到底是何打算,竟敢如此胆大妄为?

    他猜不透,也不明白,但想来想去,总觉得这里面另有牵扯。

    果然,就在他苦思冥想之际,听羿小狐问贾诩道:“夏侯杰呢?在营中吗?”

    彭不更心头一凛,暗自思忖道:夏侯杰怎么会来这里?

    转身去看贾诩时,就听他答道:“实不相瞒,正在张将军帐中。”

    贾诩倒了一杯酒,端起酒杯,对羿小狐举了举手,“假虎先生可能再饮?”

    羿小狐笑了笑,取了一坛酒,拿过钟无期面前并未用过的酒杯,倒满之后,与贾诩对饮了一杯。

    贾诩用衣袖沾了沾唇,说道:“自古英雄爱红颜,羿先生所为,或可传出一段佳话。只是,与强人作对,也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今日之会,说来是为你接风,其实也另有所图。那些刀斧手,本就是夏侯杰硬要安排下的,只是,张绣却没有这个胆量。他只想将你灌醉,然后交给夏侯杰而已。这其中的原委,想来羿先生是能够理解的。”

    这些道理,羿小狐当然理解。羿小狐是曹操点派的命官,又是张绣的交接人。别说张绣不敢动他,贾诩不敢动他,就算是吕布刘表等外人,也未必敢撕破这个脸皮。

    可夏侯杰不一样,他敢。因此,张绣只要把羿小狐交给夏侯杰,之后无论羿小狐是生是死,都与他没有关系。

    此时的彭不更也已经明白过来,他一拍桌案,怒道:“原来,你等行令作弊,竟是这种打算!”

    贾诩笑道:“彭将军不必动怒,张将军若果真要将你们交出去,只需几名健卒、一条绳索。纵然钟先生在场,只怕也独木难支。不过,话说回来,夏侯氏许给张将军的好处,也着实让人难以拒绝。”

    羿小狐问道:“什么好处?”

    贾诩道:“自古降将难当,若非遇到变故,谁也不愿屈居人下。而受降之后,到底结局如何,又岂是人能所料?宛城处于魏地、荆州、汉中交接之处,与蜀川也近乎接壤,张将军虽然投靠刘景升,但于我军而言,依旧是四面楚歌。因此,他一定要找一个靠山。”

    羿小狐道:“所以选择丞相,贾先生好眼光。”

    贾诩摆了摆手,继续道:“但是,宛城,张绣想要留下;兵马,他断然不肯交出;而其本人,也不愿在丞相帐下为官。羿先生,你可明白?”

    羿小狐笑道:“张将军倒是好打算,只受其恩,不受其累。想以举城受降之名,而行郡国受封之实。如此一来,我等既要为宛城排忧解难,又受环伺众敌之矢。这于我魏地而言,又有什么好处?”

    贾诩盯着羿小狐,道:“好处极大,丞相可得大美之名。曹、张虽为宿仇,可丞相却不计前嫌,欣然招降,传之四海,足可抵得上十年征战。况且,宛城乃天下用兵之地,一城之动,可牵制荆州、汉中、蜀川三地。张绣世居此城,民心归附,丞相一旦用兵,无论是南征刘表,还是西取汉中、蜀川,宛城都可作为一支先锋,为丞相修桥铺路。”

    贾诩的话,说的句句在理。乱世当空,别人既然请降,已经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若仍贪心不足,既要得其名,又要得其兵,再要得其地,确实有些难以服人。

    原本郭嘉与羿小狐一番长谈,就提到过这些事情。曹操的本意,肯定是三者都想要,不过这并不容易。在有司与张绣来往的书信中也互相沟通过,虽已有了初步定论,但其中诸多条款,并不能让曹操满意。因此,这才命郭嘉在暗中调度,并派羿小狐来探听虚实。

    羿小狐对着贾诩笑了笑,说道:“这些事情,除非丞相亲自授命,谁也不敢妄自论断。哪怕是荀彧荀大人,也断然不敢夸下海口。羿某倒要问一问,那夏侯氏当真许下了这些?”

    贾诩道:“城池、兵马、张绣本人,一样不少。夏侯杰与董昭都说过同样的话,如若不信,贾某可找人作证。”

    彭不更插嘴道:“你找的人,自然是你军中之人,我等如何信得过?”

    贾诩笑道:“贾某既然说得出来,几位自然是信得过的。羿先生,你意下何如?”

    羿小狐摇头道:“不必了,我看见这些人心里烦躁。”

    彭不更茫然问道:“谁?”

    贾诩笑而不答,羿小狐默然无语。

    彭不更还再要问,身侧钟无期低声道:“你喝醉了,不要说话。”

    彭不更便闭了嘴。

    贾诩又倒了一杯酒,自酌自饮起来,过了片刻,他又接着说道:“羿先生,若是你,你该听谁的?”

    听谁的这一点并不重要,贾诩能说出来,就表明他已经做出了选择。先不管张绣到底如何想,最起码贾诩的态度是偏向羿小狐的。

    其实从话里行间,羿小狐多少能听出一些别样的意味来。他感觉到,贾诩与张绣之间,似乎出现了某种隔阂。

    倒不是张绣信不过贾诩,他醉酒离去之后仍不散席,却把场子交给贾诩,显然表明他是十分看重贾诩的。

    只是我心有意照明月,明月却未必肯随我任意东西。从刚才贾诩多次直呼张绣本名,到后面他称呼张绣及宛城军为“他们”,并不用“我等”、“我军”等字眼,羿小狐就觉得,贾诩可能是想单飞了。

    他想了想,然后笑了起来,答道:“这些,我也能给。”

    贾诩斜眼看着他,“君子言出,当知荣辱。羿先生不要开玩笑。”

    羿小狐收住笑容,望着贾诩,正色道:“先生名传四海,乃天下名士,屈居宛城这等弹丸之地,尚且不觉羞耻,我不过一区区书生,开几句玩笑,就不知荣辱了?”

    “况且,就算张绣诸般事情皆能如愿,他还不是要喜极乐屁的回到宛城,做他的土地主?”

    “倒是先生你,又要强颜欢笑,跟在病牛之后,居于樊笼之中,只怕你此生,从此与天下英雄无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