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太吾世界当村民
繁体版

第20章 新年

    一座华美大气的酒楼前张灯结彩,随着爆竹炸响,围观的人们发出阵阵欢呼,这里也算终于能正式开业了。

    一方面是这座酒楼终于在年前竣工,扩建完毕的酒楼宽敞气派,内里典雅考究,只能说公输坊的工作能力还是颇为值得信赖,甚至这酒楼和太吾村其他地方都显得格格不入起来。

    屠魁武看着人群涌入酒楼,心中暗想:

    太吾村酒楼的建设,也已经被不少福州权贵、豪富知晓,之前屠魁武已经不止一次接到询问开业时间的信件了,只要菜品品质过得去,赚钱不成问题。

    另一方面是他一个月前收到了太吾子莹的消息:

    “师父,我到赤明岛上的伏龙坛了,你之前和我说太吾村缺少大厨的事,我和岛主说了。岛主说之前受了妙手神医不少照顾,我又驱除了异人,所以特别给我推荐了三位厨艺上颇有天赋的弟子,不久就会动身出发,前往太吾村了。”

    “他们三位都是伏龙坛五品寻海使,厨艺天赋非凡,都已经熟读四品《山家清供》,远不是寻常厨师能比,用来支撑太吾村酒楼应该是够用了。”

    “另外,伏龙坛的功夫学起来挺简单的,估计不久之后我就会去界青门,应该年后不久就会回去了。”

    一个月前太吾子莹说的伏龙弟子已经来到了太吾村,屠魁武也全部见过了,都是年轻小伙子,看起来二十多岁,确实厨艺不凡,屠魁武受限于天资,虽然已经读完了二品厨艺书《齐民要术》,但厨艺造诣上居然比他们还要差不少。

    屠魁武看了一眼自己的厨艺面板:

    【厨艺天资(造诣):12(202)】

    自己的厨艺天资确实差了点,但技艺这方面,越是艰深的书对技艺提升越大,那几名伏龙弟子能在少读二、三品厨艺的情况下,厨艺还能反超自己不少,看来天资少说也是八十以上了,确实是人才不错。

    屠魁武想到这里,从酒楼后门进入厨房,这里同样热火朝天,数口大锅同时烹制着不同的菜肴。这里除了三位大厨,还有好几名学徒在打下手,原本宽敞的厨房里十来个人来回忙碌,竟也显得有些拥挤。

    那三名弟子,现在应该说三位大厨,两位正在亲自炒菜,一位正在指点其他学徒。今天是开业第一天,客人很多,也肯定要大厨亲自上阵保证酒楼口碑。

    屠魁武看了一圈,看他们一时半会抽不出时间,便走到酒楼中,看看今天客人们反响如何。

    “这‘文思豆腐’我还真是闻所未闻,竟能将豆腐切得比线还细却不断裂,而且不但样子好看,正因切得细,豆腐细丝绵软入味,真是不可多得的佳肴啊。”

    “你来尝尝这‘九味脆皮鹅’,比我之前吃到的脆皮烧鹅美味太多,不但外皮焦脆、鹅肉多汁,而且吃下去各种滋味轮番登场,各有不同却又协调一体,这才是人间绝味。”

    ……

    看来品质上颇受客人好评,不过也难怪,这世界除了品鉴、杂学,研究其他技艺者大多是门派中人,为了充分发挥武学威力而举派精研,其水平远不是寻常城镇百姓能比。

    以最被广泛研习的医术来说,城中大夫的医术普遍也就一百上下,超过一百五已经是难得一见的名医了,而这个水平在各个教授医术的门派中,只能算是弟子的入门水平,医术超过两百的人都十分常见。

    若是百花、少林、空桑等大派高层,医术造诣达到六百甚至更高也并非不可能,可见差距之大。

    而其他如厨艺之类百姓中研习更少的技艺,城镇中人与门内弟子的水平差距只会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各派弟子基本都能在主城、村镇赚钱的原因。

    “这不是屠村长吗?用过午饭了没有?不嫌弃一起来吃点吧!”有不少村民在此用餐,眼尖的看到了角落里思索的屠魁武,纷纷热情招呼道。

    “不了,我之前已经吃过午饭,你们吃就好。”屠魁武摆摆手,走上楼,进入包厢。

    这“屠村长”的称呼是上次太吾子莹回来时提出的,村民们都见识了屠魁武这三年为太吾村带来的改变,自然没人有质疑,这个称呼就这么定了下来。

    看来太吾子莹是想以这种方式让村民进一步接纳他,并培养他对太吾村的归属感,毕竟权力、尊敬和利益,是最能拉拢人的手段。太吾子莹是借此表示:只要他安心作为太吾村的一份子,这些都可以被满足。

    屠魁武在包厢中坐下,便有茶水、瓜果送了上来,他在此处等了大概半个时辰,三位大厨终于走了进来。

    其中一人抱拳道:“岛……村长,您叫我们?”三人中他年龄最大,三人隐隐以他为首。

    屠魁武笑道:“不必紧张,都坐吧。你们今天做得很好,客人们对你们的菜评价很高。不过你们就这样加入太吾村,不会不甘心吗?”

    那人苦笑道:“我们都是外姓人,到了这年纪也该为自己谋个出路了。我们这年纪即便想入赘龙家、司徒家也不可能了,虽然做菜还行,可武功资质实在平平,不可能被大人物们收为义子,在岛上也遭人看不起,能来太吾村是我们求之不得。”

    另一人接话道:“是啊,他们研习厨艺、品鉴都是为了练功,还生怕别人超过自己,不愿交流,不肯把心得教给别人。没想到我们来了太吾村,还有像您这样愿意把厨艺倾囊相授的人,难怪您能当村长。光是授艺之恩,我们都偿还不起,相比之下,这点小事不算什么。”

    这位年纪最小,前两天刚来太吾村时还有些不服气,说凭什么要听命于一个小孩子之类的,等屠魁武向他讲了讲《齐民要术》中的厨艺知识,并表示之后会教给他们后,立刻在震惊中对屠魁武佩服万分。

    这也难怪,这时代下,学习技艺除了门派师徒,大多还是靠学徒制,人们都秉持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理念,传真本事之前徒弟打杂、帮工五年甚至十年都是常有的事,甚至要把师父当亲生父母一样看待,生时赡养,死后戴孝才能得真传。

    屠魁武笑道:“那好,之后一段时间,等等你们这里工作结束,我就来教导你们厨艺,直到你们把二品厨艺掌握为止,这段时间就辛苦你们了。”

    为首那人说道:“屠村长愿意教,是我们的幸运,我们并非不识抬举之人,应该是我们烦请屠村长费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