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大司农
繁体版

第九章 村子的调查

    自从在黑臂家里吃饭的时候梁轩突然想通了以后,他一改之前颓废的状态。开始对村子的情况做了一次普查,尽管还不够全面,但是已经能够让他做出一些判断和计划了。

    这个村子名叫河口村,这村名的由来不用说自然也能想到。村子有80来户,总人口400多。梁轩对比了一下自己的老家,他老家也是农村,一个村民小组也就100来号人,一个村的话有8个村小组,大约也就不到一千人。这样对比的话,这个村子至少还是相当于他老家三四个村民小组的人口规模了。

    虽然说人口比他现代的老家的一个行政村人数少,但是地盘却远超了。虽然他没有办法确定具体的面积有多大,不过他试着从村东口走到村西口,花了大约30分钟。这个范围少说也得超过20平方公里了。

    不过面积虽然不小,村子的人口却很集中。村民的聚居点位于一条名叫“蒙水”的河的河湾里的高地上。虽然梁轩不懂风水学,但是他也看得出来这个位置不坏。靠近水源,用水方便;位于河湾里面,避免河水的冲刷;地势高平,不会受到洪水影响,而且干燥,住起来自然更舒服。

    整个聚居点都用石头围墙和木栅栏围了起来,形成完整的聚居点的边界,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在围墙的北侧和南侧各有一道门,可以通到外面去。聚居点北侧、东侧、东南侧都是一些农田,农田外围外面就紧邻着蒙水右岸。河对面则是另一个村子的地盘了。

    聚居点西面,就是一大片的森林,这片森林一直绵延到西边村子的边界。虽然说是边界,不过实际上也没有真正的界限,只不过借助小溪、土埂子这样的地形,形成了一个实际控制的范围,再远更西边实际上并没有紧邻其他村子,只不过他们现在还管不了那么远。

    这片森林的最东边,也就是紧靠着聚居点的一小部分,是村子的墓地。

    单单村子的范围和村子的环境来看,这个村子已经基本属于定居生活了。

    梁轩刚来村子的时候,看着村民出去捕鱼、打猎,女人们出去采集植物块根,还以为这是个很原始的渔猎部落。但是经过在这里的几个月生活和最近的调查以后,才发现自己完全误解了这个村子。实际上打猎、捕鱼、采集都不是村子主要的食物来源。只是作为辅助作用的食物来源,同时更多是一种传统文化一样的东西。虽然梁轩觉得有点怪怪的,但是事实就是在这个远古的村子,他们也有更加古老的传统。这也是人类传承的证明吧。

    村子的主要食物来源一是种植,主要的作物是粟、黍,这两种东西实际上梁轩也只是在书籍上看到过名称,既没有见到过实物,更没有吃过,不过在这里确实主要的农作物。另外的食物来源就是养殖,原本梁轩并不知道,实际上直到这次他去调查,才惊奇地发现村子居然还养着牲畜,实际上主要也就是养猪,还有几头牛。村子里的牲畜养殖棚就在村子西南侧。

    大部分的肉食,并非来源于打猎,而是来自于饲养的猪。

    这让梁轩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除了这些而外,梁轩觉得比较有价值的发现还有一些。

    原本他以为村子也就处于新石器时代,但是他发现自己错了。实际上村子里有铜器,而且似乎数量还不小,起码属于铜石并用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是铜器时代了。如果要说是新石器时代,那也是新石器时代的末期了,处于一种过渡的状态。

    此外,村子里还有手工作坊,里面主要是制作陶器等。这倒不是很意外,毕竟他来村子的第一天起,就看到各种陶器,村子的对外的贸易不至于发达到全靠交易。

    这是算是村子的物质条件了。

    在村子的社会结构方面。村子大体上说来还是处于一种比较平等的状态,不过梁轩发现房屋的大小质量和位置都有一些等级差别,这说明村子里面已经产生了一定的阶层的分化。村子的权力中枢就是村长和三老。根据黑臂所说,村子里原来有村长,作为村子的首领。三老则给村长提供建议和意见,并且掌管一些礼仪等方面的东西,也就是起个顾问的作用。不过在梁轩来之前的一年,原来的村长得病死了,新的村长一直没有选出来,就由高长老先兼任着。

    而梁轩成为村子的祭司以后,目前至少可以算村子里的四把手了。当然这是理论上的。实际上村子中有五六个家庭的地位隐隐高于其他的小家庭,前面的几任村长,多半都出于这几个家庭里面。他们的房子也都集中于聚居点的东南侧,靠近村中的公共议事堂和村庙。而三老的住处则是和公共议事堂相连,组成了一片建筑群。虽然很原始,不过梁轩觉得这大致上就和后世的皇宫差不多。

    梁轩调查获得的信息中比较重要的就是这些。他对自己的调查很满意,知道了村子的总体的情况。他很像把这些信息写下来,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个时代自然是没有纸笔的。当然,虽然书写并不一定要纸笔。比如木炭就能代替笔,但是要找代替纸的东西却不易。首先甲骨和刀他是不考虑的,这东西太费劲不说,他对于文言文只能看,不能写,要在甲骨上刻字,以现代文的字数,那得刻多少块甲骨。当然也可以在竹子上刻,不过他发现森林里并没有竹子,想必村子所在的位置是北方了。北方虽然并非没有竹子,但是分布远没有南方广泛,他也不想到更远的地方去找。

    除此之外,木炭可以代替笔,但是能让木炭书写的,起码也得比较平的木板之类的,很遗憾,村子里也没有,因为没有那么精细的加工工具。他还想到了植物叶子、沙盘等,虽然不是不能用,但是要写大量的文字,确实也不太方便。最后只好作罢。只能先在大脑里依靠记忆,把自己获得的信息过了好几遍,基本算是记牢了。

    不过书写工具算是作为他的一个心病落下了,迟早还是得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