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大司农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工坊的第一罐精盐

    离冬祭还有十天时间。

    梁轩让黑臂和孔父制作一些新的弩。黑臂欣然答应,他已经制作过三把,一把是在梁轩的指导下完成的。之后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又制作了两把,在细节上进行了更多的打磨。不过在使用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他觉得可能是自己不会用的缘故。于是,他便有了晚饭前对着标靶练习的习惯。那标靶是梁轩在看到他用树干作为目标以后,指导他用草编织成的。说是指导,其实是梁轩按照他看到过的草垫,给黑臂描述了一遍,然后两个人一起摸索出来的。

    不过因为村子里主要以树枝树干作为燃料,所以并没有保留粟草,他们只能去河边找了各种杂草,选出一些能用的茎秆,先编成草绳,然后用草绳盘起来,再用骨针编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不太规则的圆形。黑臂用草绳将这个圆形草垫绑在了一个丫字形的树杈上,便成为了一个可用的标靶。

    梁轩让黑臂多做几个草垫,他要拿回去作为坐垫。

    黑臂按照梁轩的要求,带着孔父去森林里面选了找了一些木头。不过这些木头含水量都比较高,没办法马上就用来制作。余杨这才想起,自己还有长老给的玉猪龙的信物。拿着这个,去仓库看了看,里面确实还有一些木料。因为村子里除了制作陶器、骨器、石器而外,也会制作一些木器。石矛之类的东西也需要木头作为矛杆,仓库里因此有一些细木棒,还有粗的木头。

    选了一些合用的木头,拿回去以后,黑臂便带着孔父一起制作。梁轩也饶有兴趣看着他们制作,时不时也会参与做一些事情。他很快就发现,这件事情远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趁手的工具。村子里的工具有石器、骨器、蚌器、陶器、木器,甚至已经有铜器了。但是目前铜器都是交换回来的,不光数量少,而且也只是用来装东西的容器,并没有铜刀之类的利器。剩下的也就只有石器比较合用,但是石器的锋利度相比于未来的铁器那可是差得有点多,而且石器很容易磨损,没办法做到很薄,这样也就不能做得更加锋利了。虽然蚌器更加的锋利,但是毕竟太轻薄脆弱,只能用来切切菜。这样下来,他们能用的,也就是只有石器了。

    用石斧劈开大块的木头,用刮削器可以让木头更加光滑平整,用粗糙的石头来进行进一步的打磨,用石头制作的锥子在木头上打孔。每一步都不容易。梁轩皱起了眉头。以黑臂和孔父两个人的力量,靠着这些不大靠谱的工具,那制作的进度就太慢了。他干脆把长老派给他的那五个人全部都叫了过来,全部加入制作弩的工作。

    在他们全程观摩黑臂制作了第二把弩以后,便全部抄起工具开始学着制作。黑臂便成了他们的老师。他已经制作了五把弩,对于弩的构造自然已经摸熟了。而且在他自己的练习中,他对于弩的一些细节也多了一些体会。梁轩发现他在给其他人做指导的时候,竟然能说出自己也没注意到的一些东西。不过梁轩还是能提出一点建议。这是他充分地运用自己还残存在脑中的物理知识和在现代积累的对于机械的观察所领悟到的一点经验的结果。

    见他们都认真地开始制作以后,梁轩在第二天下午便抽身离开,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制盐作坊那边,梁轩先按照精制盐的工艺流程,去仓库领了一些用具来,主要就是陶锅、陶罐之类的容器。不过因为本来就不是为制盐制作的,自然没那么合用。不过梁轩一开始并没有准备要有多大的产量,所以也就先将就着用了。他从仓库中领到了一些粗盐。虽然是粗盐,但是对于村子也是非常珍贵的。很多人分到以后都不舍得经常用。梁轩能领到的量也不大。不过目前的工具,这样的量反而正好。

    燃料倒是不用担心。除了柴房而外,在村子还露天堆放了不少的木柴,而且西面的森林里面还有很多的枯枝枯树。

    梁轩细心地指导着安排给他制盐的几个人,每一道工序都是他自己亲自做一边,然后在旁边又守着,让他们照着做,还随时提出意见。梁轩感觉自己甚至比读书的时候的那些老师更加用心。

    好在这些人虽然是原始社会的居民,但是他们的智商并不比现代人差,他们所差的只不过是知识的积累而已。他们的双手同样灵巧。在梁轩的演示和指导下,他们也很快就学会了整个精制的流程。不过比起制造弩,精制盐还是要难不少。毕竟弩的每一个构件都是看得见摸得着,不管是方是圆还是长条,模样在那里,可以反复比对,也就容易模仿。但是精制盐就完全不同,粗盐里面的成分虽然是实际存在的,但是用肉眼却只能看到泛红的盐颗粒,溶解以后又这能看到浑浊的盐水。那些化学成分,各种离子却只能存在于概念之中,没办法用肉眼看到。对于梁轩这样熟悉化学的人来说,这都不是事,他知道怎么样能去除这些杂质。甚至在各个流程中,他感觉自己仿佛真的能看到那些不可见的离子一样。

    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将这些东西教给这些人。这些人理解不了离子、分子,也理解不了溶解度、饱和,如果要教会他们这些概念,恐怕得给他们从头上化学课。而且光上化学课还不行,讲化学的时候又会用到物理的知识,还得学外语字母,甚至还得学语文和数学,实际上就这样,恐怕都还要差点。梁轩回想起读书的时候,不管是教材还是老实的讲解,都经常会用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来做类比,而这些用于类比的事物也是在这个上古时代所没有的。真要教他们,就是打个比方都还得找这个时代有的东西。

    还是算了吧。不过说起来,我为什么会想到要教他们化学?梁轩忍不住自嘲地笑了笑。

    不过虽然没办法教他们原理,梁轩还是把一些关键的要点给他们说了,让他们当成经验来记住。

    第一天,他们就精制出了一小罐精盐出来。当三位长老在他们宽敞的房子里面尝了以后,都满意地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