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之外
繁体版

第六章:起灵大法

    相距三丈,看着轻甲卫兵干瘪的尸身体,张耳还不放心,想捡起那柄长矛掷回去看看他有没有死透,却被赵暮及时阻止了。

    “大哥,这长矛用来防身还是不错,你是瞧不上它不成。”。张耳心情大好,行走山林他刚好缺少一件趁手的兵器。

    赵暮一脸谨慎,他看过许多书籍,也听过放多传闻,有些凡人不知的手段不得不防,认真说道:“兄弟,这世间如此宽广,若不抬头,你我皆如蝼蚁一般,像张天申那样的人的必有厉害的手段,我觉得有关九丹山那些常用的东西还是少碰的好。”。

    “说得有理,我也听闻有些能人仅靠气味就可千里追踪,大哥提醒得极时,若那老狗身上真有修仙秘法,我们学还是不学。”。

    “先瞧一瞧再说,”。赵暮也拿不定主意,他寻来一要长棍,远远的捅了捅卫兵小十的尸身,确实没有半点反应,他捏着鼻子,在卫兵的胸前一阵扒拉,还真挑出一块兽皮卷来。

    “真有修仙秘法?”。两人对视一眼,都可见对方心中的惊喜之色。

    再看兽皮卷时有些眼熟,这兽皮也不珍贵,就是普通的猪皮,赵暮一咬牙,道:“就算留下气味我也认了,这修仙秘法不拿不行,至于其它东西,我们一概不碰。”。

    兽皮打开,上面歪歪斜斜的用墨水写着四个大字:起灵大法。

    张耳一喜,快把兽皮接过手中,笑道:“大哥,别怕,这就是普通的猪皮,肯定是这老狗手抄上去的,不可能是九丹流传出来,你看这字,像是鸡爪一般。”。

    “好,就拿走这兽皮卷,”。赵暮看着卫兵小十的尸身,淡淡的说道:“我赵暮说话算话,你我的恩怨就此一笔勾销,至于其的恩怨,自然是要慢慢清算,九丹山,等着吧!”。

    “这条老狗终于死了,”。赵暮打量着那株结红果的小树,想了一会他弄来一些杂草盖住小树,等待以后再来移栽,两人奋力把那枯骨移了两丈,这枯骨挨着小树太明显了。

    雪越下越大,深山的兽鸣声变得频繁,走了几里两人又见到了那种粗大的枯骨。

    “这片山林不太对劲,真有大个的存在,”。赵暮说道:“别再上山了,这个距离我相信除了那个仙人,大胡子一众不太可能追得上来,我们横着出山,先找个安全的地方挺过这个寒冬。”。

    “大哥你发现没有,这片山林出奇的安静,居然连着野兔都见不着,真他妈的邪门了。”。

    “这就是我担心的原因,走吧,林中枝叶繁茂,照目前风雪的力度,还能走几天路程。”。

    两人不敢耽搁,就这样走了三天三夜,避过凶兽,逃过猎人,终于来到一片陌生的地方,放眼一片洁白,一尘不染,如临仙境。

    “不能再走了,”纵然吃了灵果,也承受不住凛冽的寒风,何况寒冬绵长,足有两三个月,这样下去早晚都得冷死,还好两人现在非比寻常,沿路收获颇丰,大大小小猎杀了两百来斤野兽,加上灵果,勉强能渡过这个寒冬。

    在陡峭的山岩上寻了一个隐蔽的山洞,那里普通人很难上去,强如两人都有些艰难,放下猎物与灵果,两人又花了三天时间在附近收集许多干木柴,干木柴烟尘细微,不易暴露位置。

    一切准备完毕,在洞口布置一番,用岩石击打生起篝火,两人相视一笑一屁股坐在地上,盘算着现有的东西来。

    色泽各异的灵果四十七颗,两斤重的挂有血丝的山参一株,七八两重的紫色蘑菇一株,灵芝孢子粉五瓶,修仙秘法一卷,各种猎物两百余斤。

    就在这时,张耳笑着从怀中拿出那个陶瓷碗,他笑道:“大哥,你也好奇吧,是不是也想知道这是个什么碗,其实我也不知道,有天夜里下雨时,我用此碗接了雨水才发现它的秘密,我敢保证那些老狗也不知道这个秘密。”。

    “这多半是一个仙碗!”。赵暮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好在时间足够,可以慢慢研究。

    “张耳兄弟,这种东西你真舍得拿出来共享?”。赵暮开玩笑说道。

    张耳当即就沉下脸来,怒道:“大哥,你说的什么话,你我不说九死一生也算得上患难与共了吧,还分什么你我,难道你不想与弟结拜?”。

    两人当即跪天而拜,以火为香,以碗盛血,情真意切。

    “大哥,别忘了我们的誓言,成就仙人,灭了九丹山,替天行道。”。张耳仰头一口把盟血一饮而尽。

    “好”。赵暮没有多言,随即也是一饮而尽,心想何止九丹山,这天下诸如九丹山的仙门多如牛毛,惟有变强才是真理。

    黄爷爷是否葬在东山那棵老松之下?李伯伯手脚残缺能否度过这个寒冬?坏事做绝的石大风是否脱离了凡胎成就仙身?胖子小八身在九丹山可否有命……

    火星跳动,张耳用石刀切割着兽肉,赵暮按照推断把灵果分类,打量半天陶瓷碗,终于拿起兽皮卷来。

    “起灵大法!”

    赵暮怔怔的看着这四个大字,心中怀疑,这真的是修仙秘法么?如果是修仙秘法,为什么大胡子一行人没有修炼成仙……

    “生而为人,起是凡人,凡人有问,闻者俗人。”。

    赵暮缓缓点头,有些明目,当日他就听到大胡子说饮了青蛇血可能进入俗人境界,看来进入俗人境,就不再是凡人之躯,他接着向下看去。

    “凡人止于百岁,根骨尽灭,根为灵,骨为寿,修道之路,起灵为首,铸骨为辅。”。

    “灵起星月无穷,日下同辉,体如虹,一呼一吸如大浪淘沙,连绵不绝……”。

    赵暮看了数百遍,终于瞧出一点端倪,大意就是灵气无处不在,一呼一吸之间都有灵气入体,但凡人感觉不到,惟有把身体洗阀至极,不是凡躯,才可接引天地灵气,才可踏入修道之道。

    卷中例了几种直接的方法,服灵药、锻炼、借力……

    赵暮当下细细感受,他与张耳每人服用了十几枚灵果,可还是感受不到灵气的存在,你让张耳感受一番,也依然如此。

    “难道是服食的灵药不够?”。赵暮皱眉,说道:“在石院中你我也喝了用灵药炼制的黄汤,现在虽然强壮,应该远远达不到起灵的前提条件,看来还得继续服用才行。”。

    赵暮认真的打量起了那个陶瓷碗,他取了十来枚同属性的灵果,把灵果的汁液全弄在碗中,静等了三日之后,他把碗中的汁液倒入叶片中,然后在碗中加了同样的清水,这样又等了三天,果然那清水变成了汁液,而且灵性比原本的还要上佳。

    把新生的汁液倒出之后,赵暮又加了同量的清水,等了三天之后清水依旧没有变动。

    果然如张耳所说的一般,清水只能蜕变一次,要想蜕变,只能再用碗盛过药液才行。

    这次赵暮往碗中加了半碗清水,再放入十枚灵果,又过了三天,灵果的药液溶在了水中,与之前的无疑。

    “这不是一个碗,我觉得倒像是一个药炉,”。赵暮把所有的灵果试验后得到肯定,此碗有自动提炼药村的能力,为了验证,他加了药液后把那株八两重的紫色蘑菇放入了碗中,这一等就是七日,洞中早已芳香阵阵,蘑菇的药性全部融化在碗中,两人哪还能客气,当即分食干净。

    “大哥,此碗这么神奇,一株灵药能得两株的药效么?”。张耳眼神迷离,心中似乎有更大的打算。

    赵暮摇摇头,道:“阴阳同起,这世间有得就有失,我想并不是药液变多了,而是此碗把药性吸食,加水只是反吐而已,不过这也是逆天的手段,可能与九丹山真正的药炉有关联。”。

    “原来如此,我感觉经过陶碗交融的药液更为纯净,药效更佳。”。张耳感叹道,同时也有几分失落。

    洞口早就被冰雪封住,时光悠悠,两人在山洞已呆了三四十日,面容潮红,可还是没有感受到灵气的存在。

    “看来要赌一把大的了”。赵暮心一狠,他把五瓶灵芝孢子粉全部倒入碗中,等了三日,他提起两斤重的山参就将根须泡在碗里,果然,泡在碗中的根须慢慢溶解,一直等了二十余日,整株山参才溶解干净。

    但看着碗中淡黄的药液时,两人纳闷了,之前的药液都有香味,怎么孢子粉与山参反倒没有香味了?

    “难道精华内敛?”。赵暮眼中泛起亮光,还真大有可能,他试着用手沾了一滴放入口中,顿时一股甘甜至舌尖传遍全身。

    “果然成了。”。张耳也试了一下,立马欢呼起来,道:“大哥,喝吧,成与不成,就在此一举了。”。

    两人分食之后就静坐起来,赵暮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舒服,好似被三月的暖阳照射一般,所用的疲惫一扫而空,心境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空灵。

    又过了半个月,两人再次分食新生的药液,这一次效果更快更好,赵暮明显看到呼出的气体中有明显的浊气。

    “这就是体内的毒害么?”。赵暮疑问,不知过了多久,呼出的浊气越来越少,至到最后肉眼不再看见,这时他感到吸入的空气有些不同,体表有些蚁虫爬行般的瘙痒,同时毛孔打口,一层层粘稠的污垢涌在肌肤之上。

    不知过了多入,赵暮睁开眼来,便见张耳在洞中用雪块擦洗着身体,他乐呵呵的笑道:“大哥,你终于醒了,我比你早醒了三日,怎样,感觉到空气所谓的灵气没有?”。

    赵暮点点头,笑道:“确实感觉到了,好饿呀,像是几年没吃过饱饭一般。”。

    张耳直接递来金黄流油的烤兔,笑道:“早有准备,享用吧,我观风雪已停,十几日后就可行走,大哥,你有什么打算。”。

    这个问题赵暮早就想到,道:“现在报仇极不现实,最好的路子是拜入某个仙门,先站稳脚根再说,二弟,你还知道哪些可信的仙门存在么?”。

    “要说仙门,那可真是太多了,单拿我们荒州来说,大小仙门少有万个,不过我听说只有十来个才能称得上真正的仙门。”。

    “是呀,天下实在是太大了,荒州横纵几十万里,凡人穷其一生也看不尽边垂一角,荒州如此,中州、漠州、青州、泽州又是怎样……”。

    “说半天还是你我太过渺小,大哥,待我们斩掉九丹山之后,你我兄弟翱游五州怎么样?”。

    “就如此说定,风雪停后,我们先拜入某中仙门,就是不知此地有何仙门,靠得住否?”。赵暮叹了口气,若是再遇到九丹山一般,那可就是倒八辈子大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