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奋起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

    “在29岁生日之后不久的一个晚上,我在凌晨醒来时,有一种可怕的感觉。我已经多次有这种感觉了,但这次是感觉最为强烈的一次……

    我被窗外的鸟叫声唤醒。之前,我从未听过这种声音。我的眼睛仍然是闭着的,然而我看到了一颗钻石的意象。是的,如果钻石能发出声音的话,这就是钻石发出的声音。我睁开双眼,清晨第一缕阳光从窗帘中射了进来。在没有任何思维的情况下,我感觉,我知道,光的无限性,远超过我们所理解的。这个从窗帘穿透进来的柔和之光就是爱本身。眼泪湿润了我的双眼。我从床上起来并在房间里四处走动。我认得这个房子,但是我知道我真的从来没真正地看过它。每件东西都那么新鲜,那么质朴,就像它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我拿起一些东西,一支铅笔,一个空瓶子,惊叹于它们的美丽和生命力。那天,我围着城市走动,对这个地球生命的奇迹充满惊奇,好像我刚来到这个世界一样。”

    这是风靡世界的心灵学大师德国作家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里的一个片段。书中表述的意境是只有活在当下,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我们才能拥抱真正的自我。

    今天早上,我在老爷爷家楼下的‘顿悟’,没有埃克哈特·托利大师那种“被吸进了一个漩涡”和“来自胸口的声音”,只是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习惯性的沉思,有点忘情。不过在那样的状态下,我福至心灵,想通了很多原来想不通的道理,正如大师所表述的,“每件东西都那么新鲜,那么质朴,就像它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我忽然惊叹于我呆着的城市的美丽和生命力……好像我刚来到这个世界一样。”

    说实话,很久的压抑让我活成了小老头,我试图在大家眼里活得“正常”“本分”“成熟”,我的实际情况和窘迫现状也让我少了很多年轻人该有的张扬,冲动,抑或是释放天性后的激情。

    我分析了一下,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我的成长环境,来自农村的我,父母亲人、甚至小伙伴大多都是来自农村,我从小的生活环境基本是有一个大框架,我几乎从未真正走出过那个空间,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起点限制了我的认知;第二个是我的成长经历和本心本性,从小几乎是一种草根存活方式的发展,小学的懵懂,初中的折腾,高中的放纵,毕业后的糟心,仔细回想,我并没有真正成为过一个好学生,或者好孩子,我几乎是一个边缘存在主义者,不真躺平,不真计较,不真奋起,所以,我的经历就整体显得黯淡无光,尤其是高考落榜,对我的打击相当之大,我一度活得非常平庸,非常低调和保守。

    所以,我在亲人邻居眼里只是一个普通人,这就促使我没有真正体验过快乐,没有彻底释放过天性,没有真正享受过成功的喜悦。

    当我意识到我已经‘可以’融入新的环境-----金塔县城后,我内心是激动无比的,我感觉我的内心充满了一种全新的力量,我无惧任何挑战,所以有了“怼”大叔到“成交”大叔的整个过程,而这个过程让我有了更大的自信,种子公司的大姐的顺利成单,进一步增加了我的体验深刻度,而和移动公司丁经理的特殊‘邂逅’和他虽然自己没有成为我的客户,却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力量,临走还给我介绍了一个明天就能成交的新客户。这次经历则让我有了一种发自心底的自我认同,心门忽然打开了。我有一种打破常规,突破常理,彻底释放真我的强烈冲动……

    正所谓“人不轻狂枉少年”,面对全新的世界,面对未来的无限可能,不正是我“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时候吗?作为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年轻的我不应该有“怅寥廓,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万丈豪情吗?年轻的身体里流淌的应该是无畏探索的热血,承载的应该是一颗不盲从和敢为天下先的灵魂才对……

    不知不觉,我的灵魂发生了蜕变。

    从第一次见朱经理到和朱经理的‘赌约’像个石头一样压在我心里,让我一度喘不过气来,而今天早晨我用简单明了的回答和‘眼观鼻、鼻观心’的方式对他的第一次软抵触,他说的“这小子吃错药了”就让我心里有一种别样的开心,进而真正对他开始了接纳,下午和他的聊天,到‘咱哥俩好好喝一杯’,到故意问他“饕餮”的意思到听到他可爱的解释,而我故意说的“受教了”明显有揶揄的意思,而他的方式却是爆粗口说“妈的,这小子真的吃错药了”,‘嫌弃’的甩开我,甚至一个趔趄几乎摔倒的样子,让我感觉他是那么可爱,我忽然一点都不怕朱经理了,我觉得他的行为,像一个大哥,一个在一起会很开心的家人……

    我也不知到我哪来的这么大自信,总之,这在之前,我是不可能有这样的的心境的。就这样,阴差阳错的,我的心里的石头彻底消失了,那种长期重压下的突然彻底释放,让我一下拿捏不住了,有点忘记了环境,才有了“嘿嘿,咱哥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那样的场景。

    而“邂逅”张主管,以及他说的话,恰好给了我一个最及时的警醒和提点,同时让我有机会完美的补充我的过失,所以我非常受教。如果说给朱经理的“受教了”有一点开玩笑的揶揄成份,那么想追上去说给张主管的“受教了”,却是发自心底。

    我信奉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看着张经理的背影渐行渐远,我的心里却好像又多了一点东西。不过,我再没有多想,脚步无比轻快的向朱经理追了过去,便追边喊“朱经理,等等我……”

    朱经理回头看了我一眼,就那一眼,我就全明白了,那是我熟悉的“异彩”,我笑了。

    这次,只在心里,但我是真正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