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圣已往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倒数第一

    秋高气爽,鹤鸣山上红枫青松相映成趣,的确是登高望远的好去处。

    今日静安县的士绅官吏汇聚鹤鸣山腰饮酒作诗,好不快意。

    现在山腰处的人分成几团,民夫靠在边上,彩棚之中女眷一席,男子一席,各自围着说话。

    男子这边仿佛也是分成了两团,一团是围着县令赵颖真品评年轻人的诗文,另外一团就是一个小男孩坐在凳子上拿着毛笔沉思。

    此时随着赵颖真的一首诗念完,一个“好”字猛然在人群之中响起,众人看去原来是周教谕。

    周教谕见众人看来继续道:“好诗,好诗。前面以清冷的词句渲染出秋夜的凄清与寒冷,但是最后一句猛然一转!即便是侵骨的寒冷也无法阻止作诗者读书。以诗言志,这正是我辈读书人应该做的!”

    说到这里周教谕摇头晃脑地朗诵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王县尉也跟着赞叹道:“的确好诗,当得今天年轻一辈第一。”

    陈秋也附和道:“当得第一,当得第一。”

    其余人也是跟着一起赞叹。

    赵颖真轻咳一下,众人这才安静下来。

    赵颖真问道:“还算不错,这是谁写的?”

    赵冲面露得色含笑上前一步拱手道:“爹,这是我写的。”

    赵颖真点了点头道:“原来是冲儿写的,你这诗虽然看着不错,但是写得太过显得有些失真,今后还要多琢磨琢磨。另外还要多读书,熟知一些典故应用到诗文里面能增色不少。”

    赵冲躬身应道:“孩儿知道了。”

    周围人这时又说道:“老爷真是太严厉了,公子现在这个年纪能写出如此诗文已经很了不得了。”

    赵颖真摆了摆手没有多说,继续拿着诗文念起来。

    不过后面的诗文都比较一般,其中大多数平仄不合律,甚至有一些韵也用错的,不过赵颖真还是稍微点评了一番让作诗的少年努力。

    如此过了大半个时辰,赵颖真拿起最后一张纸看去,只是一眼赵颖真的眉头就皱了起来,重重地将纸放下问道:“这是谁写的?”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县老爷怎么发火了,而且他不念写的内容,他们怎么知道是谁写的啊。

    不过等了一会儿一名身着红色长衫的少年才弱弱地道:“我的还没有念到,不知县太爷是不是说的我的诗。”

    赵颖真拿起那张纸道:“你自己来念念你写的什么!”

    少年的父亲推了他一把,少年才战战兢兢地走过去拿起纸看了看,果然是自己写的诗。

    之前他和其他少年一起玩耍的时候,其他人都说不怎么会写诗,随便写写应付了事就是了。

    结果现在一个写得比一个好,自己也是认认真真地做了这首诗,怎么县太爷就发火呢?

    少年拿着纸小声地念道:“

    夏去秋又来,

    人人添衣衫。

    唯有青楼女,

    依旧不畏寒。”

    赵颖真冷笑道:“亏你还认得自己写的这乱七八糟的字啊!叫你写秋天的诗,你写的什么?”

    少年弱弱地道:“这就是写的秋天啊。天气凉了嘛。”

    赵颖真怒道:“那你就写个赞美青楼女子的诗?你小小年纪就这么关心青楼女子了,今后是不是还要在其中流连忘返啊?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少年的父亲是县里的户房的,看到赵颖真这么生气连忙走来赔罪道:“老爷息怒,犬子年幼无知,我以后一定好好管教。定然不会让他去青楼的。”

    其实赵颖真不关心少年去不去青楼,主要是刚才他儿子赵冲的诗里写的是不畏秋天的寒冷还在学习,现在这个少年将青楼女子写得也是不畏寒冷和赵冲平起平坐了。

    这怎么不让赵颖真生气?本来赵冲那首诗还不错,算是他这个年纪的成名之作,但是今天有这个少年的诗,今后提起来别人难免联想到一起。这样就让赵冲在诗里表达的志气减弱了许多。

    当然赵颖真不可能把这些话说出来,只得对少年怒斥道:“真是不知所谓,字写得乱七八糟,格律更是一塌糊涂!更离谱的是用韵,衫字和寒字是属于同一韵吗?这真是我今天见过最差的诗了!”

    少年很是委屈,本来都说是随便写写应付一下,结果其他人都好好的,就自己的诗引来赵颖真破口大骂。刚才不还是有人格律和用韵错的吗?也不见你生这么大的气。

    明明这首诗自己还觉得不错的,怎么就最差了。

    想到这里少年心里面有些不忿,眼睛有些发红地看着赵颖真道:“我的诗不是今天最差的。”

    少年的父亲一巴掌拍在他头上怒道:“你在说什么!”

    少年不屈地道:“还有一个人的诗没有看,怎么就认定我的诗是最差的了!”

    赵颖真没想到这少年还敢顶嘴,反而冷静下来淡淡地问道:“谁的诗还没有看?不是都在这里了吗?”

    少年红着眼眶道:“李星元的诗还没有看呢,怎么就说我的诗最差。”

    少年的父亲没好气道:“你真是能耐了,去和一个六岁大的孩子比。”

    少年道:“他也参加了作诗,怎么就不能比了。如果不敢比刚才他就不答应啊。现在写不出来就说年纪小了,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李清义听到少年这么说心里微微有些不满,这不是欺负他儿子李星元年纪小吗?如果李星元到了少年这个年纪做出来的诗一定比这个少年的好。

    赵颖真看了一眼这里的少年,里面果然没有李星元,应该是写不出来吧。

    看来让一个六岁的孩子写诗还是有些勉强,也不知道冲儿是怎么想的提议让他来参加。

    不过现在赵颖真为了公平还是只有道:“去将李星元叫来。今天也只是年轻一辈交流文采,写不出来就算了,只要不是胡乱写些青楼女子不畏寒什么就行了。”

    红衫少年的父亲一巴掌打在儿子头上,对着赵颖真讨好地笑了笑。

    李清义正要去找李星元就听到李星元的声音从人群外面传来:“麻烦让一让,让一让。”

    人群分开李星元拿着一张纸挤了进来。

    李清义过去看到李星元手中纸背面的墨迹道:“写不出来就算了,可别乱写一些句子。”

    李星元笑着对父亲点了点头,然后走到赵颖真桌前双手递过纸张道:“小子写好了,还请县老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