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布
繁体版

第一章:沙河

    牵布的时候,刘隆庆尽管还在强撑着,眼皮已经不听使唤的耷拉下来。

    周永清见到他这幅模样,想起自己曾经锦绣服装牵布最疲惫的那个晚上。

    待断布机划开布料,压平之后,他停下手中动作说道:“躺着休息一会吧!”

    “永哥,这怎么好意思呢!刚才我都睡了二三十分钟!”

    “没关系的……”

    待刘隆庆在西北角的一堆布料上沉沉睡去,屋内只是陷入短暂沉寂,盛静提着纸样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

    “给,你要的纸样!”

    “先挂在东门墙上,有空吗?”周永清指着裁床部没牵完的大半条布料说道。

    “好吧,反正现在版房也不忙!很久没牵了,就当怀旧。”

    两人开始沿着裁床来回走着。

    “你这卷发都披在肩上了,整得跟迪克牛仔似的!”

    “好几个月了,我倒是想留短发,可是小薇说短发太难看,像小羊肖恩。”

    “还是一如既往的怕老婆!”

    “不,是尊重,是爱的代价,你这个老|江湖比我更懂的!”

    “对了,听说你老婆现在搞社区团购了,生意怎么样!”

    “还行吧!从快节奏的服装批发突然转行开便利店,比较清闲、无聊,所以找点事做做!”

    ……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于附近村民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小商户汇聚到沙河一带,自然地发展成了覆盖周边的农贸市场。80年代中后期,借着改革开放自由经济发展的春风,以及政策的鼓励,“天光墟”、”夜市“遍布羊城,沙河一带自发形成了轻工服装市场。90年代初,沙河逐步发展成为广州三大服装商圈之一,并与流花、十三行服装商圈差异化发展。十三行以粤西地区为主,流花主攻外贸,沙河则针对内地,东起广州大道中,西至先烈东路,北到濂泉路,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档口约两万个,年交易额达300亿元,每天客流量近20万人。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周永清和盛静打着雨伞出了城中村,来到新滘中路的公交站牌前,顺着人流挤上了252公交车。车上大部分人都是去沙河档口的老板,每个人都提着一个装满衣服的大黑袋,周永清两人全程被挤压在车上的玻璃门上动弹不得。

    白云区医院到了……

    车上报站的声音响起,车门打开,周永清二人还没来得及下车,一群搬运工开始涌上车,热情似火地开始争抢大黑袋。

    有些老板开始报市场档口号,有些老板则是护着袋子,着急上火道:“我自己来,不需要拖货!”

    ……

    周永清二人终于下了车,径直走进站牌附近的新潮都服装市场。昔日市场上童装商家大部分已经搬往中山八路,少数人搬到新金马市场1楼。现在的新潮都市场1楼基本都是是卖男装的商家,2-8楼都卖起了孕妇装。

    看着琳琅满目的孕妇装款式,周永清有些黯然神伤,如果不是自己突然之间破产,几个月后,冯正仪应该会用得上这里的衣服。

    正当周永清准备从朝着先烈路的侧门出去时,市场上一大群商家和客户朝着大门方向冲去。

    “一群成年人,还这么喜欢看热闹,幼稚至极!”

    周永清批判一句,催促着盛静离开。盛静白了他一眼,反驳道:“别忘了,以前你是咱们宿舍最八卦的一个!”

    “此一时,彼一时,成熟男人那该死的魅力告诉我,凡事要稳重!”周永清嘴里说着,心里想着直到石岗渔村的时候,自己的一颗八卦之心依旧强势。

    盛静拉住一个档主问道:“老乡,这火急火燎的,去干嘛?”

    “三江锅,三江锅……”老乡兴奋地重复着三个字跑开了。

    “像极了一个不太聪明的亚子!”周永清点评道:“这让我想起英语谜语题——totototototo,真相只有一个,就是twototwototwo,是1:58到2:00。”

    周永清回头看见盛静也朝着人群冲去,速度比以前棠溪制衣厂抢衣服还快。

    他一个激灵,醒过神了,三江锅,优酷土豆上拍乡村趣事或时事热点短视频的三江锅,湖北人心中的大明星。

    “喂,小镜子,等等我!”

    周永清大吼着,也朝人群冲去……

    两人走出新潮都市场,盛静满面红光,周永清鼻青脸肿。

    盛静低头瞅着胸前T恤上的两个签名,笑着说道:“可惜,只有三江锅和铁铁过来,要是集齐土嚎锅和弯弯的签名,我这件T恤,可就极具纪念意义了!”

    周永清沮丧地问:“为什么你们都要到签名,我却挨了打?”

    盛静没好气地答道:“你还好意思问,别人要签名都是衣服,笔记本,有人甚至递过去脖子和手臂,你倒好,递过去两张纸巾,不打你打谁?”

    ……

    两人过了马路,走进先烈路的女人街网络批发市场。

    一家家档口明显要比实体档口规范许多,不再是模特架穿版衣,而是一根根铁链上挂着衣服,有的档口四面都贴着款式照片,招牌和名片上也突出微信、阿里旺旺号以及店铺的看款的网址。一个个客户明显比实体市场的要年轻许多,他们大多是开淘宝、天猫、阿里巴巴的商家,手里拿着A4纸,上面有打印的款式图片和款号,有的人手里甚至拿着平板电脑,到上面直接查询销售后台到档口报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来到马路对面的新建的新金马服装市场,一楼的童装商家收到网络市场的冲击,似乎生意不太好,大家正聊着迁往中山八路或者转行做裤子。2楼到6楼是网络批发市场,只是人流量比对面的女人街和大西豪要少许多。一些商家聚集在二楼的管理处,似乎在抗|议着什么。

    周永清两人混在人群里面,不久便搞清楚原因。原来从大西豪过来新金马的马路是没有斑马线的,很多商家习惯了横过马路,这样经常造成一些经过的车辆的堵塞,现在交管部门决定在中间修围栏。

    围栏的修筑意味着拿货的商家要从大西豪绕道几十米,接着还要等红绿灯,才能到新金马。本身是新开的市场,拿货又不方便,这势必对新金马的生意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些商家希望管理处出面,和交管部门商议,将围栏拆掉。

    此刻,物业部的总经理拿着一张天桥建造图纸走出来,向众商家解释。

    “各位商家,稍安勿躁,我们已经向有关部门申请,大家看这个图纸,这个天桥建造,从新金马二楼直通大西豪二楼,以后客户过来拿货会更加方便……”

    人群里的周永清,怔怔地看着这个风彩依旧、侃侃而谈的经理,高马尾,半边脸的酒窝依旧光彩照人,这个正是大兴布行总经理王忻梦,这个快四十的女人容貌保持的极好,依旧是那般干练,那般冷傲,与周永清阔别之时并无二致。

    周永清突然有了类似近乡情怯的感觉,害怕与王忻梦打照面,赶紧随着商家们一去退去。

    经过一大群拖车搬运工,周永清两人进了金马服装城,这里生意依旧红火。全国各地的二级市场的批发商在里面来回转悠,时不时盯着爆版的抢货的档口,这里的档主一如既往的傲慢,搬一个小凳子坐在门口,身边摆放着两三个穿版衣的模特架,有人问价才会有气无力的报个价,诸如“拿货25打包20”的简短用语。这里是实体批发市场最后的辉煌,之前是旁边的有利南城。

    由于有利南城拖车跑道被拆除,货物运输上带来诸多不便,再加上段建明也实施了新市场保护,就是金马的档主可以放心大胆抄袭有利南城档主的版,有人来找麻烦,保安会袒护着金马的档主。

    深圳明华市场开业的时候,杜子丘也是实施这样的策略,周永清怀疑杜子丘抄袭段建明的方法。

    出了金马市场,盛静感叹道:“网络市场的发展方兴未艾,实体市场日暮途穷啊!”

    周永清反驳道:“这生意不是挺红火的吗?和网络市场人流量差不多。但是跑量大客户可都在实体市场,网络和实体顶多五五开吧!”

    他说着刚走进有利南城市场,被一个虎头虎脑的青年一飞脚踢了出来。

    周永清看清对方长相,赶紧朝旁边的物流市场逃跑,边跑边喊:“夏伟兄弟,好歹同事一场,怎么一见面就用脚打招呼?”

    夏伟在后面边追边喊:“你这个小瘪三,一起我被车撞的事就不提了,你害的我弟弟坐牢了,这笔账怎么跟你算?”

    “你弟弟给黑工厂打工才被抓进去的,跟我没关系!”

    “不是你引来警察,他会被抓进去吗?”

    周永清突然想起孔子的《三季人》,和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纯属浪费口舌。他在几个物流公司的小巷中,在大包小包的货物中来回穿梭,很快甩掉了这只蹦跶的蚱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