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武双全猛张飞
繁体版

第二章:平原令刘备请战华雄!

    第二日,天还未亮,一件轰动联军的大事传遍了军中。

    联军先锋,有着“江东猛虎”之称的长沙太守孙坚,孙文台,兵败董卓手下大将华雄之手。

    孙坚帐下大将祖茂为掩护孙坚撤退,不幸被华雄所斩。

    经此打击,十八路诸侯此刻士气大跌,人心惶惶。

    (正史中,华雄是被孙坚所斩)

    联军大帐内,众位诸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言不发,静静的等待着联军盟主袁绍的指示。

    大帐最末端的位置,有一小凳,刘备毫不在意坐在上面,在他身后,张飞关羽手持兵器站立在一旁。

    “一个华雄就能击败孙太守,众位,接下来该怎么办,大家出出主意啊!”

    端坐在帅台之上的袁绍,忧心忡忡,再也没有被推举出任联军盟主时的喜悦心情。

    “孙文台孤军深入,求功心切,兵败再所难免,盟主勿忧,孙文台虽败,但我联军依旧兵多将广,区区一个华雄,能翻起什么浪花?”

    说话的正是南阳太守、督管联军粮草的后将军袁术,只是这声音听起来有些阴阳怪气的味道。

    血缘关系上,袁绍和袁术乃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宗法礼仪上,袁绍是袁术的堂哥,因为袁绍被过继给了袁术的伯父司空袁成。

    在家庭关系上,袁术是嫡出,而袁绍是庶出,所以袁术看不起袁绍。

    盟主推选时,大家公推袁绍,袁术就很不满。

    论官阶自己比袁绍高,论血统自己又比袁绍正。

    所以想当然认为袁绍不能当上,必然盟主之位是自己的。

    可是没想到十八路诸侯压根就不给袁术面子。

    直接把袁绍给扶正了,所以袁术对帐中诸侯多有不满。

    “公路说得对。”袁绍干笑一声,“帐中诸侯,帐下猛将如云,更有士兵能征善战,区区华雄,弹指可灭。”

    刘备身后的张飞摇了摇头,十八路诸侯看似联盟,实则乃是一盘散沙。

    袁绍是何等人物?

    史书已经写的很明白了。

    色厉而胆薄,优柔而寡断,此人永远的都是想的多做的少,做事瞻前顾后,难以下决断。

    虎牢关前敌吕布,河间四良将的颜良文丑未到,他就说手下无人可敌吕布,实质上是想保存自己实力,借吕布之手来削弱他人实力。

    十八路诸侯十八颗心,各自为自己的利益出发。

    除了少数几人,其余都是想混水摸鱼,在这个诸侯争雄的局面下乘机取利。

    虽然董卓是焦点,但这个焦点是董卓在大局上威胁了各路诸侯的共同利益。

    所以当有人振臂一呼时,一哄而起,快速结盟。

    但一旦威胁减弱,三英战吕布后,董卓迁都,便可以各自争利,割地称雄。

    董卓何人?

    乱臣贼子!

    吕布何人?狼顾鹰盼之辈!

    曹操帐下就有虎步关右的夏侯渊,勇冠三军的夏侯惇。

    但,华雄挑战,吕布挑战之时,却不了曹操将他们派出去应战。

    可见大家都想保存实力,以待董卓灭后,顺势而起。

    董卓死后,众诸侯干嘛去了?

    大乱斗去了!

    到处都开始兼并之战,就曹操和袁绍聪明一些。

    袁绍想迎天子还冀州,可惜,被曹操先迎去许昌了。

    当然也只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把天子当成了自己手中的一张牌而已。

    曹袁二人本质上与董卓并没有什么区别。

    从这点上来看,就可以看到群雄讨董的真正用心。

    虽然是共同的目标击败董卓,但十八路诸侯人心各异,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团结一致的。

    不多时。

    有军中校尉来报,华雄率领西凉铁骑正在关前挑战。

    “呵!”袁绍讥笑一声,“这华雄真是大胆,竟敢追到关前挑战,分明是没有将帐内众诸侯放在眼里,谁敢出战华雄,壮我联军声威!”

    “盟主,吾有帐下猛将俞涉,可斩华雄,壮我联军声威!”

    袁术这次是真下了血本,这俞涉可是他帐下仅次于纪灵的存在,作战勇猛,有万夫不当之勇。

    有俞涉在,定可为他在联军诸侯面前挣回一些脸面。

    俞涉领命而去,袁术静静的等待着在联军面前露脸的时刻。

    可这次他失算了,很快,校尉来报,余涉与华雄交战不到一个回合就被斩落马下。

    袁术还以为耳朵听错了,俞涉这就没了?

    这可是他麾下数一数二的大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袁术瘫坐在椅子上,说什么也不会再让手下的将领去为他挣所谓的“脸面。”

    这华雄当真如此了得?

    帐内诸侯皆是一惊,这下又该派谁出战?

    袁绍脸上有些挂不住,赶紧看向众位诸侯,“还有谁可出战华雄!”

    “盟主勿忧!”

    冀州刺史韩馥站了起来,在他身后,潘凤怒目而视帐内众位诸侯,眼中战意涌动,皆是鼠辈尔!

    “吾有冀州上将潘凤,手持一柄百斤重的开山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斩华雄,为盟主分忧!”

    袁绍大喜过望,终于有人愿意出战了,他可不想派出本部将领,万一有个损失,非他所愿。

    “潘将军何在?”

    “末将在!”

    潘凤站了出来,精神抖擞,战意高涨,出人头地的机会他终于等到了,若能斩杀华雄,他必定名扬天下。

    冀州城中,除了鞠义,他就是冀州头号大将!

    “潘将军可敢出战?”

    “有何不敢,拿我兵器来!”

    有两名士兵抬着一柄梨花开山斧走到近前,潘凤单手接过大斧,掂了掂。

    老伙计,这次扬名立万,就靠你了。

    看到潘凤这架势,众位诸侯心安了,袁绍也定了定心,只是这扬名的机会恐怕就要让给韩馥和潘凤了。

    只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想反悔却又不好再说着什么。

    “二哥,你怎么看?”

    站在关羽身侧的张飞问道。

    演义中,本该是关羽温酒斩华雄,按照剧本,接下来就该自己二哥请命出战了。

    关羽丹凤眼微眯,“某观其人,颇有勇力,但不知武艺如何,切观之。”

    潘凤手持梨花开山斧,行至大帐门口。

    张飞再次小声提醒道。

    “潘将军,切记翼德昨夜所言,多穿两层内甲!”

    潘凤扭头一看,原来是昨夜那黑厮,但毕竟是善意。

    “翼德安心,潘某这就去取华雄狗头,壮我联军声威!”

    说完不再停留,走出大帐,翻身上马,迎战华雄去了。

    “何出此言,二弟莫非与这潘凤相熟?”

    刘备侧身问道。

    “大哥有所不知,在平原时,就有人提起过,这华雄乃西凉成名悍将,不是酒囊饭袋。”

    “潘凤虽有勇力,但武艺只能算二流,此一去怕是回不来了。”

    闻言,刘备双手紧紧按住双股剑,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片刻。

    只听见,祀水关外,鼓声震天,军士助威声此起彼伏,都在为潘凤助威。

    突然!

    猛的一下,助威声戛然而止。

    听鼓声,帐内诸侯瞬间明白了几分。

    这潘凤怕是已经凶多吉少!

    刘备一双眸子闪着精光,看了看手中的双股剑,似乎下定了决心。

    片刻。

    有校尉来报,潘凤身中华雄一刀,但万幸,穿了三层内甲,受了点轻伤,狼狈的逃了回来。

    什么!

    听闻潘凤也不是华雄的对手,帐内诸侯大惊失色。

    这华雄如此了得,这次不知又该派谁出战。

    一时间,众位诸侯交头接耳,想要商量出对策。

    这次还没等袁绍发话。

    刘备穆然起身,大声说道。

    “平原令刘备请战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