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极端进化!
繁体版

23挖地窖

    回国后没有袁院士的课,简熙儿又请了一天假,去了归农生态山庄。现在这个庄子是自己的了当然可以按照自己的癖好去改建。

    她将山庄暂停营业两个月,让林栖凤找了外地工人,签好了保密协议,打算在第三层院落靠近山脚下挖了一个超大地窖。

    采用的是龙国古代存储粮食的建造方式,直接深入地下,共两层。

    最下面一层深12米,大概2千平米,又分为20个单独的小储藏室,都是用的传统改进工艺,在古代都能储存40年保证粮食不腐,现在技术有改进至少也能储存个50年左右吧,简熙儿这样想。

    第二层就是全采用现代的工艺,面积1千平米。

    简熙儿之所以这么做有两个原因,最下面一层给她用来储存实验用生物标本的,当然了主要原因是她自己的那点储存食物的爱好,不然也不会间隔成20个储存室。

    而上面那层,有两个原因。

    一是农庄的农作物和果蔬没有被游客采摘剩下的,因为没有农药和防腐剂不易储存每次都是打折销售或捐赠,可以方便这些剩余农产品储存。

    二则是给家里人储存粮食用的,她还记得五年前生化大战造成的疫情泛滥,家里只有简章和简从文可以外出,其余人都是足足在家里隔离了半年之久。

    那时候的瓜果蔬菜粮食就是天价,还不一定能买到,所以简熙儿有阴影。

    她必须防患于未然,反正现在山庄是自己的,手里还有钱,想做什么也就没有了顾忌。

    不但如此她还在山腹处挖了一个酒窖,归农生态山庄、简家别墅和林家别墅后院都有葡萄种植虽然品种不一样但是基本上每年都是大丰收,简熙儿所幸雇个酿酒师把剩余的葡萄酿成不同品种的葡萄酒。

    如果条件可以酿点纯粮酒也不错,省的她家两个老头,一个老爹,总是想方设法在外面买酒喝。

    而且对于第三层院落自家留出来的度假五层小楼简熙儿则是刚好将你自己在新能源科技展上买的新能源家具全都搬了进去,还给整个小楼豪气的安装了太阳能供电系统和独立的地下水循环系统。

    另外给归农生态山庄单独建了一个大冷库,主要是储存酒店用食材和调料等用的,虽然酒店蔬菜都是山庄自产的但是肉食大部分是采购的纯农村散养肉蛋奶,每天采购也很费事的,所以干脆扩大冷库储存量。

    只不过对于学业繁忙的简熙儿来说是没有时间亲自实施的,于是将很早之前就写好的改造规划书给了林栖凤,里面详细写明了自己对山庄的改造细节和注意事项,现在也就只有自家母上大人有时间能帮自己实现这些改造了。

    星期二简熙儿匆匆返校。

    袁院士收到消息,大气对流层发现了不明生物,这种生物几乎和空气没有太大区别,要不是因为飞机穿过对流层时会产生短暂干扰估计还是不会被人类发现的。

    这也是近期所有国家大部分航线都出现了这一现象才引起人类重视的,也正因如此多个国家的权威科学家共同参与这一事件研究得出了该结论。

    之所以说是生物,且是某种人类未知的生命,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无论多大倍数的显微镜都观察不到任何超出人类认知的物种,直白点说就是什么异常都没发现。

    二是最终下结论定义对流层有人类未知生命的生物存在,是因为出现这种干扰的区域在不断扩大,没有源头源源不断的产生干扰物质这种现象不会不断扩大的。

    也就是说生活在对流层的这种生物会繁殖,还会产生干扰飞机信号的能量,或者说它自身就具有干扰信号的能力。

    而且生物学家做过多种测试,这些生物虽然显微镜看不到,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对流层中存在未知生命,并且在分离出的一部分空气中进行杀菌消毒后,那种干扰还存在。

    抽真空后,干扰消失,所以专家们推测这种新物种大概和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大小差不多。

    龙国国家科学院采集了一些平流层的空气,袁院士主攻生命科学方面的研究,于是国家就请动袁院士对这些收集来的空气做进一步研究。

    简熙儿对这个也非常好奇于是非常急切的返回了学校,早早地就去袁教授那里报到了。

    洁白的无菌室里身着无菌服和隔离服的众人来到空气收集罐前,袁教授带着特殊的隔离手套手持一个类似于针管的设备,里面带着一个空气过滤器,抽取收集罐中空气的同时可以自动过滤出空气中一切比病毒大的物质,包括病毒本身。

    然后轻轻地将那管只有空气和未知生命的针管放在面前的万倍显微镜凹槽里。

    显微镜自动调节倍数,视野中空空一片,什么发现都么没有。

    袁教授并不慌从试剂架上取下一个试剂管,取出一微管的红色液体,这是一种显色剂。

    显色剂滴入装有空气的针管中,还是没有异常出现。

    袁教也不气馁一连使用多个着色和显色剂都是没有任何发现。

    “教授,既然我们现知的显色剂和着色剂不管用,要不要我们试一下近期发现的新生物,提取其中的组织液试试,反正都是未知的物种,搞不好会有不一样的反应呢。”那个大二的徐牧学长建议到。

    “那怎么可以,我们知道的新物种有限,而且样本也是少得可怜,用于科学观察还不够用呢,怎么能随意取他们的组织液。”一位声音有点尖细的大三学姐反对到。

    她早就对那些新生物“垂涎”已久了,但是一滴组织液都没捞着过呢,只有教授以上级别的学院老师才有资格借取一些,这些珍贵的新物种本来就稀少,做研究都不够用呢,更不用说只是尝试性试验了。

    最后几名学生争执得面红耳赤,袁教授轻咳几声:“好了都别吵了。

    再过一段时间的吧,要是还没有特殊发现我们就尝试一下。”

    离开无菌室,简熙儿凑近袁教授问道:“教授,这种新生物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是吗?”

    “短期来看是没有伤害,就我们现在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来看这种生物极小,以他干扰信号能力增长的速度来看,繁殖到被人类发现的地步肯定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可以达到的。

    甚至我怀疑这种生物应该存在很多年了,才能达到对信号产生干扰的地步,从而被人类发现。”袁教授神色认真的回答。

    “嗯,这种生物本身或其代谢的某种物质可以干扰飞机的信号,那为什么没有干扰我们的通讯信号呢?”简熙儿有些不解。

    “可能是因为飞机与之发生碰撞,摩擦时产生的特殊反应,所以我们地面上的通讯信号并没有受到干扰。”袁教授也想过这个问题,这个结论也是他推测出来的,并不能肯定。

    “那有没有可能当这种生物繁衍到一定程度它的这种干扰能力会扩大到干扰地面通讯信号呢?”简熙儿皱眉有着非常不好的预感。

    “这个……”袁教授皱眉语气略带沉重的继续说:“非常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