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极端进化!
繁体版

26. 入原始森林

    12月1日,袁院士和他的四个学生,研一的木强森、徐茂、大三的刘玲、大二的吴强,提前三天来了勐泐城成功和简熙儿汇合,在酒店休整一天。

    第二天早晨5点一行六人就早早的在专业野外生存专家、地质向导项前的陪同下换上一身装备准备进入原始森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

    简熙儿比别人多了一个背包,那就是那窝冰蚕,简熙儿提前走的这四天本来已经把照顾冰蚕的任务还给了袁院士,怎奈冰蚕们虽然还是非常喜欢吃对流层空气,但是蔫吧程度再度回到从前。

    没办法袁院士带好了储存对流层气罐将这窝宝贵的冰蚕也一并打包给简熙儿带来了。

    另外简熙儿提前邮寄过来的三辆自家科技公司生产的改进版多用能山地自行车也到货了,这次正好用上。

    “熙儿学妹,你带自行车干嘛,我们是进山又不是旅游,原始森林哪有路可以走。”那位同行的刘玲学姐非常不理解简熙儿带自行车的用意。

    “这个是多功能山地自行车,新能源的,还可以电动骑行,最主要的是在山里也能通行,没有路也是一样骑。”简熙儿解释到。

    结果收到同行几人一脸:你骗傻子呢。的表情看着她。

    简熙儿知道解释没用干脆将一台自行车展开,直接开启机械臂行走模式,“咔哒,咔哒。”几声整个自行车就像变形金刚一样从车筐位置弹射出两条机械臂,灵活得像人的双腿将山地自行车撑在“双腿”之上向前行走,看得一众人目瞪口呆。

    “看,是不是可以走,而且我们不用另外再带炊具和帐篷了,对了探照灯、备用电源也不用带,这个都能提供。”简熙儿只将机械臂伸展了一半出来,就比正常一米八个头人的腿长出5厘米,一点都不笨重。

    看上去就像一个撑着两个轮子身体的机器人一样。

    “那我们爬山也不行吧,这东西也不方便啊。”刘玲学姐继续反对到。

    简熙儿无语,既然带了怎么可能没有想到,“这个机械臂下面有尖锥抓手,可以深深的扎入土壤里固定,而且可以调节深度,可伸缩,类似于飞爪,射程总长度可达三十米。”

    这项功能就是简熙儿当初改进的主设计之一,目的就是为爬山设计的。

    只不过这项功能还未进行实地试验而已,前期试验一直都是在公司试验基地进行的,这是第一次野外实操,简熙儿可以说是老板亲自试验公司产品了。

    刘玲学姐还想反驳,“那这车子个头这么大肯定也重,我们想要搬动也费劲啊。”

    简熙儿非常不给面子的翻了个大白眼,“没给学姐带你那份,放心吧不需要你出力,不过呢我这车子总重也只有3公斤,可比你那背包轻多了。”

    不管那么多简熙儿将低温箱先绑在了自己那辆自行车后座上,然后将随身携带的登山包也都拴在车子后座上。

    众人都被这多用能山地自行车的多功能弄得目瞪口呆,惊叹其科技的精妙。

    而此时的袁院士已经看直了眼睛,这车子高级啊,第一次进深山老林不用腿着了。

    于是年纪已经60多岁依旧健壮的袁院士以最快的速度将七台对讲机发放下去,以防众人走散后联系用。

    然后就快步上前抢占了一辆自行车,把自己的大背包学着简熙儿的模样绑在了车后座上,愉快的骑上了小单车。

    余下的五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由谁“占有”最后一辆自行车,额,不对应该是四位,因为那位事多的刘玲学姐得罪了简熙儿被排除在外了。

    也不是简熙儿抠搜,就邮寄了三台多功能山地自行车,主要是她也考虑到车子到底没有人灵活,万一真有过不去的沟坎山峰怎么办。

    自行车上的帐篷可以拆卸,前照灯和后座的储备电源也可以拆卸,但是自行车主体肯定是要留在原地的,万一找不回来怎么办。

    所以权衡之下简熙儿决定带了三台,实在不行就舍弃呗,找不回,一百多万咬咬牙就认了,人手一辆的数太心疼。

    最终第三辆自行车由剩余四人轮流骑行,后座绑上较笨重的设备和采集箱。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着勐泐城南方的深山进发,简熙儿在衣服里面偷偷套上了那件轻盈防暑降温的蝉衣,还将自己从头到脚用薄薄的纳米防护服严严实实包裹起来。

    袁院士已经见怪不怪了,这孩子学的是生命科学,和生命自然打交道但是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她怕虫子!

    对,对于经常出入山林、农场与各种生命打交道的专业学生居然会怕虫子,那简直就是致命的。

    但是只要这丫头哪怕是用一层薄膜隔着她就敢对这些虫子下手了,所以他严重怀疑这孩子只是有洁癖,或是单纯的不想与虫子有“肌肤之亲”,并不是真的“怕”。(用东北的方言说就是膈应虫子。)

    “老师,你快看,这个蘑菇。”刘玲没走两小时脚就已经酸胀了,正靠在一棵大树下喘粗气,低头间刚好看到一株透明泛着淡淡幽蓝色光的扇形蘑菇。

    快到中午的森林中枝叶遮天蔽日,只有稀疏的光芒星星点点的散下,但是湿度特别大,越往里温度也是越高,再加上蚊虫的干扰众人除了骑在山地自行车上悠哉的简熙儿、袁院士和木强森看上去状态非常好以外其他人都是身上冒汗,闻言都凑了过来。

    “哦,这个是冷光扇菇,可以散发幽蓝淡光,还有止血的作用。”木强森今年研一,跟着袁院士进过几次原始森林,见过这种菌菇。

    “哎,我以为是发现了新物种呢!”另一位研一学长徐茂用头上戴的遮阳帽扇着风,撇撇嘴,心道:“这个学妹事多也就罢了,还大惊小怪见识短,都上大三了最基本的生物认知都没有,老师当年是怎么选上她的。”

    袁院士点头赞同,“我们走了两个小时了,先在原地休息一会吧,喝喝水补充一下体力。”

    简熙儿则是颠颠的跑上来打开自己的小收集箱,用镊子轻轻的取下一片成熟的冷光扇菇,塞进自封袋里放进收集箱。

    “你收集它干什么?”刘玲有点羞恼,以为是发现了新物种没成想是现知菌类,有点不高兴盯着简熙儿的动作,语气很重显然是将火撒到她头上了,“真当是自己旅游来了,不仅骑自行车还收集这些没用的东西。”

    简熙儿对她直接白眼伺候,根本就连话都懒得同她讲,自顾找地方休息,额,其实她也不累。

    行走在原始森林里简熙儿因为有蝉衣一点都没感到闷热,而且骑着山地自行车没消耗体力,虽然骑行的时候很少,大部分要靠机械臂前行。

    尽管一路上杂草灌木丛生但是机械臂就像两条腿一样稳稳迈步前行,那画面有点变形金刚挣脱屏幕走入现实生活的既视感,那叫一个轻松自在,可不就是一路游山玩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