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说我大宝剑不利的?
繁体版

第十六章 整治冀州

    擦!一眼就被发现了,我们还能不能好好平等的说话了?

    袁绍扭头看向文丑和赵云。

    文丑腆着肚子,阳光照在铠甲上,反射出亮眼的光芒。

    赵云手持长枪,枪头上的红缨随风飘动。

    文丑和赵云这俩人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被这两人簇拥着的袁绍,还能是普通人吗?

    不过,现在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老农刚刚说的话。

    他已经交过今年的税了。

    袁绍将那名老农扶起身,宽慰了两句。

    沮授立马明白,袁绍是让他给个解释。

    同时沮授,心里也在直呼晦气,怎么随便一找,就遇到个这么会挑事的老农,这不是在主公面前出丑了吗?

    “把沮鹄给我喊过来。”

    沮授吩咐一句,才发现周围并无可以调遣的人。

    原本他想找个替罪羊的,现在看来要自己扛了。

    “老伯,您刚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老农抬起脑袋,“你们不是收税的?”

    沮授点了点头,就算是征税的也不能承认。

    “请问大人,不知大驾于此有何贵干?”

    沮授不禁夸这个老农聪明,会察言观色,沮授正要借此转开话题。

    结果,袁绍又开口了,“你是说有人要给你们征两次税?”

    老农摇了摇头,“不一定,一般是两次,多了也是有可能的,全看收租大人心情好不好。心情不好,他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来收我们的税。”

    “这么嚣张?”袁绍没想到竟然有如此蛀虫的存在。

    如果这般征税,那就算亩产千斤万斤,效率再快十倍百倍,又有什么用呢?

    上面收不到钱,百姓收不了才,全都被中间那群蛀虫给贪墨了。

    沮授看袁绍是真气到了,连忙请罪。

    “主公,全是我一时疏忽,竟让族内成员犯下如此大错。今日之后,我定三令五申,不会让他们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袁绍看了沮授一眼,既无悲,也无喜。

    这个世道是这样子的,袁家那些人们去收税,相比沮家,恐怕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从袁绍原身的角度上,没有可以责备沮授的地方。

    沮授这一声主公,可是把老农给震惊了。

    就算他读书少,不识字,也明白主公是什么意思。

    “您就是那个那个那个……”

    “袁绍。”

    “对对对,您就是袁绍。”

    要是平时的话,沮授肯定已经抢先出去一步。然后对着老农怒吼,“大胆,你怎么敢称呼我家主公名字的?”

    不过现在是袁绍亲口说出来的,他要是再出去的话,那就是自找没趣,打袁绍的脸了。

    老农老脸一红,“对对对,您看我的记性。”

    最后老农小心翼翼的问道,“您真的可以管他们乱收税吗?”

    袁绍正色道,“当然可以。”

    老农顿时喜上眉梢,“多谢主公,家里还有余量,我让婆娘给你蒸几个大馍,希望主公不要嫌弃。”

    袁绍轻轻点头,可以看出,老农只是单纯的想表达感谢。

    听到袁绍答应,老农很是兴奋,拉着袁绍谈天说地,最后还说到曲袁犁上。

    袁绍庆幸自己涉猎广泛,记下了曲辕犁的结构,不然刚来到这个世界的他,还真没有什么东西给老农的。

    因为有贵客来访,老农匆匆的结束了今日的劳作,扛着锄头,牵着牛带袁绍回去了。

    老农的婆娘腿脚不利索,但是听老农说家里来了大人物,还是起身向袁绍几人行了个礼,才好意思继续躺下。

    老农果然没有骗他们,每人一个大馍,没有粥,加上一人一碗井里打的天然井水。

    在袁绍眼中是极其简陋的,却是老农不可多得的美味。

    文丑体格很大,吃完了自己的那份大馍之后,试探的将手伸向了仅剩的一个大馍。

    袁绍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文丑委屈巴巴的摸了摸肚子,收回了手。

    今天吃这一顿,所耗费的粮食,有可能是老农半个月的口粮,平时老农不可能吃的这么丰盛。

    吃完饭,袁绍发现了尴尬的事情。

    一个是堂堂冀州之主,一个广平最大的世家之主,去吃别人的饭,身上竟然没带钱。

    袁绍翻遍了自己身上的口袋,只摸到了一个玉佩。

    按照原身的记忆,这枚玉佩还是他的夫人给他的定情信物。

    要是被刘夫人知道,他敢把这个玉佩抵押给老农,那刘夫人不得给他闹翻天?

    老农发现了袁绍的窘迫。“不用给钱,按照那群官吏的说法是,能跟你们吃饭,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这件事我能跟我的几个老弟兄吹到死。

    更何况,主公你还发明了曲辕犁这种好东西,已经让我每天的工作轻松了很多,这顿饭算我请你们的。”

    袁绍只好厚颜无耻的接受了老农的馈赠。看来,这些世族过的是实在太滋润了。

    袁绍没有呆在老农家里,也没有待在沮授家里,趁着月色正好,带着大部队马不停蹄的赶回治所。

    是时候敲打这些世家了,还有一些东西,也应该提前现世了。

    伴随着公孙瓒的离去,整个冀州陷入了一片愁云惨淡之中。

    摇摇欲坠的袁绍,怎么就把冀州给守了下来?

    白马义从的威名不是很大吗?怎么还打不过袁绍呢?

    甚至还有人恶毒的想,袁绍怎么没有去死呢?

    不过他们明白,现在再想这些东西也没用了,他们现在应该想的是,如何面对袁绍的狮子大开口。

    在相互检举之下,没有人能逃过一劫。

    哪怕当时没有通敌,恐怕也得大出血一次。

    很多世家已经开始清点自家财产了,盘算着拿出多少,才能让袁绍平息怒火。

    不过,这对于袁绍来说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就不说那些钱粮资源了,最重要的人才,袁绍都可以在这次和世家的交锋中收获不少。

    这些人中,或许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帮助袁绍打理好基层还是很简单的。

    当然,答应给老农的话,袁绍不会忘记,如何让基层变的水变清,还是很有挑战的。

    察举制必须要改一下了,不然再这样过一百代人,世家还是世家。

    或许,可以采用陈群的法子。